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三步曲——以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期   作者:艾小峰
[导读] “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一个教学难点。
        摘要:“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一个教学难点。如何攻破这一难点,文章通过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变式练习  训练思维——联系实际  灵活运用三步曲教得轻松、学得愉快,最终促进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一条条由网络构建的信息“高速公路”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增大了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板块内容。所谓“解决问题”,简言之是指有意识地、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包括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去解决各种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实践能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对“解决问题”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即“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实践中进行深入地探索,下面我就结合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实例,谈谈教学“解决问题”板块的一些做法,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以前的应用题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信息是通过文字形式给出的。随着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城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甚至将农村逐步变成了城市,越来越多的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变成了公司员工。所以,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数学的应用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在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才是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因此我们就要更加注重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数学和解决问题。新教材也特别重视情境的设置,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优点。
        如学习百分数应用(二)时,设置的情境为:“原来的列车每小时行驶180千米,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比原来的列车提高了50%。”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很自然,学生会提出“现在的高速列车比原来快了多少千米?现在的高速列车每时行驶多少千米?”等问题。第二个问题也正是该节课要学习的“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学生由于有分数应用题的基础,用类推的方法就可以将问题解决,这样,学生的学习是很自然地由旧知推出新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降低了难度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每遇到新的题,就自然地联想到已经学过的知识,能够从中找到解决新问题的突破口。
        二、变式练习,活跃思维
        数学的逻辑性缜密,是思维的花朵,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去开拓、探求更多通向成功的道路,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

解决问题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解决问题的探索。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地体现在如何恰到好处地给学生以引导,让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适当的变式训练就为学生提供了施展的舞台,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让他们一步步地从已知走向未知,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在学习百分数的应用(一)时,我先设置了这样一个题目:(1)2007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为2220名,而2002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为2120名,那么十七大比十六大的代表名额增加了百分之几?这是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学生很容易就解答出来了。接着我将题目变化了一下:(2)2007年召开的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为2202名,比十六大增加100名,则比十六大的代表名额增加了百分之几?这时,仍有学生所列算式和(1)的相同,这时我适时地纠正了应用题中普遍存在的错误之一:不用已知条件中的数量将自己已心算出的数当作已知条件来用。这样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得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缜密地思考问题。
        三、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老师片面追求升学率,传统的数学教学比较注重题型训练,有的老师甚至沉迷于“题海”。受这种理念和教学策略的影响,学生只会记忆一些枯燥而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或死记硬背所谓的经典题型。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学生产生怕数学、厌数学的心理。基于新课程标准“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和目标要求,针对以往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我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特别注重知识与生活生产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学习数学的空间,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学习百分数的应用(四)时,“储蓄问题”中关于求本金、利率、利息、时间的问题,学生都能够熟练解决,因为这些都是银行付给个人利息的。联系实际生活,我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题目:“李老师买了一辆汽车,为它投了30万元的保险,保险期为五年,年保险率为0.6%,李老师应付保险费多少元?”学生经过分析,不难发现,李老师应付的保险费相当于“利息”,只不过是由被保险人付出。再如:“春苗小学为2000名小学生投保平安保险,保险金额为每人5000元,保险期限为一年,按年保险率0.4%计算,学校一共应付保险费多少元?”同学们熟练解答完以后,联想到近期班上每人缴纳30元购买平安保险的事,如果年保险率为0.4%,他们顺利地推算出保险金额为每人7500元。这样,学生将新知与旧知,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
        以上只是我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方面的一些初步探索,今后我将继续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积累、总结、思考,努力使数学教学有效、实用。

参考文献:

[1]陈聚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2018(09)
[2]刘素?.浅议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