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及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刘克猛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刘克猛
[导读]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在不断的推进,工业化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的提高,伴随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愈发突出,积极寻求环境保护措施,维护生态平衡已迫在眉睫。
        大恩(天津)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0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在不断的推进,工业化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的提高,伴随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愈发突出,积极寻求环境保护措施,维护生态平衡已迫在眉睫。环境监测工作有利于及时对环境质量做出正确判断,保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因此,环境监测技术要科学合理并保质保量的应用到环境监测工作中,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信息,基于此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展开。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应用;质量控制方法
        引言
        环境监测的主要工作方向是对人们所处的周围环境进行监测,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对人们生活的环境进行系统的监测,进而保护人们的生活环境。但是就目前的环境监测发展现状来看,相关部门在进行环境监测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境,因此我们需要将环境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
        1.1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对于水环境的监测来说,其中最常见的环境监测技术就是3S技术,通过这种方法的应用,能够更加准确的模拟所测地方的水文情况,进而计算出消耗的水量,并对具体情况做出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另外,此项技术还能够监测到该水域的具体变化和水质污染情况,如果发现水体出现污染,可以及时做出应对方案,从而保证水域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1.2在湿地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现阶段,国家在湿地环境监测时,经常使用的监测技术为多时相遥感动态监测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能够对监测地的地理信息进行研究,同时,还能管理相关数据,并及时更新湿地的信息和污染情况的变化,最后利用这些信息,对湿地污染进行治理。目前,世界各国都基于环境监测技术制作了沼泽湿地图形。
        1.3海洋环境监测对于环境监测技术的使用
        1.3.1 选择监测岸基海洋环境装置
        实时的收集地区海洋环境预报数据是实时监测海洋环境装置的主要目的,之所以实时监测海洋环境,就是为了实时的掌握岸基海洋的环境,有关的科研人员能够及时地掌握岸基海洋的环境情况。在 20 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的海洋大气局设置了物理海洋实时系统,如此能够充分掌握所存在的各种数据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这部分数据能够给之后的航行和海面油污的移动提供一定的保障,而且在进行海洋救援的时候提供参考信息。
        1.3.2 卫星遥感技术的使用
        现阶段,卫星遥感技术在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而且起到了比较显著的效果。卫星遥感技术涉及到了多光谱扫描仪。合成孔径雷达等配件。其中陆地卫星多光谱扫描仪主要就是监测沿海悬浮泥沙的含量以及扩散的情况,其中在监测工业排污情况的时候,能够起到显著的效果。
        1.3.3 航空油污监测技术
        现阶段海上运输持续增多,石油以及原油泄漏情况也越来越多,为了应对石油污染海洋以及原油污染海洋的问题,进而产生了航空油污监控技术,这项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航空油污监控技术反应速度比较迅速,在海洋环境监察以及执法取证的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作用。通过使用航空油污监控技术能够有效地测量海上油溢面积,而且能够掌握油膜的厚度,能够及时地明确污染物的种类以及来源,这样能够及时地,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研发了该项技术,并且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1.4在固体废物监测中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固体废物包括了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垃圾等,这些固体废物一般可以通过热红外图像来进行监测,可以监测出其所在的大概位置。

因此,我们在进行监测工作时,可以先使用遥感图像技术对固体废物的位置进行监测,然后再利用GPS找出其准确位置,最后再开展相关地治理工作。
        1.5 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土壤中的污染物很难够降解和完全消除,一般只能依靠土壤的自身净化或人工稀释,但是这只能降低一些化学有机物质的污染程度,并且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对于一些重金属污染是很难进行降解的。因此,可以应用 3S 技术,对同一个地点的土壤进行监测,收集不同时期的数据,从而分析土壤环境的具体情况,对污染程度进行分析,为土壤环境的治理提供更加可靠的建议。
        2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策略
        2.1构建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1)加强监测单位决策者的质量保证意识。监测单位决策者是否具有质量保证意识,往往决定了最终的环境监测质量水平。故而,应先从决策者与管理者入手,强化监测质量控制意识。应定期组织管理者参与绿色发展、生态保护的讲座,帮助管理人员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提高管理者的环保意识,促进企业整体环境监测质量的提高。2)建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管理人员需要明确监测的目标,同时根据目标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不仅如此,还需制订严格的的岗位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建立监管制度,实现科学化管理。
        2.2持续改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
        要想使得环境监测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离不开健全的技术体系。通过改善监测技术能够显著提升环境监测质量。所以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是比较密切的。不仅如此,需要注意的是,环境监测人工作的负责人员需要按照有关的技术规范来开展操作,如此可以使得监测结果变得更加有效,而且可以促进创新环境监测。如今不仅需要持续改善环境监测体系,而且需要充分使用有关的技术,开展管理工作,确保环境监测工作变得更加规范。监测人员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也需要遵守有关的规定,掌握自己的责任,提升环境监测质量。
        2.3加强地区合作
        多数环境问题都存在涉及范围广的特征,所以在解决这些环境问题时,仅仅依赖于某一地区的力量,往往难以妥善解决,所以必须要加强地区间的合作。①不同的环境保护部门间要加强合作,并且这些部门还可以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以便共同完成环境监测工作;②不同地区的不同监测数据要进行比对,这些才能充分了解同一环境问题在不同地区间的差异,以便找寻导致这一环境问题的对策;另外,还可以建立专门用于环境问题信息交流的平台,借助该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形成联动作用,提升监测效率。
        2.4保证监测人员的专业性
        在对大量污染源进行研究时,必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保证监测结果的精准性。同时,在进行监测工作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进出实验室的人员,非监测人员不得进入操作室,防止意外情况出现。而且还应该不断发掘、培养监测领域的高新人才,提高环境监测队伍的专业素养。另外,还应指派专员对实验器材进行日常的维护,提高全部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以保证实验器材的安全。
        结语
        环境问题作为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被不断的关注,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环境监测人员要认识到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将环境监测技术充分的应用于各种环境的监测工作中,并不断的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从而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展开,保证我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华辉.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与其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11):130+133.
        [2]刘芳.关于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及质量控制方法的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2):18.
        [3]宋志伟,李胜业.关于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及质量控制方法的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0):281.
        [4]孟庆刚,王洪涛.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8):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