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我国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经济的支持和各行业的大力配合,才有今天的局面和成果。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当前,车辆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一项工具,而也因此,交通工程的压力不断增加,人们对于交通工程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交通工程;土建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道路建设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混凝土是工程建设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建筑材料,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进行交通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为了对施工质量进行提高,应该进一步研究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全面地掌握和控制施工要点,从而全面提高交通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1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路基荷载问题,在交通工程土建施工的过程中,路基施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如果路基本身存在着缺陷,就会导致路基荷载量不足,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路基的缺陷进行有效的控制。一般情况下,路基出现缺陷一般是在施工阶段与后期的使用阶段。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对路基的调料密度及含水量没有进行严格的控制,或者在施工技术及设备的选用上不恰当,都会导致路基出现缺陷。例如混凝土材料的配比不够合理,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对路基进行有效的养护等。在施工过程中引发路基缺陷的因素主要是人为原因。而在后期的使用阶段,路基路段出现沉降及排水系统不合理等现象,都会导致路基出现缺陷,在后期使用阶段,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都会导致路基出现缺陷。2.路面平整度问题,路面的平整度不够是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的一项常见问题,而导致该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路基施工不合理,进而导致路基密度达不到相应标准。如果路面所承受的荷载较大,就会致使路面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沉降,对道路的正常运行与人们的行车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交通工程土建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2.1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材料的选择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内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可以从材料采购以及相关的材料检验等方面来实现。交通工程施工的材料选择在通常情况下需要充分地考虑路面的耐磨性、耐久性、刚性、防滑性以及拉压强度等物理条件。作为直接承受车辆荷载的路面,其施工技术中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出现直接说明了这些内容能够被实现。此外,为了降低温度变化给路面带来的应力作用,需要对路面施工的弹性与温度膨胀系数进行充分考虑。并且,为了能够突出沥青混凝土材料对于路面施工的便利性,可适当对其酸碱度与刚度进行调配,选择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在当前的路面环境下,较为常用的水泥是欧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去除掉强度低的数据之外,该材料其他的物理化学性能均能够满足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标准,且在混合材料中应用能够有效对传统混凝土道路施工的抗拉压强度进行强化。同时,将密度较高的混凝土用砂严格与水、灰比例进行配合,能够有效满足不同的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要求。且道路施工中的沥青混凝土表层所选用的集料应当具备耐磨、韧性强、无风化、洁净以及坚硬等特性,同时也需要满足冲击值、压碎值等要求。
2.2确定科学合理的配合比
在混凝土施工前期原材料检测是重要阶段,原材料检测合格之后才能够确定最佳的混凝土配合比,施工中标号相同的混凝土,由于施工位置不同其配合比不同,通常挖孔桩混凝土坍落度要低于钻孔桩。另外混凝土配合比确定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比如混凝土终凝时间、水灰比以及初凝时间等,科学合理地确定配合比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施工中泌水问题。一般混凝土坍落度范围为8~10cm,初凝时间为2~4h,混凝土含气量要控制在1.7%以下。
2.3运输
根据施工要求,可采用自卸汽车运送混合料,应根据摊铺能力、运输距离等条件合理确定运输车数量。为避免材料和车厢粘黏,可将一层隔离剂均匀涂抹到车厢底板和侧板上面。此外,还需按照“前-后-中”的顺序完成装料,从而防止混合料离析。为保证运输过程中混合料温度满足设计要求,减少热量损失,可覆盖篷布进行保温、防污染。
2.4填压施工技术
在交通工程土建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填料的选择不仅要满足相应规定,还需要对填料内部的活性进行有效的检测,这样才能保证填料在使用工程中不会与各类别材料产生相应的化学反应。在进行粗填料的选择过程中,需要保证泥沙含量在0.%以下,而泥块含量需要在0.25%以下;在进行细填料的选择过程中,要选择泥沙含量在1%以下,而泥块含量需要在0.5%以下。在正常情况下,对细填料的选择要以优质的河砂为主,细填料中的云母含量要控制在2%以下。在完成填料的选择后,需要对路基强度及承载力进行准确的计算,之后需要对路基的压实工艺进行合理的选择。交通工程的路基压实度会对工程后期使用安全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因此,如果路基含水量过大,就必须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进行处理,例如增加砂砾垫层。所以,在对路基进行压实的过程中,需要对地质参数进行准确的分析,通过分析结果来对施工的工艺参数进行确定。同时,对于施工难度及施工可操作性也需要进行准确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交通工程土建施工的施工成本。
2.5路面接缝处理
沥青凝土两边没有完全结合时进行,通常情况下都是在路面碾压完成之后再进行缝隙切割作业,路面切割的最佳角度以45°最为理想,同时在切割时也要保证缝隙的平整度,从而避免因为路面接缝而影响路面质量。
2.6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在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占据着重要作用,所以,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施工程序。而模板工程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行模板施工前,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以实际的结构为参照,对于后期模板拼接的便利性要进行充分的考虑。保证其在施工过程中足够牢靠,且具备良好的性能,避免其在受到压力后发生形状的变化,致使浆体出现流失。在对模板的选择上需要满足以下几点:第一,要保证模板表面的光滑性;第二,保证模板具有较高的防腐蚀性;第三,保证模板具有较好的吸水性能。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对于卸料的高度与厚度要进行合理的控制,浇筑过程中需要设立专门的工作人员来进行监督,如果表面出现起泡现象,就必须要及时采取措施。在浇筑过程结束后,混凝土表面时常会产生颜色的变化或裂纹,而一旦出现此类情况,就表示混凝土水分流失较大,会对交通工程的施工寿命产生不利的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交通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加强技术管理,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水平,此外,还需要加强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实现交通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彬.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9,(11):269.
[2]崔志宝.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卷宗,2018,(29):248.
[3]高超.浅谈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9(6):293.
[4]孙桂森.关于铁路桥梁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研究分析[J].价值工程,2019(32):76-77.
[5]殷文俊.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9):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