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方汇水电设计有限公司 新疆昌吉市 831100
摘要: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贯彻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尤其现在我国工程项目的投资主体表现出一种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趋势。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工程造价的重要性,同时也关系到建筑行业中各个方面的经济利益。为了能够从源头上进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需要建立相关的造价控制与管理的监控体系,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建筑施工工程造价,可理解为工程的建造价格,通常指某项建筑工程建设预计开支或实际开支所有的固定资产投资费用,相当于通过某项建筑工程的建设所形成对应的固定及无形资产所需投入的一次性费用的总和,也包括工程投资。在实际工程造价工作中,也可理解为特定建筑工程在土地市场、建材设备市场、技术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业务活动中预计或实际产生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或建筑工程总费用。
1工程造价控制的定义
在一定程度上,工程造价所说的就是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所建造的价格。但是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相应的工程造价也有着其他的定义。而造价控制在实际的过程中一般被分为施工前的造价控制,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与施工后的造价控制三个阶段。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在施工的阶段进行一定的造价控制,对于后续的项目施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还能够为整个企业节约资金,完善后续的施工观察,对于企业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对企业实现项目工程的经济合理的投资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项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其本身具有施工难度大,周期长,形势复杂的特点,因而在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难度也增加了不少。一般情况下,在现今的建设项目中,建设工程的造价主要是由成本、税金以及利润构成的,而且工程造价最为普遍的表现形式就是工程的承包价格。也就是投资者与承包商共同承认的价格,这个价格也不能够获得一定的统一,因为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还会产生一系列的造价问题,所以必须要进行在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问题,以此来保障整个建设工程的资金稳定。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造价控制就是要用专业的技能与控制措施进行工作,进行合理的体系与工作员工安排,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直接影响着施工完成后的一系列造价控制。
2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策略
工程造价要素管理涉及三个方面:
2.1组织措施方面
把单项工程的经济责任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人,而项目的造价、工期、效益、质量由各项目经理最终负责。核算员负责项目经营结算工作,所有结算事宜必须由核算员亲自执行。施工员、技术员、安全员、材料员根据工作分工,各负其责,各级项目管理员都要加强成本控制,杜绝发生“成本大了、项目亏了、费用超了”却无人负责的现象。
2.2 技术措施方面
对工程进度进行合理安排,避免出现人力窝工和机械停歇现象。加强对技术方案的分析,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同时,采用最低费用的技术方案。严格对进场材料的验收,杜绝使用不合格材料,防止因材料质量问题而造成返工。
2.3 经济措施方面
人工费用控制:首先,按照月初制定的工序和施工进度预算用工数量,根据人工价格计算当月人工费控制限额,在实际工作中有计划地缩短或减少相关工序的日工消耗量,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其次,根据工程分项分别对用工数量进行记录,每完成一项时,使工程量清单与用工数量进行比较,找出偏差所在,及时对控制指标进行修正;材料费用控制:一方面,要控制材料用量,按照计划限额领料。另一方面,要控制材料价格,做到货比三家,物美价廉;机械费用控制:首先,做好自有设备使用记录,加强日常维护,提高利用率。其次,用分包管理的方法,减少对专业机械的管理风险。再次,结合施工情况对机械设备进行科学调度和使用,降低大型设备使用费用。
3在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和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与方法
成本价格控制遵循“量价分离”的原则
在工程结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价格因素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作用。相应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以及其他费用在施工阶段,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要严格遵循相应的 “量价”分离原则。
3.1对于材料成本的控制
3.1.1材料的价格控制内容包括
(1)充分考虑资金的周转时间以及周转速度,减少对于投资资金的占用时间,对进货的批次和批量进行合理的确定,减少对于材料的储备。
(2)对买价进行控制,详细调查相关的市场行情,货比三家,择优进行建材的选购。
(3)对运费进行控制,选择合理经济的运输方法,合理进行运输工作的组织,就近进行材料的选购,最大限度降低相应的运输成本。
3.1.2材料用量的控制内容包括:
(1)加强相关的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工作,减少在堆放以及仓储过程中产生的损耗,合理进行材料的堆放,减少相关的材料搬运。
(2)实行相关的限额领料制度,对各个班组的材料限额进行规定。
(3)充分考虑相关材料的性能,使用价格较低的材料来进行较高材料的替代。
(4)加强相关的验收工作。积极进行余料回收的,降低相关的材料消耗水平。
3.2对于人工费用的控制
主要包括用工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1)减少和避免出现相关的无效劳动,尽力提高相关的劳动效率,精减相关的工作人员。
(2)包干控制,将相关的劳动定额工量进行分配,遵循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以及多劳多得的相关政策。
(3)对于那些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单位工程,让班组单独进行承包,自行进行人员的分配,最大程度上降低相应的人工费用。
3.3对于机械费用控制
及时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同时运用一机多用的相关原则,全面提高机械的利用效率,同时减少在设备维修过程中养护人员的数量。
3.4有效进行预算,真实进行报价
在招标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相关的报价技巧,进而使相应的报价在保持相关竞争力的条件下,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例如采用相应的“不平衡报价”的技巧,分析工程数量的变化趋势,在保持总价不变的情况之下,在正常报价水平,有策略地进行单价的降低或提高。同时相关的预算以及报价人员要深入相关的施工现场及时了解相关的实际状况。此外还要对相应的招标文件进行认真的研究招,对预算进行有效的管理。
3.5加强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力度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相关的工程质量故障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要尤其注意对于故障成本的降低。
4结束语
任何一种建筑工程都具有工程造价风险,这种风险贯穿于施工过程的始终。如何有效将造价风險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对建筑施工意义重大。因为施工造价的风险往往都是不固定的,无法进行精确计算,因而在风险控制过程中就应该将可能出现的所有风险事件都要考虑进去,周密计划处理措施。施工造价风险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分别是施工活动的风险性造价和预算之外的支出。提高在施工过程中对风险时间的预见和处理能力,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防患未然。同时也需要施工中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有保障的工作环境。将潜在的风险尽量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刘晓英.论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J].企业导报,2012(15)
[2]刘兆军.加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与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7,(3):152+162.
[5]何黎萍.建筑工程施工环节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分析[J].河南建材,2016,05: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