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加强学科管理制度建设研究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徐冠楠
[导读] 摘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加强学科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目前学科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5个问题,提出了加强管理制度建设的5项举措。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207
        摘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加强学科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目前学科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5个问题,提出了加强管理制度建设的5项举措。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管理、建设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近年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2015年,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鲜明加以坚持”。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工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上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快速发展。此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既对各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也对各高校切实落实好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建设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加强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尤其是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须进一步加强对学科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视程度,并通过梳理分析学科建设及管理中存在的各项问题、构建与完善学科管理制度,促进推动学科的发展,以使其切实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
        二、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重视程度仍需加强
        作为承载着培养高水平人才、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提供高质量社会服务等职能的平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工作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在本学科建设工作中,对其建设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仍在部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甚至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存在。而此类问题,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规范化建设、学科队伍构建和学科研究方向凝聚集中,致使本学科在面临学科申报、学科合格检查、学科评估等重要性工作时,不免出现临时拼凑的问题。
        2. 合理规划仍需加强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是一项需要认真思考谋划、长期系统建设的工程,是需要通过认真仔细研读了解各项文件政策,深入广泛走访调研本学科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学科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建设举措及责任机制、保障措施,并认真贯彻实施以确保高质量完成学科建设任务的一项工作。然而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管理中依然存在对建设目标、建设任务等的战略性思考不足,责任机制、保障举措等尚不明确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导致在工作中出现规划无法落实甚至做无用功的现象。
        3. 工作人员仍需明确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与管理涉及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对外宣传、社会服务等方方面面,然而目前在大部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包括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负责学院教务、人事、宣传、学生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参与此项工作仍较为有限。
        4. 队伍管理仍需加强
        学科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关键所在,而学科的带头人及负责人则是学科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随着2008、2017年2次调整,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有7个二级学科。但如今关于学科带头人、负责人的管理制度尚未制定或制度仍不完善、未充分发挥作用的现象在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仍较多存在,学科带头人、负责人的作用发挥仍然不够。


        5.研究方向管理仍需加强
        学科研究方向分散、科学研究成果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相关度不高是当下较多马克思主义学院,甚至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存在的较为突出的现象之一。究其根本,一方面是本学科教师学科归属多元化、学科背景不统一,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目前对于学科研究方向的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1. 建立完善责任制度
        为进一步强化学科建设管理的重要性,切实做好学科建设管理各项工作的落实落地,应建立或完善责任清晰的责任制度,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由学院行政管理负责人与学科带头人共同负责此项工作。此外,还应实行学科建设领导小组下的分工责任制,明确学科建设管理各项责任,将责任切实落实到人,确保负责及参与到学科建设中的全体人员均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认真完成。
        2. 加强科学合理规划
        科学合理地规划学科建设管理各项工作,对建设规范化、目标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提高学科建设各项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应通过深入仔细地研读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乃至省、市、学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相关文件政策,结合本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实际情况与学科特色,科学合理地规划本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建设举措等,推动学科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
        3. 明确相关工作人员
        学院应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办公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领导小组”下领导工作。由分管学科的院领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学院教务、科研、人事、学生工作、对外宣传等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为办公室成员,并建立完善合理的学科建设管理工作制度,确保各司其职、任务落实到位。
        4. 强化学科队伍管理
        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应制定关于二级学科带头人和负责人岗位职责的相关规定,明确各学科带头人、负责人在学科建设管理、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职责,确定责任机制,充分发挥带头人、负责人在学科建设和队伍管理方面的作用。
        5. 强化学科研究方向管理
        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应以二级学科为单位,制定科研攻关计划表,明确产出成果形式、级别、研究周期等,并根据计划表聚焦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此外在科研成果奖励时,政策应适度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果倾斜,以激励老师们将研究方向聚集。
        参考文献
        [1]佘双好、董梅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历程及趋势[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0(01)
        [2]王长峰、王化兰、王雨飞.高等院校“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9(12)
        [3]耿建玲、冯雁.加强高校学科建设之我见[J].本科专业建设,2008(10)
        注释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徐冠楠(出生年份1989—6),女,山东德州,汉,硕士研究生,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0207,传播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基金项目
        论文受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年管理服务课题资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