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112719880404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建筑行业施工技术与质量的大幅提升,也加快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步伐。因此,建筑行业所发挥的作用和效果是举足轻重的。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类建筑工程单位也开始重视工程技术和施工现场的管理,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优化措施,从而为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问题;现状
1现阶段建筑施工工程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制度缺失
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管理制度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管理的标准和依据。但通过对现阶段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研究发现:各个类型的工程和施工单位的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致使建筑单位在现场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偏差,管理能力和程度都无法达到理想化状态,更有甚者直接忽视现场管理,管理工作纰漏较多,无形中增加了建筑单位的施工时长,无法保障项目建设的安全性。
1.2人员素质偏低
一方面,基于建筑单位的经营规模大小不一,常常会出现经费不足的情况,建筑单位在资金的限制下无法聘请专业性较高的外籍人员进行施工作业,降低了施工的科学性。这些没有经过培训和实训的施工人员缺少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无法自主的学习最新的施工技术,仍采用陈旧的施工技术开展施工,出现违反规定的操作较多。[1]长此以往,必然会降低工程的施工质量。另一方面,施工人员应用分配不合理,浪费现场比较严重。建筑单位在开展项目施工时,并没有对劳动力需求进行研究和计算,引进了过多的施工人员,这样不仅增加了施工人员的成本投入,闲散人员较多也增加了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
1.3忽视设备管理
施工原材料和施工设备是建筑工程的施工基础。在采购、购买、存储、使用原材料和施工设备的维修养护的各个阶段都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增加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与其他行业相比较而言,建筑项目施工涉及了内部的所有部门,参与人数的基数较大,流程比较复杂,若不能够建立统一的原材料管理制度和施工设备的维修养护计划,将会弱化建设单位的现场管理效率。以原材料和采购和使用为例,在采购原材料时,经常会出现采购资金过多和采购人员谋取利益的情况,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建筑单位的采购投入,降低建筑单位的工程效益。在使用原材料时,由于缺少科学的领用制度,致使原材料使用的控制效果较差,容易出现施工人员领用材料过多进行倒卖的情况,这些都对现场管理产生巨大的威胁。
2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
现场深基坑和基桩等技术。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对于建筑地基的稳定性有着重大影响,在采用该技术时,通常会用土钉墙支护深基坑,并利用土钉的加固和墙面结合形成一个挡板墙,依靠该墙来抵挡墙后图带来的压力,以此来提升边坡的稳定性。混凝土防裂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造成混凝土破裂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混凝土温度的拜年话以及混凝土结构的变化,也包含了一系列混凝土本身的质量原因[2]。混凝土防裂技术就是一种很好的抗裂技术,能够较好地约束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拉应力。房屋防渗技术。由于墙体发生破裂或者围栏结构破裂导致的房屋外墙渗漏或者门窗渗漏,这些渗漏现象会极大地影响房屋的质量和寿命。房屋节能技术。建筑工程不仅需要保证房屋具备相应的基础功能,还要在建筑过程中注意施工成本的节约。建筑节能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建设的重点问题,它对当下提倡的绿色节能社会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的措施
3.1加强人员管理
在以往建筑工地的工作中,很多施工单位并不重视对于员工的培养和选用,这就使得很多工作难以得到较好的开展。而且大部分施工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自身也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对工程施工很多细节都不熟悉。这就非常容易导致整体施工的效率低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也会导致整体事故发生的几率大大增加。虽然建设工程中涉及到的依旧是很多体力劳动,但是随着机械化的不断普及,人类的作用必将变得渺小。因此创新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意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结合员工在现场的工作,科学的规划相应的施工推进进度。建筑工程涉及到的工程量大,流动的工作人员也非常多,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加强人员的疏导和管理,保证能够按照标准安全的开展生产活动。
3.2建立合理和科学的管理制度
作为人口高度密集的产业,建筑单位的现场管理需要重视组织结构、施工流程及各部门信息沟通的合理性和高效性,只有将现有的管理制度完善,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才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性。首先,建设单位要建立目标意识,将施工人员的个人目标转化成集体目标,强化责任意识在建设单位头脑中的意识。其次在建立管理制度时要将内容尽量明细,以细节入手实现最终目标。最后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建筑单位要强化自身的信息化能力,应用科学技术强化自身的管理能力。例如建筑单位可以利用BIM技术来建立部门间的沟通平台,各个部门都可以通过平台与其他部门实时沟通,对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和技术应用方式进行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弥补现场管理的不足,强化建筑单位对施工现场的管控能力。
3.3选择标准的施工设备
实现设备的标准化就是让施工企业按照相应的标准引进相应的施工设备,这些设备首先要能够正常使用,然后就是要便于安装和能够重复使用。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在施工现场安装监控系统,实现对施工现场的远程监控,以便于项目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3.4施行精细化管理
建筑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就是将工程控制作为核心手段,对工程进行全工程的监督,控制好工程的进度,保证工程能够按时完成进而全面提升工程的管理水平。在工程进度上的精细化管理主要包括建设周期、项目的内容和工程的施工顺序等方面,具体可以对每个极端进行划分精确到各个阶段,利用控制工程进度确保工程的合理性。[3]比如在工程建筑和实际进度计划存在出入时,要及时分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工程项目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工。
结束语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对于建筑行业非常重要。但是就目前而言,我们目前的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需要我们在进行管理工作的时候不断进行摸索和创新,与现代科技手段有机的进行结合,以便于建立一个较好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邓新元.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山西农经,2016(18):67.
[2]郑建华.当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J].江西建材,2016(24):96-97.
[3]王成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分析[J].江西建材,2016(24):25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