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河北廊坊 065000
摘要:针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培训侧存在一些问题,可以将企业技能大赛和企业培训有机结合,发挥各级技能竞赛对企业培训的引领促进作用,构建竞赛引领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管道局”)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一是开辟了企业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长的新路径,找到了解决企业新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新推手;二是创新了企业培训的新形式,提升了基层服务企业的基础能力,促进了技能培训内涵发展;三是带动了企业培训供给质量改革,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进行推广。因此,模式的应用与推广对高技能人才培训具有较强的实际价值。
关键词:竞赛引领;培训模式;高技能人才
引言
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主要包括取得技师、高级技师、首席技师、管道局技能专家、中石油集团公司技能专家和中石油集团技能大师6个层级资格的人员。高技能人才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
1.以技能竞赛牵引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内涵
始终坚持人才强企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以选拔和培养高技能人才、助推企业人才梯队建设为目标,通过建立和完善竞赛管理、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实施、竞赛保障、表彰激励等体系,为高技能人才施展才华提供舞台,进一步激发和释放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效益。
2.构建以技能竞赛牵引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背景
2.1要大力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展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于一身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新兴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要大力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他希望年轻一代坚定创新超越、产业报国的远大志向,为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多作贡献。
2.2企业的发展壮大也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智慧创造
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极具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高技能人才推动了企业的转型升级,新的设施设备、新的生产工艺、新的操作技能、新的维保技术更多依赖于劳动者技能素质的提升。高技能人才的广泛参与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
2.3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是高技能人才培训的重要阵地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人社部在《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主要开展高技能人才研修培训,同时还承担高技能人才评价、职业技能竞赛、技能课程研发、技能成果交流展示等任务”。管道局作为国资委2018年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基地之一,紧密围绕企业“高精尖”产业发展需求,按照“组织一个工种的竞赛,培养一批技能骨干人才、建设一个高技能团队”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管道局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培育跨工种“一专多能”人才,为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2020年4月,管道局优秀高技能人才不断涌现,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人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人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人获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3人获“全国石油石化系统技术能手”、10人获“中央企业技术能手”、25人获省部级“技术能手”等荣誉。
3.竞赛引领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简述
3.1制定科学合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
企业要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把人才作为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不仅要重视经营管理人才、营销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也要把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上议事日程,制定科学合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努力造就一大批爱岗敬业、技艺高超、熟练掌握现代施工生产操作技术、善于解决技术难题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一是根据企业生产实际和未来发展需要,明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目标,确定年度目标和长远目标。二是建立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责任制,明确负责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机构或职能部门,并把培养计划完成情况作为绩效考核内容,与奖惩挂钩。对在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与个人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形成人人都为人才培养出谋划策、贡献力量的良好氛围。三是打造技能人才库,实施“石油名匠”培育计划,吸引有志于从事技能岗位的青年职工加入人才库,并对其进行长期培养和跟踪管理,针对发展前途较大的优秀人才可制定一人一策的培养计划,实行重点定向培养,促其快速成长,将集团公司技能专家牛连山同志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订制培养计划并签订培养协议,明确培养目标、压担子,推荐担任集团公司技能大赛裁判组长、教练组组长等,积极为其成长搭建平台。四是树立技能人才标杆,选送牛连山、邵洪波、王建才、王要飞、孙庆然等高技能人才赴英美等国学习交流,拓展视野,提升能力素质。
3.2建立完善竞赛保障体系
一是开发利用内外部培训资源,争取参训设备与竞赛公布的技术要求一致,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二是强化服务保障,成立保障团队,专人对接参赛代表队领队,第一时间获取新政策和新要求,本着“优势互补、共享共赢”的原则,选择优势兵力强强组队参赛,全力做好组织、服务、联络、协调、保障等各项工作,让参赛选手集中精力专注于比赛。三是制定应急预案,集合大赛专家、教练、往届参赛选手智慧和经验,预先研究大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现场技术支持不及时等各种问题,制定方案,并开展必要环节的演练。
3.3建立完善表彰激励体系
一是开展表彰活动,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定期表彰在各级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专家、教练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优秀单位,给予相应物质奖励,激发广大技能人员通过技能竞赛、立足本岗成长成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已有牛连山、邵洪波、张福强、董俊军、王要飞、孙庆然6人被授予中石油集团公司“金牌教练”称号,在全面“提素”的同时,还对获奖选手给予颁发荣誉和物质奖励,提高薪酬待遇,已有462人不同程度授奖及提升待遇,全面做到技能人才实干有奖励。二是晋升职业资格,在管理文件中明确规定,在全国、省市、集团公司、管道局、厂处级技能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奖励晋升职业资格。三是多种渠道宣传,充分利用中国石油报、石油管道报、管道局电视台、官方网站、官方微信等各类媒体,持续对技能竞赛在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广泛宣传,选树高技能人才典型,引领广大技能人员立足本岗,学习新技术、钻研新技能,走技能成才之路。
3.4核心技能、新技术、竞赛试题有机结合
以竞赛试题为索引,通过初赛、复赛、决赛阶段的命题工作,对普通工人、技能骨干和机组长、工艺研发等不同岗位的技能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形成岗位关键技能清单,并成为相应的技能标准。培训过程中,围绕关键技能开发形成阶梯式特色培训内容。该内容与一线生产、技术革新、新品导入等行为密切关联,在培训中的训练能有效地改进员工日常工作、提升考核成绩,成为技能工人成长的推手。评价阶段,基于岗位核心技能的评分标准,对员工现有技能水平有着极好的区分度,能够从真实业绩角度公正评价工人技能等级,从而无缝的转化为员工技能水平的评价工具和结果,实现了竞赛与企业日常评价的对接。通过命题、培训、评价三个环节,整理形成技能等级标准、成长推手、评价尺度三个核心要素,将企业独特的技能人才成长路径清晰地进行描绘。
结语
技能竞赛是激发技能人员主动学技术、钻技能的有效手段,是发现、选拔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为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构建了以技能竞赛牵引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出了助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方法和路径,经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