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救护队安全技术措施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周鲁星 梁敏 王炳瑞
[导读]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全国煤矿安全形势持续好转,作为矿山救护队,处理事故少了,但是从事排放瓦斯、反风演习、启封火区等安全技术工作依然频繁,在参加安全技术工作中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事故,如何从第一步杜绝救护队从事安全技术工作中自身伤亡事故的发生,作为救护指战员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从编制并执行好安全技术措施入手。
        山东东山王楼煤矿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2063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全国煤矿安全形势持续好转,作为矿山救护队,处理事故少了,但是从事排放瓦斯、反风演习、启封火区等安全技术工作依然频繁,在参加安全技术工作中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事故,如何从第一步杜绝救护队从事安全技术工作中自身伤亡事故的发生,作为救护指战员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从编制并执行好安全技术措施入手。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救护大队高度重视救护安全技术工作,超前谋划,组织全队工程技术人员制定完善了救护队从事排放瓦斯等各项安全技术工作的技术措施,并在工作过程中严格审批和贯彻执行,确保了救护队伍的安全发展。
        关键词:救护安全技术措施;编制;贯彻执行 
        引言
        王楼煤矿隶属于山东能源临矿集团,位于济宁市任城区喻屯镇境内,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为130万吨/年,根据山东省能源局《关于调整全省采深超千米冲击地压矿井核定生产能力的通知》(鲁能源煤炭字〔2019〕43号)文件规定,按照104万吨/年组织生产。主采3上煤层。根据王楼煤矿的实际采掘条件和现场钻孔取样等地质条件,所取煤样来自七采区和三采区。经鉴定,王楼煤矿3上煤及其顶底板具有弱冲击倾向性。
        矿井安全预防性检查是矿山救护队一项重要的日常安全技术性工作。它不仅是矿山救护队指战员熟悉矿井采掘、通风、排水、运输、供电、压风、消防等各大系统的过程,同时也是矿山救护队及时发现井下安全隐患并及时提出整改措施的过程。因此,矿山救护队保证安全预防性检查的数量与质量,对于矿山救护队的以及矿上的安全生产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矿山救护队必须把矿井安全预防性检查当作一项重要的日常安全技术性工作来抓。鉴于矿井安全预防性检查的重要性,因此在进行此项工作时,必须要有一定的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同时,还应建立起相应的学习制度、考评制度以及监督管理制度。
        1矿山救护工作的特殊性
        (1)矿山救护工作危险性大。矿山救护队担负井下抢险救灾任务,与一般矿山井下作业不同,安全救护的难度大,责任大,危险性更大。(2)矿山救护工作的环境恶劣。矿山救护队工作的场所环境,都是井下火灾燃烧的巷道,瓦斯、煤尘爆炸后的现场,透水、冒顶的地点,尤其是灾区侦察,安全救护的保障性更差。(3)矿山救护队员心理压力大。救护队员处理事故是在明知险情的情况下进入灾区的,是在危险的时间和环境条件下从事最危险的工作,救护队员的心理素质要求高,必须具有稳定的超出常人的安全心理品质。(4)矿山救护工作专业性强。矿山救护队员是煤矿井下一线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井下通防、机电、巷修、采掘等常规知识,还要熟练掌握救护仪器和井下抢险技能,救护队员必须经过三个月的培训、三个月的实习,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5)矿山救护队的安全规程要求高。矿山救护工作的特殊性使其不仅在《煤矿安全规程》中有专门的章、节论述其安全作业的规定,而且还有专门的《煤矿救护规程》,《军事化救护队管理条例》等一系列专业安全规定,尤其是对抢救事故过程中的安全作业更是规定了详细的要求。
        2救护队安全技术措施的运用
        2.1安全措施
        本部分是安全技术措施的重点:(1)所有参加排放瓦斯的下井人员必须着战斗服,穿高筒胶靴,佩戴安全帽、矿灯、围毛巾,带齐个人装备,严禁穿化纤衣服。(2)出动前,小队长必须带领小队人员按照行动计划规定携带小队和个人仪器装备,并逐件进行检查,确保100%完好。汽车司机要对出动车辆进行认真检查,确保各项性能完好,在行进途中遵章驾驶,确保行车安全。(3)到达服务矿井下井前,必须进行一次战前检查,确保仪器装备完好和人员身体状况良好后,方可携带装备下井。(4)在上下井乘坐罐笼、人行车时,严禁拥挤,严禁将身体或所携带的仪器装备伸出罐笼或人行车外。在乘坐人行缆车时必须抓好扶手,紧急情况下可拉动人行缆车巷道中的制动装置。

在坡度较大的巷道中行进时要注意防滑。(5)到达工作地点后,必须按照行动计划要求进行全面检查,只有在闭前氧气不低于20%、瓦斯不超过1%和二氧化碳不超过1.5%;局部通风机运转正常,周围10m范围内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无“喝”循环风现象,风筒充足;排出的瓦斯所经回风巷已停电、撤人,并在进入此回风巷的各交叉口已设置专人站岗的情况下,方可开始进行破闭。(6)当在密闭墙破开一小孔后,必须注意防止闭内气体溢出,然后对闭内气体情况进行检查,只有当瓦斯浓度不超过2%时,方可继续破闭。否则,必须加大风量在瓦斯浓度降到1%及以下时方可继续破闭。(7)破闭至高2m、宽1.5m范围大小后,停止破闭,按照行动计划分工,所有人员佩用氧气呼吸器进入排放巷道开展工作。(8)排放瓦斯过程中,必须确保排放巷道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2%,确保排出的瓦斯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1.5%。否则,必须按照行动计划要求采取控制风量的措施。(9)负责延接风筒的人员必须逐节进行,严禁人员进入风筒出风口前10米区域。负责检测气体的人员必须注意检查巷道上下山变坡点顶板涡流处以及躲避硐内的瓦斯浓度,做到一处不漏,必要时用风筒进行稀释。(10)在全部巷道排放完毕后,经检查整个排放巷道内瓦斯浓度不超过1.0%,CO2浓度不超过1.5%,O2浓度不低于20%时,方可与现场矿方通风、安监部门进行交接,在交接单三方签字后,救护队方可离开工作地点升井。(11)所有参加排放瓦斯人员必须认真学习矿方的安全措施和本安全技术措施,并签字确认后方可参加本次瓦斯排放工作。
        2.2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为了避免矿山救护队员下井进行安全预防性检查走过场、遛大巷的现象发生,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例如,救护队员下井进行安全预防性检查以后,要求队员绘制简单的行走路线图以及汇报井下采区情况,并随机抽取,结合矿方生产日报等报表进行验证。同时,还应配合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通过查取人员行走路线来监督队员进行安全预防性检查的真实有效性。
        2.3救护现场联责联保
        矿山救护安全教育的落脚点在于实现救护现场安全无事故,因此,安全教育必须现场到位,不能只务虚不务实,为此,新矿集团救护大队在多年安全教育中形成了战前动员讲安全,战中提醒保安全,战后总结评安全的现场跟踪安全教育方法。无论是演习训练还是抢险救灾,安全教育都始终贯串于作战训练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2001年以来,又开展了“安全救护联责联保”活动,大队与中队、科室,中队、科室与小队长,小队长与个人,总支与支部,支部与党员,层层逐级、方方面面都签定了“双联”安全合同,形成了党、政、工、团,集体与个人上下一体共保平安的安全联责联保体系,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构建起了安全救护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机制。对刚入队的新队员,签定了师徒安全合同,以老带新,以师保徒,在继承了群众性自我安全教育的老传统基础上,增加了责任考核和达标管理内容,使师徒合同更加完善,师徒关系更加密切,师徒责任更加明确。从而,使现场安全互保更加落到了实处。目前,我大队签订师徒合同的20名新队员,在训练及井下现场作业中,救护技能和安全心理都有较大提高,均已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结语
        制定严谨、科学、符合现场施工实际的救护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贯彻落实,杜绝救护队指战员在从事安全技术工作过程中自身伤亡事故的发生。自从制定并落实该安全技术措施制度规定以来,枣矿集团救护大队四个直属中队130余名指战员,在从事30多对服务矿井的排放瓦斯、启封火区等安全技术工作中,未出现过任何一起伤害事故,很好地完成了各项救护技术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马占福.对矿山救护队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的思考[J].神华科技,2012,10(1):30-32.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矿山救护规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
        [3]张国枢.通风安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