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280119781116XXXX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社会转型已经成了当前经济社会改革的必然趋势,区域经济布局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城市形态的形成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中,应该以城乡规划作为基础,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城镇化的建设水平,受到土地管理与城乡规划协同关系的影响,决定着城镇中资源布局、发展形态与人口结构。因此,只有使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实现对土地的科学化、合理化利用,防止在工作中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然而,由于受到多方面外界因素的影响,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之间也会出现矛盾,两者的相互制约限制了城镇化发展的水平。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市土地管理中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及其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市土地管理;土地利用规划;作用;措施
引言
为了确保土地的可持续使用,需要一个辅导方针来协调和缓解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抵触情况。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如果不协调好城市规划和土地使用规划,就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损坏。城市规划和土地使用规划的协调开展,要求有关部门完善相关机制和法律法规,以提高土地规划的合理性,提供一个安全、安稳的生活环境,为城市发展奠定坚实根基,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1、市土地管理中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
1.1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管理关系国计民生,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土地规划,让社会经济在不断完善土地资源功能的同时发展起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经济的稳定,从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减少在城市化过程中投资的成本
在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有效的土地利用规划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城市土地紧缺、房价居高不下的问题。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可以降低城市化进程中的投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管道基础设施建设,减少乱占土地的现象,有利于土地规划的实施,提高规划的管理水平和科学性,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土地管理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1.3 有利于优化配置土地资源
在加强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上,需要根据我国人多地少的这一主要特点,根据一定的标准原则,提高土地资源配置的合理和有效,可以通过复垦废气的工矿,使其变为建设用地或者耕地等,在一定程度上优化配置土地资源。
2、城市土地管理中土地利用规划的问题分析
2.1低下的土地利用率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根据一定的数据显示,许多的城市在扩建过程中对土地资源造成了大量的浪费,盲目地开发土地,对许多的耕地进行征收,使城市发展与实际发展不将符合无法满足城市的实际要求,在城市发展中,许多的程式机构是一个整体,每一个方面都要协调合作,但因为这种城市规划不合理导致了未能形成一个完全的整体,所以这也是土地资源浪费的因素之一。一些城市规划对于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以及行政部门单位,社区管理单位这些公共设施之间的协调性较低,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城市居民的生活,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的交通压力。这些都反映了城市在规划中对于城市布局的漏洞,未能形成与城市人口分布相结合的城市规划,使得土地变得十分不合理。
2.2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城市在对土地资源利用上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问题,这样的污染导致城市无法进步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大部分的城市规划中只关注到眼前的土地开发,却忽略了环境问题,导致了出现巨大的缺陷,直接威胁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3发挥规划用途管制作用不充分
目前,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是实施时间短、群众认识不清,所以规划虽然具有较高的法律地位,但在具体实施中却显得随意。虽然相关部门认识到要按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办法来进行土地使用,但在实际用地时却依然片面强调规划方案要适应用地的要求,有时甚至为了满足用地需要,不惜要求自然资源部门修改规划,满足实施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土地利用规划在土地利用中发挥的控制作用,而且土地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是隶属关系,进而导致其难以对违反土地利用的规划用地进行执法。
3、市土地管理中土地利用规划的措施
3.1 将土地集约化利用指标体系与城市土地管理相结合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并将其与城市土地管理相结合。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合理设计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形态,避免一系列的占地现象,不仅有利于城市化建设,而且有利于土地的集约开发利用。在城市土地管理中,土地利用规划的措施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使土地利用规划措施在城市土地管理中得到有效的实施。
3.2关注环境保护
人们的生活逐渐地被城市环境所影响,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确保城市内部生态环境的稳定,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要保证追求利益的同时,也要关注到城市内部的生态效益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经济不断地发展,农村乡村耕地资源却逐步在降低,这就导致了我国的粮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对我国粮食安全产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所以在新城市建设中避免出现对农村耕地的占用,减少对绿色土地资源的开发。增加绿色土地面积,加强城市生态化环境,减少城市生态化环境出现的破坏问题。时刻关注城市居民环境的适宜性,加强对环境保护重视作用。
3.3社会转型背景下土地利用冲突理论体系的补充与完善
当代中国正经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乡发展转型与体制机制转换,这必然会使得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的理论体系不断演变。尽管国外基于不同时代与学科背景所产生的理论在国内相关研究中被广泛运用且得到了一定的拓展,但一方面由于国内对土地利用冲突的理论研究缺乏有效的梳理与总结且尚未系统提出符合中国社会经济体制特色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由于土地利用冲突的复合性与动态性逐步显现,这使得既有的理论已经难以准确而深刻地揭示中国土地利用冲突的作用机制。因此,有必要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背景下土地利用冲突的理论体系进一步补充与完善。
3.4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提高新农村建设发展质量
(1)加强整治项目后期管护,确保补充耕地质量。积极实施耕作层剥离工程,按照数量、质量和生态的管护要求,对水田等优质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建立耕地保护台账管理制度。(2)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幅度增加土地整治的资金投入。创新投融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实现由政府到农户单向输入模式,向多主体参与下双向互动的转变。向社会资本开放土地整治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盘活社会存量资本,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土地整治提档升级。
结束语
土地利用国情迫使我们必须改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推进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是国家、政府及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各界同仁共同努力,根据土地质量状况统筹规划、科学发展用地,才能真正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到位,才能提高土地利用效能,使土地经济利益最大化,进而改善我国土地资源稀缺的严峻形势,真正做到造福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李长慧.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219.
[2]王瑞琳.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分析[J].城市建筑,2019,16(36):29-31.
[3]翟剑辉,于亮.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矛盾及建议[J].居业,2019(12):162+164.
[4]周岗.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探讨[J].居业,2019(12):180+182.
[5]王健.城市土地管理中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及其措施[J].农家参谋,2019(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