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数学绘本因图文并茂,贴近学生,将数学知识巧妙蕴藏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主动探索数学知识。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怎样让学生“悦”读绘本,“悦”读数学。可对广大教师在以后的研究探索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学绘本 “悦”读 阅读
数学绘本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个性特征和理解能力,结合丰富生动的故事情境,融入最初最实用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的作品。通过绘本阅读,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倾听、讨论、写作数学概念的机会,还培养了他们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也扩大了数学知识本质意义的认知。这样的数学阅读对于孩子来说,数学是生动的,活泼的,富有意思的。于是我们也尝试在本校的中低年级开展数学绘本阅读的实践研究。
一、精心选择,让学生“乐”读绘本
寻找合适、生动、有效的数学绘本是进行绘本阅读教学的前提。市面上的绘本种类很多,但数学绘本数量较少,而且多数绘本单一而不成系列。在选择数学绘本时,我们要考虑这些绘本是否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否符合中低年级学生目前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是否能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语言表达等这几个方面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综合以上考虑,我们精心选择了与人教版数学新教材相辅相成的绘本,这样的选择更能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激发他们自主讨论和交流的欲望。
二、形式多样,让学生“会”读绘本
想要学生多读绘本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到快乐,犹如在玩耍一般。学生能读懂绘本,才会喜欢绘本。学生阅读数学绘本的过程,就是学生读取绘本故事图片与内容,在自然、真实、丰富的故事情境中体验和感知语言,尝试理解和提取数学信息的过程。于是,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数学绘本阅读形式。
(一)学生自读
学生自读,即学生对于绘本进行独立阅读,尝试从中获取一些基本信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自读基本以读图为主,通过浏览图片,理解图片顺序排列之间的逻辑关系,学生能够很快地了解故事大概,能够在总体上对故事情节、人物有所感知,理解故事内容大意。
(二)教师指导读
学生自读的不足在于低年级学生只读图不读文,缺少对数学信息的感知和理解,此时,教师的适当指导可以为学生提供帮助,扫清阅读障碍。于是,我和学生一起“读绘本”:从文字到绘画,从情节到故事,从默读到朗读,从知识到思想。我们还开设了阅读指导课,让学生学会阅读数学绘本。
(三)父母亲子读
亲子阅读是一直保持跟孩子一起读书的习惯,就是在不断维系一个跟孩子沟通的渠道。父母讲读,孩子看图片,听故事,每天的亲子共读时间就是亲子关系升华的时间。一个热爱阅读的妈妈会发现,亲子阅读是一种享受,给孩子看的书,妈妈自己也能够获得许多养分。而且,有的数学绘本后面都有数学游戏,尤其适合“全家总动员”。
边读绘本,边做游戏,不仅扩展了数学概念,更能体验家庭阅读生活的温馨和有趣,真是一举多得!
三、挖掘内涵,让学生“解”读绘本
一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到快乐,但若是不加以引导和挖掘,那么学生囫囵吞枣地读完了的结果是,不仅浪费了绘本资源,还失去了让学生感知故事内涵的机会,失去了发展数学思维的机会。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挖掘绘本的数学内涵,让学生都能“解”读出每本绘本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例如:《贪心的三角形》说的是“奇妙的几何图形”,三角形变成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乐趣,然后发展到变成很多边的类似圆形的无法归类,没有朋友的的形状,身心疲惫后还是变成了快乐的三角形;《意大利面条和肉丸子盛宴》讲的是“面积和周长的关系”;《梦想家的披风》说的是“几何图形的秘密”;《阿曼达的疯狂大梦》是“乘法的秘密”。
四、结合课堂,让学生“研”读绘本
我们和学生一起研究绘本,绘本不再只是外在于课堂的读物,而是成为数学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巧妙融入数学内容的学习和研究之中。
例如:一年级的“数一数”,我们就给孩子们介绍金龟子奋力垒粪球的绘本故事《同心协力的金龟子》,介绍小动物金龟子互相比赛,由单打独斗到相互同心协力,又快捷、又轻松地垒出粪球。在有趣的故事中,学生既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大小、多少的比较,还很好地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这就使得儿童在入门性认数和计数学习中,避免一味单调地读、写、认枯燥的数字,而是在看形象图画、听生动故事中轻松完成认数和识数,学会数的比较。
五、分享交流,让学生“续”读绘本
数学绘本阅读后,还应关注学生的阅读后续活动,这有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内化所学知识、提升语言技能、分享和交流阅读心得、体验和感受数学阅读的快乐。
因此,我们积极开展与“说”、“做”相关的阅读实践类活动,进一步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绘本阅读的乐趣。如:同班共读同一本数学绘本,开展“数学绘本推介会”和“数学绘本读书交流会”;定期开展数学绘本阅读达人评比,评出数学绘本阅读达人,并开展数学绘本阅读达人巡回展示读绘本活动;基于本班或每级读的不同的绘本,开展绘本创编比赛,从知识树到结构图,从数学典故到数学历史,从数学人物到数学事件,孩子们用文字、画面、图表呈现出自己的独到思考,并由此创作出属于学生自己的绘本。通过这一系列的阅读延伸活动,帮助学生在开口说动手做的实践中巩固知识、提升情感,架立起阅读与生活间的桥梁。
六、结束语
数学绘本中蕴含着十分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诸多元素,在它趣味的故事、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画面背后,隐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享受快乐的学习过程并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让我们都来成为孩子阅读旅途的点灯人,照亮孩子数学阅读的天空,和孩子一起体验来自阅读的欢乐和感动,让他们在温暖而智慧的灯光中走近数学绘本,喜欢数学阅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社,201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社,2012
[3] 钱春芳.寓教于图,故事探索——数学绘本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作用[G] 2014(11)
[4] 曹国平. 数图结合,培养兴趣——论数学绘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G] 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