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现状以及优化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期   作者: 马静
[导读] 我国幼儿教育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离不开国家经济的支持。面向幼儿开展的绘本教学活动,在组织方法和策略方面要符合幼儿的特点。
        摘要:我国幼儿教育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离不开国家经济的支持。面向幼儿开展的绘本教学活动,在组织方法和策略方面要符合幼儿的特点。绘本受到幼儿的喜欢,在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上,绘本占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现状;优化策略
        引言
        近年来,我国对于教育事业加大力度进行改革创新,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和成果。绘本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启蒙作用,它能够提升幼儿的文学素养以及艺术能力,因此在幼阅读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当运用绘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从教学实际出发,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从而推动幼儿阅读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现状
        幼儿教师在进行绘本内容挑选的过程中,一定要挑选适合该阶段幼儿发展的绘本。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根据幼儿的特点,对绘本进行挑选,提高自身对于绘本的认知程度。由于幼儿这一阶段的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如果仅仅让幼儿自己阅读,会使得绘本阅读形式化。除此以外,一些教师具有一定的程序性,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开发,不利于绘本阅读教学进程的推进。很多教师认为绘本阅读具有娱乐性,因此也缺乏相关阅读目标以及计划的制定,不能够充分发挥绘本阅读的真正价值。
        2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2.1通过富有感情的导读吸引幼儿的阅读兴趣
        教师在面向幼儿进行绘本的阅读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善于引导幼儿产生对绘本阅读的兴趣。绘本适合孩子阅读,因为在绘本中,故事的内容主要通过图画的方式呈现出来,再辅助以简单的文字。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般没有识字的能力,所以他们需要教师通过导读的方式带着他们一起进行绘本的阅读。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读能够将自己的感情投入在故事之中,用自己的表情动作语音语调的变化来表达绘本的故事内容,以及其中的情感内涵。小朋友能够从教师的朗读表现中得到更多的信息。所以,要让绘本真正受到小朋友的喜欢,教师就要在朗读方面多下一些功夫,带着一定的表演特质进行朗读。精彩的导读。对教师的要求最基本的就是在语言方面教师能够用拟人化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将绘本的内容呈现给幼儿园的小朋友。这样他们更容易理解,也容易跟着老师的表现沉浸到故事的情节中。幼儿的想象力非常丰富,配合着绘本上的图画内容,幼儿可以展开自己非常丰富而广泛的联想。
        2.2创设认同乐趣的策略:抓住属于儿童的隐秘日常经验
        认同有层次高低。如果仅靠人物形象或日常生活场景等表观特征来吸引幼儿认同,则激发的认同感多半也浮于表面。优秀的幼儿绘本作者要擅于捕捉和具象化那些成人所知不多、幼儿又难以言说的隐秘日常经验,因为只有这样的经验,才能让幼儿在更深层次的认同中获得更大的乐趣。国产优秀绘本《猪八戒吃西瓜》的作者包蕾讲过他的创作起因:亲戚孩子得了四块饼干,预备给家里四个人吃,后来馋不过,先吃了留给自己那块,之后陆续吃了奶奶的、爸爸的,到最后觉得单留给妈妈一个人也不好,终于全部吃光。包先生写这个故事时,心里揣摩的自然就是小家伙一块块吃掉饼干时的心理挣扎,设想着那些可笑的小狡猾被点破时他会是什么表情,并借猪八戒来演绎一块块吃掉自己的、猴哥的、沙师弟的和师傅的西瓜时那种有点忸怩却偏要强词夺理的表情和语气--这恰是绘本最能引发幼儿读者认同的地方。他们多有过在“要与大家分享”和“我还想要”之间徘徊的社会情感经历,但这种经历通常未被这样明白地表达过。


        2.3因材施教
        每一位孩子都有属于自身的性格特征,因此每一位学生对于阅读的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都各不相同,作为教师应当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教学指导。教师应当将绘本融入于幼儿阅读教学之中,从而提高幼儿对于阅读学习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幼儿初步接触阅读课堂是可以运用绘本吸引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通过绘本来表达内心对于世界的想法。而绘本也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技巧,教师应当对学生们的作品进行充分的肯定,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衡量,根据学生想要表达的不同的观点展开针对性的教学评价。
        2.4生活化教学
        幼儿正在处于认识世界的初级阶段,而阅读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生活的认识,能够引导学生表达内心对于世界的看法。通过将绘本应用于而阅读教学过程中能够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将教学内容与幼儿日常能够接触到的事物相联系,从而推动教学生活化。在方便幼儿理解的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索欲望。幼儿通过绘本学习能够更加亲近生活,亲近自然,通过累积生活经验推动幼儿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应当在绘本教学的过程中,使得阅读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充分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进行阅读。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动物为主人公的绘本内容,从而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如果有一个这样子的绘本,来描述花猫宝宝的日常生活。花猫宝宝在早上自己穿衣,按时刷牙,积极吃饭,在与小伙伴产生矛盾时,也能够积极解决,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会与朋友进行分享,通过这种绘本的学习也能够让幼儿联系自身的日常生活,最终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种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日常生活,推动学生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5通过设置一些问题,启发幼儿思考
        我们开展幼儿的绘本教学,不能仅仅让幼儿看看热闹,而要注重在绘本阅读中通过一些问题来引导幼儿向更深刻的角度思考问题。绘本的内容比较浅显,然而很多的绘本书中图画的内容却非常耐读耐看。要让幼儿在观看图画故事的过程中,带着一些问题来进行思考。由于幼儿会缺乏主动观察的意识,所以,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提示性的问题,让幼儿着重去观察图画上的某些内容,找到各个图画内容中的联系点。因此,按不同绘本故事的具体内容,对幼儿的读图过程进行一定的指导。能够让幼儿逐渐地运用自己直白的语言去描述故事中相对比较抽象的深刻的内容。有些绘本故事具有一定的深度,光看表面难以理解,所以,教师也要引导着幼儿通过观察图画的方式去揣摩作者的意图,去感悟作者要传达出来的情感。
        2.6做好家长工作,优化阅读效果
        孩子最初的阅读主要是依赖父母。家长应该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更能增进亲子关系。家长在与孩子一起看书时,不仅要对孩子的阅读习惯有所要求,还应要求孩子学着去理解,从而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也可提出一些观察性的问题。例如,绘本《乌鸦喝水》,我们可以提问:乌鸦会想什么方法来喝水?为什么要去找石头扔进瓶子里?换成别的东西能成功吗?每个孩子的阅读基础和心理发展水平是不同的。但是,他们对绘本的热情和喜爱是相同的。对他们来说,绘本的世界里充满了无穷的乐趣。我们要领导孩子在与绘本的对话和互动中发现、欣赏,感受阅读的乐趣。
        结语
        总而言之,面向幼儿开展的绘本阅读教学活动,要符合幼儿的自身特点,要不断提升幼儿在绘本阅读中的主动性,加强幼儿在绘本阅读过程中的思维训练,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都能热爱绘本阅读,并且从绘本阅读中有更多的收获和启发。
        参考文献
        [1]詹黎黎.浅议依托绘本阅读,提升幼儿阅读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8,(30):156.
        [2]陈雅丽,邹显林.3岁‐6岁幼儿亲子绘本阅读的现状调查[J].文教资料,2019(01):216‐219.
        [3]刘苏晓.幼儿绘本阅读指导常见的误区及改进策略初探[N].贵州民族报,2018‐09‐19(A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