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98419870822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建筑行业施工技术与质量的大幅提升,也加快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步伐。因此,建筑行业所发挥的作用和效果是举足轻重的。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类建筑工程单位也开始重视工程技术和施工现场的管理,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优化措施,从而为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问题;现状;措施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现状
1.1管理制度缺失
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管理制度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管理的标准和依据。但通过对现阶段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研究发现:各个类型的工程和施工单位的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致使建筑单位在现场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偏差,管理能力和程度都无法达到理想化状态,更有甚者直接忽视现场管理,管理工作纰漏较多,无形中增加了建筑单位的施工时长,无法保障项目建设的安全性。
1.2技术现代化和安全措施缺失
由于建筑工作的工期比较长,因此,为了较好地完成合同方要求的施工时间,部分建筑单位过于追求工作效率而罔顾建筑人员的安全问题,无法保证生产高效的进行。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管理的核心问题。而安全管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要保证及时与建设施工单位进行探讨,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增快施工的进程,提高建设单位的经济收益。建筑工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建筑工程为了节约能源,目前依旧采取比较传统的人力建设,不能及时的与高技术相结合。施工单位出于对资金输出的考量,往往会选用比较低廉的人力,而并不会采取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进行发展。在短时间内,这对于建筑工程的发展并不会起到十分显著的影响,但是久而久之,长期与社会发展相脱轨,就会被时代所淘汰,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对于工程的统一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3忽视设备管理
施工原材料和施工设备是建筑工程的施工基础。在采购、购买、存储、使用原材料和施工设备的维修养护的各个阶段都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增加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与其他行业相比较而言,建筑项目施工涉及了内部的所有部门,参与人数的基数较大,流程比较复杂,若不能够建立统一的原材料管理制度和施工设备的维修养护计划,将会弱化建设单位的现场管理效率。以原材料和采购和使用为例,在采购原材料时,经常会出现采购资金过多和采购人员谋取利益的情况,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建筑单位的采购投入,降低建筑单位的工程效益。在使用原材料时,由于缺少科学的领用制度,致使原材料使用的控制效果较差,容易出现施工人员领用材料过多进行倒卖的情况,这些都对现场管理产生巨大的威胁。
2优化建筑施工工程现场管理效果的具体对策
2.1建立合理和科学的管理制度
作为人口高度密集的产业,建筑单位的现场管理需要重视组织结构、施工流程及各部门信息沟通的合理性和高效性,只有将现有的管理制度完善,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才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性。首先,建设单位要建立目标意识,将施工人员的个人目标转化成集体目标,强化责任意识在建设单位头脑中的意识。其次在建立管理制度时要将内容尽量明细,以细节入手实现最终目标。最后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建筑单位要强化自身的信息化能力,应用科学技术强化自身的管理能力。
2.2强化建筑单位对原材料和设备的管理能力
一方面,在管理原材料方面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原材料的采购,要根据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合同条款在材料市场中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原材料供应商,以“取样采购测试、批量重复采购”作为原材料的采购标准,约束采购人员的采购行为,最大程度保障原材料品质与工程相贴合。二是原材料的保管,原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时就需要存放到固定的存储位置,详细记录原材料的进出库等级,并对其进行取样存档。三是原材料的领用,要以节约为前提使用原材料,杜绝一些不合理使用原材料的情况出现。另外,建筑单位还可以建立原材料信息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强化对其的管控能力,如建立的材料领用系统和进货管理系统,施工人员在领用原材料时需要发起领料申请,包括领用材料的目的、数量、时间。然后上传到系统中,原材料管理人员先要确认是否同意领用,在系统上回复施工人员的取料时间;而后开始进行备料。这样做既可以方便统计原材料的使用量,也可以节约领料时间,避免出现施工人员领料私用的情况。在施工期间,管理人员每天都需要对原材料的数量进行复查并上传至材料领用系统,一旦出现较大的差异,要找到发生问题的源头,控制原材料的使用量,继而降低成本的投入。进货管理系统与材料领用系统相连接,当剩余的原材料达到极限值时,进货管理系统会发出材料不足的预警信息,为采购人员的采购计划提供合理的建议,强化各个部门的沟通能力,实现建筑单位的透明化管理。另一方面,建筑单位需要做好施工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维护人员要根据设备的运营特点和施工使用情况建立科学的设备维护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开展相关工作。维护人员还需要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设备监督工作,对比正常运行时的相关参数,一旦发生设备运行异常,立即停止工作,对其维修。
2.3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作为大中型建筑工程项目,涉及的施工环节和施工人员较多,一旦发生安全故事,其伤害面十分巨大,所以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訛譹要树立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好各类安全防护的课程培训,加强全体人员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这不仅是项目的事情,更关系到个人的人身与财产安全;訛譺做好各类安全防护措施,例如准备好全面的安全物资以应对突发的安全事故,严格检查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设备,只要发现不符合安全规定的着装,立即责令整改,施工现场监督检查部门,可以成立特定的安全检查小组,每日进行巡查或进行突击检查,一旦发现安全事故苗头,应及时预防和处理,并且对失职人员进行教育和处罚,以增加现场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
2.4加强人员管理
在以往建筑工地的工作中,很多施工单位并不重视对于员工的培养和选用,这就使得很多工作难以得到较好的开展。而且大部分施工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自身也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对工程施工很多细节都不熟悉。这就非常容易导致整体施工的效率低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也会导致整体事故发生的几率大大增加。虽然建设工程中涉及到的依旧是很多体力劳动,但是随着机械化的不断普及,人类的作用必将变得渺小。因此创新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意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结合员工在现场的工作,科学的规划相应的施工推进进度。建筑工程涉及到的工程量大,流动的工作人员也非常多,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加强人员的疏导和管理,保证能够按照标准安全的开展生产活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对于建筑行业非常重要。但是就目前而言,我们目前的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需要我们在进行管理工作的时候不断进行摸索和创新,与现代科技手段有机的进行结合,以便于建立一个较好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蔡平义.浅析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21):23-24.
[2]殷坚.浅析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问题[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sl).
[3]孙亮.浅析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J].江西建材,2015,6(1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