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选拔和培养国企青年后备干部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丁笑美
[导读] 摘要:通过国有企业青年后备干部现状,剖析了当下国有企业青年后备干部选拔和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加强青年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的措施。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通过国有企业青年后备干部现状,剖析了当下国有企业青年后备干部选拔和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加强青年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的措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青年后备干部;选拔和培养;人才队伍建设
        新形势下,发现、选拔、培养优秀的青年干部是加强国有企业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国有企业持续发展的重大人才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大以来,坚决贯彻好干部标准、破除唯年龄偏向,改进后备干部工作,优化青年后备干部发展路径,推动落实常态化配备目标,成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和目标。
        一、新形势下青年后备干部的现状分析
        新形势下,大学毕业生成为国有企业员工的重要来源,一大批青年人才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他们怀揣梦想,意气风发,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企业人才匮乏的现状。对于刚踏上工作岗位大学毕业生,他们犹如“一张白纸”般,迫切需要在实践中“写写画画”,书本上的理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这个时候,企业就应该主动站出来,给他们创造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安排专门的导师,设置专门的课程,甚至给他们机会允许他们“犯错”,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现实中,企业重招聘、轻培养的情况依然存在,并且还大有市场。大量毕业生的招聘和引进,并不是人才工作的终结,相反,这仅仅只是开始,企业如果缺乏青年人才成长的土壤和环境,放任自流,对于“自学成才”的后备青年又不能及时发现,重点培养,很可能最终导致人才的流失,成为他人嫁衣。人才培养和选拔的过程越长,越容易导致人才青黄不接,人才结构不合理、出现人才断层,这就对企业人才培养和后备人才的选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青年后备干部选拔和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企业选择大量引进年轻人才,用来缓解企业发展和人才短缺的矛盾。新员工在没有经过系统的入职培训的情况下,就被安排到各自工作岗位,进入工作角色;工作中,企业又没有明确“导师带徒”的培养模式,或者对导师缺乏考核和监督,导致人才培养工作缓慢,很大一部分新员工不能胜任,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企业又缺乏对新人的跟踪考核,对那些表现突出的新学员没有重点培养,更没有建立相应的后备干部选拔机制。
        2.培养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很多企业在人才培养上千篇一律,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实效。没有掌握新入职员工的实际培训需求,就制定培训培养计划;没有结合企业实际,就大手笔邀请外部“专家”进行授课;片面强调课堂纪律,忽视培训效果的检验,往往既花了冤枉钱,又收效甚微。
        3.选拔任用制度不健全。
        青年人才的成长离不开企业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和健全的选人用人制度。

国有企业只有深刻把握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始终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才能使真正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位置,营造有利于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离开了制度和风气的保障,青年后备干部的选拔任用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三、加强青年后备干部选拔和培养的措施
        1.拓宽培养渠道,强化培养使用。
        青年干部的培养应该从企业客观实际和工作需要出发,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拓宽培养渠道,加快成长成才步伐。首先要在提升业务能力上下功夫。安排专门的业务导师,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和行业技术标准。其次要在搭建实践锻炼平台上下功夫。一个人的成长发展离不开实践,青年干部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磨炼。企业要利用交流、助勤、轮岗等方式,给年轻人平台和机会,帮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最后要在关心思想、留住人心上下功夫。除业务导师外,企业还要指派思想导师,发挥基层党支部、团支部的作用,多关心青年干部的思想动态和生活工作困难,把公司的关怀和温暖传递给每一名青年员工。
        2.匡正选人用人之风、健全选人用人制度。
        按照国企“二十字”好干部标准,从顶层设计上突出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把规矩制度挺在前面。严格选人用人的标准和程序,把那些在状态、有活力、敢担当的青年干部选出来,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有作为的青年后备干部队伍。认真做好人才队伍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后备干部人才建设,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遵循规律大胆使用、压好担子激发潜能。
        要坚持内培挖潜与外引优才相结合、基层组织推荐与干部考核相结合、压担子与多帮扶相结合、“青苗培训计划”与导师带徒相结合,致力于企业青年后备干部人才建设。青年干部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是最富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群体,我们要关注青年人才的职业发展,给他们施展才华、发挥作用的舞台,压担子多帮扶、扶上马送一程,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通过青年干部的快速成长缓解公司人才队伍不足和人才结构不合理的情况。
        4.抓实干部考核、用好考核结果。
        要重点关注青年干部的成长过程,抓实干部考核工作,用好考核结果。坚持做到干部考核全覆盖,干部考核与专项考察相结合,测评谈话与看业绩相结合,高标准严要求与客观对待干部成长阶段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通过基层党组织了解干部日常表现相结合,全面了解掌握青年员工的履职情况,重点关注青年后备干部的成长情况,抓实干部考核工作。在考核结果的运用上,不仅把干部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还要与奖励分配、评先评优等工作直接挂钩,注重考核成效,激发广大青年干部敢于担当作为。
        参考文献:
        [1].薄芳芳,拓宽培养渠道 全面提升青年综合素质,《工会论坛》(第15卷第4期),2009;
        [2].陈琦园,国企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的探讨,《时代报告》(2018年07期),2018;
        [3].夏惠萍,国企青年后备干部选拔和培养思考-以国有铁路施工企业为例,《现代商贸工业》(2015年01期),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