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疏浚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湖州 3130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涉及工种较多,技术类型较多,对施工技术人员有更高要求,如果施工人员不能按照安全规范施工,则会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酿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按照相关标准执行,同时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能够促进施工人员施工水平的提升,为工程施工提供质量、安全保障。强化安全管理工作,对提升施工人员水平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开展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对提升施工企业整体水平有积极的意义,只有控制施工安全,才能控制施工质量,提升施工企业整体竞争力。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能维护施工企业的良好形象。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引言
近些年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建筑规模逐步扩大,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时间长、人口流动性大等特点,造成很多安全管理问题的出现,这样就给建筑工程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不仅威胁着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对建筑经济效益和进程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对策加强施工安全管理,进而就能极大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建筑企业非常重要,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近些年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建筑规模逐步扩大,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时间长、人口流动性大等特点,造成很多安全管理问题的出现,这样就给建筑工程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不仅威胁着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对建筑经济效益和进程造成直接影响。下面就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1.1安全意识不高
现实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大部分的施工与管理人员并未充分重视施工安全,始终认为现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一种表面形式,即便对有关制度有所了解,也并未严格执行。
1.2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现如今,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并不完善,除了有关法律法规不能满足建筑施工市场的需求之外,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自身的安全管理制度也不全面,造成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
1.3监管模式不完善
目前,我国建筑业存在着许多转包、转包现象,绝大多数转包商都不具备良好的施工资质。在一个项目中,分包商的能力和声誉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企业不对其进行统一监管,就会使建筑产品质量出现差异。由于我国的建筑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对建筑业的法律监管还不完善,导致很多公司钻了法律漏洞。
1.4缺乏先进的安全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也进行了多次革新,在很多大城市中已经广泛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但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在建筑施工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施工工艺,不仅施工效率低,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如果不能进行更为严密的安全管理,对施工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安全事故频发,给施工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2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策略
2.1 明确管理责任认知
到当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相关管理人员需要清楚全面地认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培养安全管理意识,并将安全管理意识内化为行动。具体来说,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首先需要明确建筑安全的标准,确定安全管理的相关标准,明确管理人员的相关职责,能够促进监管部门更为有效地进行监督与管理。
故此,建筑工程相关部门与全体员工都需要统一认识,认知到安全管理的意义,在安全管理中加强安全文明建设规范化,促进各部门各方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安全文明建设中,并且还需要制定安全建设标准,以及明确管理职责,促进安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以建立良好的建筑安全现象,从而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需要针对施工人员来进行岗前培训,通过培训来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并且培训过后需要按照工程建设要求来进行考核,这样很大程度能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除此之外,还应该组织安全教育,可通过案例来辅助以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2 完善管理机制
建筑施工现场加强安全管理,还应该完善安全管理机制,需创建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也就是公司法人、团队管理层、项目经理以及运营商共同进行安全管理。公司法人负责领导以促进安全生产,并且需要落实安全建设标准,重点关注施工现场安全设施,领导相关部门按照安全建设标准来进行生产。团队管理层需组织安全教育以保证团队成员的安全,注重施工安全,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与区域,并规范安全操作过程,定期进行检查。创建“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能够促进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始终秉承着“安全第一”的理念,安全施工与安全管理,保证建筑施工质量,若发现风险应及时通报与采取行动。
2.3 落实监督管理机制
监督管理是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监督人员还是弥补安全管理模式的不足,企业都必须加强监督部门的设置。为了良好的监督情况复杂的施工现场,监管部门要使用“一控四管”的监管模式,即视频监控、信用、项目以及人员监管。在劳务用工方面,建筑工程中施工人员往往以农民工为主,但农民工整体安全意识偏差,且施工人员流动性偏大,必须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管理措施。需要签订相关的安全管理协议,同时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按照相关要求实施入场三级教育制度,提升安全管理效果;落实有效的监督,保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在安全制度制定后,如果没有完善的监督工作,则很难保证安全生产。这就需要设立监督管理部门,确保监督制度落实,避免施工人员存在侥幸心理。每一个阶段都必须认真落实相关责任,通过职能划分确定责任,采用统一性的监督管理,做好安全宣传工作。对于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通过曝光,引起相关施工企业的重视。
2.4不断提升施工技术水平
施工企业必须引用先进的施工技术,通过施工技术构建安全水平,为建筑工程各道工序能够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对于已经落后的施工设备必须进行淘汰,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引入先进的技术成果,提升施工技术。同时,定期对施工设备机械进行检查、维护,消除潜在的危险,为建筑施工人员提供安全保障。当然,施工企业必须能够加强经费投入,设立专项基金,用以采购、预测、预防等方式,安排好安全防护措施,进场时必须佩戴相关的安全装备,在现场中张贴安全标语,切实维护施工现场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其也具备复杂性的特征,容易出现很多安全管理问题,所以在具体的施工中要及时有效的解决安全管理问题,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安全生产的投资资金,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等,从而就能最大限度提高工程质量,促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占据主动地位,还需对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以提升安全意识,保障自身安全。
参考文献:
[1]秦小胖.刍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事故预防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46):157-158.
[2]周劲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及其优化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46):187-188.
[3]毛云山.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J].居舍,2018(32):112.
[4]韩建勇.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要点探索[J].居舍,2018(32):124.
[5]王绎乔.加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探析[J].山西建筑,2018,44(32):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