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装备动员信息系统建设水平的对策建议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吕联渠
[导读] 摘要:信息系统建设是装备动员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完善动员手段的一项重要内容。
        陆军指挥学院研究生大队三中队研究生
        摘要:信息系统建设是装备动员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完善动员手段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装备动员实施过程中,广泛运用信息系统以获取战争所需的信息资源,对于快速制定动员预案,合理调配资源,提高动员效率,确保打赢信息化战争具有重要意义。
        一、规划装备动员信息系统体系化结构。装备动员信息系统建设涉及理论、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和政府、社会、军队各个领域,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将国内外最先进的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框架理论、方法引入到装备动员领域。从整体上统筹、规划和构建动员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做到科学论证,体系合理,标准先行。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的统筹规划、整体设计可以将装备动员的战略规划正确有效地落到实处,科学指导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促进动员组织之间的业务协调与合作,避免重复投资,提高信息化建设效益,帮助各级管理人员快速灵活地应对信息化战争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最大程度地提高动员效率、提升动员的综合保障能力。要依据国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建设实际,着眼信息化战争动员需求,搞好统筹规划和整体设计。防止和克服各自为政、多头建设、自成体系、兼容性差、重复建设、不求效益,以及缺乏长远规划等问题。要坚持近期计划与长远规划相结合,单项建设与整体配套相结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突出重要方向、重要部门和重点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各级各类系统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以此带动动员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二、健全装备动员信息系统标准化体系。装备动员信息系统建设必须要有标准化的支持,尤其要发挥标准化的导向作用,以确保技术上的协调一致和整体效能的实现。标准化是一项关键性的基础工作,它将各个业务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并为彼此之间的协同工作提供技术准则。通过标准化的协调和优化功能,保障和促进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信息安全以及网络互连互通,保证信息系统建设少走弯路,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支撑。

动员信息标准化体系涵盖的内容方方面面,要组织各类专家一起攻关,站在与国际接轨的战略高度,参照相应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军队标准、动员领域已有标准规范,结合动员在新时期的特点、趋势、要求以及动员信息化规划、建设与管理的需求,制定若干个为动员信息系统建设服务的信息标准系列规范,形成一套统一、完整、规范、实用的动员信息标准化体系,确保动员信息系统建设的整体性、协调性和信息流的畅通。
        三、构建装备动员信息系统网络化体系。装备动员信息系统网络体系,是着眼于一体化动员保障的需要,把军队、地方以及民间的各个动员主体、动员要素、动员对象与保障对象,用计算机和网络联结在一起,形成的多层次、多效能的“人机结合”网状系统,是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实现随机直接动员的基础。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加强装备动员信息系统网络体系建设,应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网、军队综合信息网和民用通信网。坚持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综合配套、体系完整、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原则,加强军地协调,在军队与地方、前方与后方、上级与下级之间建立起相互连接、反应灵敏、覆盖全国的纽带,为动员提供便捷、准确、高效的服务。动员指挥网络应与军队作战指挥系统联通,与国防动员委员会其他专业动员系统联通,其主要节点是各级动员领导机构、协调机构和基层动员机构等,形成纵横顺畅、互联互通的动员信息网络栅格,以便实施敏捷稳定的指挥。动员资源管理网络应与动员指挥网络联通,其主要节点是各级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军工生产企业、动员中心、保障队伍以及战时可为军队提供服务的民间企业或机构等,具有获取动员资源信息、提供动员方案、评估动员能力的功能。
        四、研制装备动员信息系统应用性软件。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装备动员需要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保障。从对动员潜力进行准确的统计与核查,到对动员需求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估,再到对动员资源进行合理有序的调配。在整个过程中,装备动员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对动员信息的采集、分析与处理上,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研制开发出功能完备、先进科学的应用软件系统。主要包括:动员潜力信息管理系统、动员需求预测系统、动员监控预警系统、动员预案管理系统、动员决策支持和指挥控制系统、动员仿真演练和评估系统、接口软件或服务构件等。要按照业务流程优化、数据口径统一、技术整体规划的原则,根据信息标准化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对其结构、功能、实现方式等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使现有系统和功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大大增强,以适应业务和环境发展变化、流程变更的需求。对于还不具备的新系统、新功能,要按照体系结构框架的总体要求,统筹规划、设计与实施。通过加强软件研制和开发,逐步实现动员潜力资源数字化、需求分析模型化、资源分配最优化、方案决策科学化、效能评估模拟化,使动员活动管理更加系统、科学与完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