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有效融合的策略探述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3期   作者:扈正伟
[导读]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步实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德育教育也越来越重视。
        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步实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德育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德育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更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学科中有许多德育教育的素材,为够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德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性条件。本文主要根据在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对德育教育进行了强化,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优化策略

        在素质教育改革中强调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如果仅仅是围绕着提升小学生文化素养是不够的,更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培养。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和德育有机结合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与义务。以下是笔者根据自身的教育经验以及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希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渗入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一、小学语文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加入德育教育是根据新时代发展以及教育改革而提出的明确要求,同时也是帮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关键步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可以加深语文课程的深度,更能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化的学习语文,进而得到全面的发展。
    然而在我国现阶段的小学语文德育教育中,由于该教育体制的不够成熟,以及传阅度不高,在实践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自身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把德育教育当作是一项任务麻木地完成。德育教育如果通过这种麻木的形式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而言也是没有任何好处的。甚至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也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对德育教育毫不在乎;其次,教师自身的德育示范意识不强。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最强的能力就是模仿能力。正是因为如此,教师在学生面前更要注意自己的形象,注重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
1、联系生活实际,深化语文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与学生们的另一项课程思想品德课并不相同。很多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此会有误解,觉得德育教育也只是思想品德课的另一种形式。其实不然,之所以将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联合在一起,是因为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就有提到在塑造人的过程中要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并且通过渗透德育教育,更能凸显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其自身的价值,更好地将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除此之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还能让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获得更多的启发教育。如此以来变成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从思想和情感上接受德育教育对他们的影响。并且如果将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联系生活实际,那么也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的内容,对学生而言,是十分有帮助的。
2、教师树立好的榜样,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
        在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是通过模仿来进行学习和受取知识的。在此过程中就能体现老师树立好榜样的重要性。教师在授课环节中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一言一行都受到了学生的关注,并且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更有不少专业的实验证明,在小学时期,教师对孩子的影响甚至可以高于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也正是因为如此,教师更要监督自己,树立好良好的榜样,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教师树立好的榜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课堂上时常带着微笑,不轻易批评学生,更不能随意辱骂学生,而是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②课后老师也要树立良好的“亲民”形象,防止学生因为老师过于遥远变得拘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从内心佩服老师,并跟随老师的脚步一同学习。
3、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资源,实现德育教育的深化和拓展。
        在语文教材中,不仅仅有着丰富的内涵,更有着大量的内容值得学生和老师一同推敲。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开展,主要是为了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阅读能力。素质教育改革让语文课程的任务更加重要,主要还体现在需要通过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素质。
        并且在语文教材中,很多内容都有着较强的爱国主义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等德育方面的知识,主要是为了通过这些类型的文章,让学生从小具有较强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集体荣誉感。所以教师更好地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深度内容,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才能让德育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得以绽放。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不仅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学生身心得以发展的要求。在语文教学内容中,其初心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不是把它当作自己获取优秀成绩的工具或必须完成的任务。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德育教育进行很好的渗透,在提升自己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紧随时代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司建.角色担当与专业发展——语文教学新手应关切的两个维度[J].思想语文课研究,2016 (2)
[2]李晓云,崔广忠.寓德育于物理教学之中[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