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防渗堵漏施工方法及施工管理探讨 刘韵华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刘韵华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也开始不断的增强,这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了铺垫,推动了我国水利行业的发展。
        江苏烽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25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也开始不断的增强,这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了铺垫,推动了我国水利行业的发展。每年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都会以增多的趋势变化,但是在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其会出现各类因素,让其产生渗水漏水等的问题,这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自身安全,需要对其工程项目建设中所出现的渗水原因进行更为细致化的分析,找出水利工程建设防渗堵漏施工的具体方式,并提升其施工的管理水平,让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可以始终维持一个稳定的运行状态。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防渗堵漏;施工管理
        1 水利工程建设防渗堵漏的原因
        1.1 穿墙管原因
        渗水漏水属于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不管是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还是在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漏水均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一般情况下,部分水利工程本身的特殊性较强,需要使用各类不同的水管与电管辅助,并与主体工程联系在一起。若在施工过程,未能保障链接的严密性,将会导致渗水现象出现,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水利工程建设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若未能充分振捣混凝土,或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将会导致蜂窝麻面、孔洞出现,混凝土的密实度不够,进而使得渗水现象出现。
        1.2 外界因素原因
        水利工程本身属于一项烦琐、系统性的建设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外部环境影响下会导致变形缝产生,一般情况下,变形缝产生主要是因为止水带不牢固,混凝土振捣不严实,进而导致蜂窝麻面、大孔洞出现,使得渗水情况出现。若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地面基面、周围基坑降水能力不达标,将会导致大面积渗水情况出现。主要是因为水利工程竣工后,水利工程排水能力不强,一旦遇到下雨天气,水利工程垫层将会被淹没,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还会降低混凝土强度,使得大缝隙产生,进而出现大面积渗水现象【1】。
        1.3 施工缝原因
        一般情况下,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会将混凝土划分为不同的小区域分布开展施工。但这类施工方式,会导致区域连接出现缝隙,降低了水利工程的防水能力,使得渗水现象出现。水利工程施工若模板支撑存在问题,模板设置不严实,将会导致跑浆现象存在,进而使得蜂窝麻面出现,导致水利工程出现渗水现象。
        2 水利工程建设防渗堵漏的施工方法
        2.1 帷幕灌浆技术
        这种技术在堤坝防渗中使用较多。为了取得良好的防渗效果,一般需依据相关要求对浆液进行配比,在确保浆液能够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施工。一般依据相关要求配比得到的浆液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胶凝性。在完成浆液配比之后通过相关的工艺流程,将已经配比好的浆液经过钻孔填充裂缝。在浆液凝固之后可以有效地提高岩层的强度,使得岩层的结构完整性和抗渗性都有所提高。常用的灌浆技术有封口灌浆和纯压式灌浆两种。在施工过程中要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同时保证符合相关技术标准,保证防渗效果。
        2.2 防渗堵漏墙施工技术
        (1)在射水法成墙施工过程中需要的设备包括浇注机、钻孔机、搅拌机等,且该技术适用于砂土、黏土以及粒径在100mm以下的砂砾层。在施工开始时,高速水流从钻孔机内的成型器喷嘴喷射而出,对孔壁进行切割与修整,并形成一层保护性泥浆护壁,多余的泥浆通过正反循环运动而排出孔洞,射水法成墙厚度一般在0.22~0.45m之间,深度≤30m。

(2)锯槽成墙技术用到的设备主要是锯槽机,锯槽机主要由动力系统、底盘、转动系统、起重支架、排渣加压与电气系统等构成,在工作时,首先由锯槽机导杆按照0.80~1.50m/h的工作速度通过上下运动进行导孔开槽,并将余土排出,开槽深度≤40m,宽度一般在0.20~0.50m之间,锯槽成墙技术成墙具有连续性、效率较高且质量有保证,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土层。
        2.3 多头搅拌混凝土成墙技术
        利用该技术进行防渗堵漏施工时,需要应用相应的双头深层搅拌机,同时将多头打进水利工程的土体中,钻出大小适中的钻孔,之后将调和好的水泥灌入钻孔中,凝固后,会形成多个水泥桩,然后利用水泥将相邻的两个水泥桩连接起来,构建出相应的防渗堵漏墙。利用该技术构建防渗堵漏墙时,打入深度较高,一般可以在土体中达到20m以上,而且其渗透系数还很低,通常不会超过10%,使其具有较高的防渗堵漏效果,而且操作较为简单,需要投入的成本不是很高。
        2.4 孔洞漏水施工技术
        下管堵漏法:水利工程不管是在建设还是在运行过程中,漏水现象普遍存在,漏水也是困扰施工人员的关键问题。就各类渗水、漏水现象,需要采取合理的防渗堵漏措施。孔洞漏水比较常见,一般使用下管堵漏法,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检验漏水部分的坚硬度,参照孔洞大小,孔洞深度,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先要在孔洞底部铺设碎石,并在上面覆盖油毡,使用水泥胶浆关注漏水孔洞,以此保障防渗堵漏效果。在水泥胶凝固后,用力将其压实,涂抹防水层,将胶管拔出,最大限度解决漏水现象。直接堵塞法:就水压不大的漏水情况,可应用直接堵塞法。由于水压较小,漏水水位较低,漏水孔洞较小,应用直接堵塞法效果更为显著。不仅操作简单,还可保障施工质量。需要注意的是,直接堵漏法本身只适用于简单孔洞漏水情况。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参照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防渗堵漏方式,切实解决水利工程漏水问题【2】。
        3 水利工程建设防渗堵漏的施工管理
        3.1 提升防渗堵漏施工的计划性以及目的性
        水利工程建设的防渗堵漏工作实际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其实际的状况极其的冗杂,需要设定好施工方案,明确其实际的施工目的,才能为其后续所开展的防渗堵漏的工作提供便利,让其工作可以变得更加的顺畅。如果没有消除渗水等的问题,那么就会给渗入水的排除工作形成困扰,还会给其工程中的其他位置造成不良的影响,其人身以及财产的安全都会受到损害,所以,必须要提升防渗堵漏施工的计划性以及目的性,完善水利工程建设防渗堵漏施工管理措施。
        3.2 确定渗漏原因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的管理工作会直接影响到总体建筑工程项目安全性以及项目品质。需要合理的开展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以此来更好的消除安全隐患,降低渗漏现象的发生频率,确定出其实际的渗漏位置,并找出让其出现渗漏的原因。尽可能的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管理水平,实时的开展前期的筛查以及查找等各项工作,确定出渗漏的位置点,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施工活动的安全,完善其实际的施工流程,妥善的处理好渗水漏水等的问题。
        3.3 注堵结合施工
        需要就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管理措施,来编制出各个不同类型的渗漏方案,制定出和其相匹配的填堵方案,标注出渗漏的位置点,衡量出水压的数值,探究渗漏的实际程度,科学合理的进行施工。目前,我国所使用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式主要是注堵结合的填堵形式,对注浆等区域进行特性技术的防渗堵漏的施工。尽可能的降低结构缝给其总体工程项目所带来的恶劣影响,调整好原本结构的伸缩性能。
        结束语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出现渗水问题,出现这一问题后,会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在实际当中的应用,不利于我国社会快速、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洪荣.水利工程建设防渗堵漏的施工方法及其施工管理[J].安徽建筑,2019,26(07):237-238.
        [2]文渠江.水利工程建设防渗堵漏的施工方法及其施工管理[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2):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