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新时代企业文化特质助推企业新发展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陶辉亮
[导读]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党委工作部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一定条件下所形成的区别于其他同类型企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往往反映了这个企业的基因与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和行为规范。新时代如何牢牢把握中国铁建企业文化特质,使之更好助推企业取得新成就实现新发展,又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一、不忘初心,寻根铁兵精神
        在我国的军队建设史上曾经有一个以筑路为主业的兵种,这支诞生于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战场的筑路铁军,自其成立之初就以维护铁道交通秩序,保证铁路运输畅通为己任,在随后的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一兵种始终用他们的努力为国家建立了特殊的功勋。1948年到1883年,35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但是铁道兵文化、铁道兵精神却成为一笔精神富矿。中国铁建作为铁道兵兵改工后形成的企业,同样继承和发展了“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和顽强拼搏,2019年,企业在“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位列第59位、“全球250家最大承包商”排名第3位、“中国企业500强”排名第14位。
        解放战争时期,铁道兵战士一往无前奋勇争先,“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这句话成为铁道兵战士听党指挥的鲜明体现,为全国的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抗美援朝时期,为了及时保障一线战士能有源源不断的补给,铁道兵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创造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祖国哪里需要就去哪里,“离别了天山千里雪,但见那东海呀万顷浪,才听塞外牛羊叫,又闻哪个江南稻花香。”充分反映了铁道兵战士投身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壮举。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风栉雨,铁道兵前无险阻”这是叶剑英元帅对于铁道兵精神的高度赞扬与概括。铁道兵精神概括来讲就是听党指挥、令行禁止、敢打必胜、以苦为乐、勇争一流。在铁道兵精神引领下同样催生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这些优良传统和“不畏艰难、顽强拼搏、永不言败、奋勇争先”的铁兵文化。
        不忘初心,永远记得来时的路。在艰苦环境中磨练出的铁兵精神和文化,始终是铁道兵战士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夺取胜利的不二法门,也为后来者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一脉相承,新时期铁建文化
        铁道兵与中国铁建,一脉相承,薪火相传。如果不知道铁道兵历史,就无法读懂中国铁建;如果不了解铁道兵文化,就难以寻到中国铁建的特质。从铁道兵到中国铁建,这支队伍继承发扬了铁道兵精神的光荣传统和军魂使命。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铁路工程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洒下了他们的鲜血和汗水,神州大地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从战场到市场,从军装到工装,从铁道兵到铁建人,环境在改善,职责在转变,文化在发展。铁道兵的灵魂仍是企业发展之基,至今仍续写着铁道兵的传奇。新时期,中国铁建提出了“以国为荣、以法为循、以德为先、以企为家、以人为本”的新时代铁建文化,这是对70年铁道兵优秀文化的高度概括,也是引领我们向更高目标前行的精神动力。
        新时期,中国铁建以世界一流企业为追求,而一流企业就要有相适应的一流企业文化。在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之后,中国铁建作出了打造“品质铁建”的重大战略部署,实现战略发展、企业管理、产品服务、经济效益、社会贡献、人才素质、企业文化层面的高品质发展。

把企业文化高品质作为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足以体现了中国铁建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也充分说明了文化强企战略的重要性。“以国为荣、以法为循、以德为先、以企为家、以人为本”作为新时代铁建文化的核心内容,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层面,升华中国铁建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形象和企业使命,为铁建文化注入新内涵、增添新动力,打造品质文化的目的,就是要以先进的企业文化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全新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综合管理,以企业文化提升人员素质带动企业发展,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品质文化”融合在一起,就是要充分发挥文化优势,提升文化软实力,在“品质铁建”主题实践中,做好“企业文化层面”的工作。企业文化品质的提升,一定会对打造“品质铁建”起到积极作用,从而实现中国铁建的卓越发展。
        三、继承创新,公司实干文化打造
        工程公司作为中国铁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继承和创新铁建文化,要根据各自公司特质,形成有共性但有区别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软实力,打造特色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力保障。中铁二十三局三公司新班子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新班子组建之初,就在思考如何打造既传承铁道兵精神又适应新时代企业改革发展所需的企业文化,在强化“三基”、培育能力后,开创性提出了企业的“实干文化”,具体形成了以“爱企业、负责任、讲诚信、重实干、重实绩、重信誉”为核心的18字特色企业文化,并结合企业实际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推动特色文化入脑入心,进一步转化为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行动自觉。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信誉,也是企业的自信。“制度办法废改立要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新的制度制定了就要执行,按照制度办法奖罚分明,答应了职工的事要保证做到。只要是职工在为企业办实事,我们就要给予公平公正的对待,该奖的一定要奖。要给干部职工说一是一的信任感!”公司党委书记对党员干部的一声承诺,如一声春雷,伴以淅沥春雨,开始精心浇灌、培育、厚植企业的“实干文化”。
        由此,公司以落实《项目和项目经理考核评价办法(试行)》为统领的制度文化、绩效文化、创效文化拉开了特色企业文化建设序幕。2018、2019、2020三年公司“四会”上,依据项目经理考核评选出17名“优秀项目经理”并每人奖励50000元,依据经济目标责任状兑现创效优异的克拉苏气田道路工程项目部百万重奖,对过程考核突出的优秀项目给予奖励,对忠诚企业、爱岗敬业及创业、创新、创效、创誉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在企业内部营造学先进、争先进的“学比赶超”的实干文化氛围越来越浓。有制度、有执行,各岗位工作实绩得到认可和表彰,企业管理更加务实高效,公司文化建设中彰显了前所未有的制度自信。
        为了让18字企业文化理念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入脑、入心、入魂、入行,进而成为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公司注重团队建设,发挥好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发挥好人才队伍的支撑作用、发挥好先进模范的示范作用,着力打造过硬的团队精神,促进全员认同和企业归属。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把“务实”“高效”“诚信”“实绩”作为自觉追求,率先垂范。干部职工把“爱企”“执行”“责任”“担当”作为价值导向,见诸行动。一个个人员相对固定、机制运转顺畅、工作目标高度一致的成建制项目部逐渐成熟。在公司范围内营造了上下一心、团结协作、务求高效的团队文化。谋篇见远、强基固本、激浊扬清、人心思进的文化生态日渐形成,公司上下士气高昂。
        新时期,作为中国铁建下属工程公司,我们要锲而不舍的持续发扬铁道兵文化,弘扬中国铁建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实现企业文化与高品质管理和企业发展愿景的深度融合,更好助推企业取得新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