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多,教学方法需要创新等是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想满足新时期语文教学需要,就必须要改变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小学语文课堂低效的现象也出现了转机。本文就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相关措施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教学效率;措施
1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1.1教学方法太单一
过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给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单方面讲述知识的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过于依赖教师。小学生本身由于年龄和心智等影响缺乏自主的学习意识,语文本身教学内容就比较枯燥,再加上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无法激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性,这使得语文课堂氛围并不活跃,进而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
1.2教学内容太浅显
就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而言,教师所讲授的知识都比较表面化,内容过于浅显,没有深度挖掘教材,给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讲解。比如,教师在教学生认识一些生词的时候,只会教学生认识这个字,而不会向学生解释这个字的意思,可以组什么词,亦或是应该怎样运用。这样流于形式的教学不仅不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且对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与个人素养毫无帮助。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教学效果不理想。
2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2.1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教育事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学生的在校学习。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呆板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获得更多的知识。
2.2深入挖掘教学内容
语文是一门文化内涵非常丰厚的学科。它可以为学生打下文化基础,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他们的内涵。实际上,小学阶段的语文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是比较简单、容易理解的。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一定要注重深入挖掘课本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书本知识及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圆明园毁灭的原因和背景,主导的国家是哪几个,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丰富他们的见闻,还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2.3利用多种情境教学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高,喜欢动画、视频等动态的事物,就是可利用这一点合理开展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动画、视频、图片等创设生动形象的场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式。另外,创设与生活现实相符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利用生活中真实的感悟体会情境。
例如,在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植树活动,尽量避免带领小学生外出,在学校内部提前规划好的空地植树即可,以免出现安全事故。在活动中,学生分外兴奋,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种树的小窍门,如挖的坑至少是树苗根部宽度的两倍,帮助树苗梳理它的根部等,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学到些许知识。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带领学生回到课堂,并提示学生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教师:“今天大家一起植树了,有人知道植树的意义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看看文章中是怎么说的。
”在学生经历过植树活动后,对于有关植树的内容都特别感兴趣,新课的学习也就更顺利了。
2.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使小学生即使不受到教师或家长的督促,也能够针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层次探究与有效学习,从而使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得到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可得到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实施合作学习模式,来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合作学习中,若遇到不懂的问题,小学生就可以彼此之间自主进行探讨,以落实对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若未能探讨出问题的答案,那么也可及时寻求教师的帮助,使小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点拨,实现对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进而掌握到更多的语文知识。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一课时,教师就应充分实施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针对本节课内容,教师可先将问题提出来,而后让小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探究,使小学生能够明白本节课所蕴含的道理,同时学习好相关语文知识
2.5完善每步教学环节
要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完善每步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前设置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预习,有一个初步的认知,进而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其次,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指正。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态变化,对教学方案与教学进度进行及时的调整,使其更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后,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生课后复习的监督力度,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保持实时互动与联系,督促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忆和巩固,进而有效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6开展多样课外活动
语文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涉及的知识内容多,范围广。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与教育性,这些特点只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才能充分体现出来,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价值和魅力,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活动的语文课堂就像一潭死水,泛不起一点涟漪。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效补充课堂教学,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并在活动中提高能力,理解生活。
如在学习了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生活周围调查收集关于破坏环境的事例,写出调查报告。并作为课文演讲比赛的材料。由于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能够实事求是的阐述自己的观点,使得演讲内容情真意切,富有感染力,激起在场的每一个人对环境遭到破坏的愤怒以及对人口膨胀的担忧等,真正起到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目的。且这次实践活动还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价值,改变他们认为语文学习无用的看法,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除此之外,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开展阅读、辩论、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见识、有所长进,丰富学生课余时间的同时,还让小学生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生活,促进学生思维,萌发创造力、创新力和想象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与提升,语文教师从自身的思想观念开始转变,提高教学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学进行创新,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进而为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杜娟.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初探[J].学周刊,2020(08):91-92.
[2]霍敬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影响因素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6.
[3]赵晓红.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华夏教师,2019(27):31.
[4]王小花.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9(24):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