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节好的数学课,是使人身心愉悦,这不但对教者自身素质有要求,更是对教者的教学态度有更高的要求。要想上好一节优秀的数学课,教师既要了解学生学科基础,又要了解教材,还要想尽办法让孩子乐于接受,主动接受。这样的一节课,是需要老师付出心力的。正如罗巴切夫斯基所说的不管数学的任一分支是多么抽象,总有一天会应用在这实际世界上。
关键词:农村;学习;实效性;情趣化;身边化
作为农村的一名从教20多年小学老师,对于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是我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的。一提到“农村”人们就习惯的和闭塞连在一起,这与现在的农村现状是分不开的。农村人口的老龄化更甚城市,虽然从数据显示不严重,但实际问题是年轻人出外务工的较多,孩子多部分留给老人带,还有一部分父母离异,孩子有的彻底和父亲或母亲失去联系,即使父母在身边的也忙着挣钱养家,无暇管理孩子,这造成农村孩子与科技时代的教育脱节,孩子的教育和学习的任务就完全的压在了老师肩上,而就我所了解到的农村的老师,年龄偏大,就我们学校没有三十岁以下的,多数都40以上,这样的老师对信息化教育虽然能接受,但实际应用起来却不能得心应手,而过去的一支粉笔一节课的时代也已经过去,就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样上好一节课是孩子们学好文化的课的关键。数学课是小学学习中的重要科目,向四十分钟要效率也向我们所有的农村数学教师提出了挑战。那我们该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呢?
先就我的二十几年的工作经验来谈一谈:
一、精心设计教案,用好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充分挖掘有效的教学资源。把课本的知识身边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所以教师要用“活”教材,用创新的观念和手段对待教材,“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我们要能充分挖掘和整合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他们熟悉和感兴趣的生活资源,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有用的数学。
1.联系学生喜欢的生活场景进行教学。例如:教学《平移和旋转》我们可以通过多生活实例演示平移,例如教室的拉窗,笔在黑板上由一点向另一点移动,直观的演示了什么是平移,在讲旋转时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例子等这样我们在借助媒体手段将学生带到他们熟悉和喜爱的游乐场,让他们通过观察发现游乐场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而在教授行程问题时,让学生进行小调查,每天上学校车行驶的时间,每小时行驶的路程,算算自己从家到校的距离。这样孩子们会逐渐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真正含义,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开动脑筋,活跃大脑,培养数学的学习兴趣。
2.孩子们喜欢童话,也可以把数学信息带到童话中,让孩子们在童话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精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实效性
新课改以后,在农村也开始了几乎在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说明我们的教师已经在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有的课堂合作小组成员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学生对如何开展合作学习感到困惑,不知所措,造成合作成员讨论时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就草草了事,讨论很难深入,合作学习难以落到实处。在小组合作学习环节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给孩子们充足的预习和思考时间,让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对题的理解,这样他们才有话说,不至于不知道说啥。2.由于农村孩子平时接触外界较少,父母家人又忙于生计,因此孩子表达能力普遍较弱,这就需要老师平时要训练孩子们的表达能力,能清晰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在小组讨论中才能最大发挥小组合作的效用。
2.讨论中一定要分工明确,不落下一人,让每个孩子参与进来,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有的小组个别孩子跟不上思路,这就需要老师提前做好功课,甚至提前指导,这样在合作中这样的孩子才能参与到合作中去。
3.合作学习不能忽略掉老师的作用,并不是合作学习后就是所有的孩子真的都百分百的学会了,而是需要老师进行整理,和指导的。老师一定要做好查缺补漏,不能让孩子把这节课的疑问带到下一节课。 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1精心设计.使学习富有情趣化
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能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应尽可能地选择生动活泼的习题,让学生感到数学魅力无穷。还可以选择身边的与本课有关的知识,让学生时刻感到数学就在身边。“趣”可以是题的趣味性,比如动脑筋,也可以是形式上的比如游戏,比赛,还可以是身边他们感兴趣的事只要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都可以。
比如说讲授扇形统计图的时候我就选择身边感兴趣的题。我出示了这样的习题:如果叶美涵和叶美池(双胞胎姐妹)家里生活支出大约每月2000元,食品支出1200元,教育支出200元,水电费支出100元服装支出400元其他支出多少元?各占总支出的百分比是多少,画出扇形统计图。这道题只是把人名换了,数据根据农村普通家庭的实际情况调整一下,但同学们的做题的积极性却提高了很多,还有的同学把自己家的也算出来了,这样就达到了教学目的。
2.练习题富有层次化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要使学生人人都获得适应现实生活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练习设计须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差异,尽可能地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练习,供学生自主选择训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促进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由浅入深的逐层深入,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3.练习题灵活多样化
在设计练习题的时候,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灵活多样。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还要注意形式多样灵活,如改错、抢答、竞赛、场景表演、操作题等等,通过这些形式新颖趣味性强的练习题,变学生被动做题为主动参与。如:设计《圆的面积》的练习题时,拿我平时喝水的杯盖,让他们自己测量杯盖的半径,并求出它的面积,再用课件展示农村给麦田浇水的场景,求一个水龙头可以交多大面积的麦田等等。课堂练习要有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伸缩题。体现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巩固、加深和发展”的过程。
总之一节好的数学课,是使人身心愉悦,这不但对教者自身素质有要求,更是对教者的教学态度有更高的要求。要想上好一节优秀的数学课,教师既要了解学生学科基础,又要了解教材,还要想尽办法让孩子乐于接受,主动接受。这样的一节课,是需要老师付出心力的。正如罗巴切夫斯基所说的不管数学的任一分支是多么抽象,总有一天会应用在这实际世界上。
参考文献
徐清霞. 浅析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J]. 学周刊, No.278(02):166.
周菊霞, 占南杰. 上好数学习题课的一点收获[J].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9(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