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维尔中央空调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 300201
摘要:对于项目工程管理工作而言,工程物资的核算与管理是重要环节,如果物资管理不善,就很容易造成停工待料、物料积压,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计划,打乱全局。因此,相关企业应不断强化对工程设备物资的管理。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设备物资的采购和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风险问题,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鉴于此,文章首先对相关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设备物资;采购管理;风险分析;应对策略
1工程设备物资采购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1.1外部风险
1.1.1质量风险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物资采购的主要对象是建筑材料和设备。如果供应商提供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存在质量不合格的问题,很容易造成严重的连锁反应。购买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会降低成本,但是将劣质的材料或有问题的设备应用于施工当中,不仅会对施工进度造成阻碍,还会使得工程质量无法通过验收,需要重新投入成本进行再次施工,甚至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在工程设备物资采购中,质量风险是一种外部风险因素,也是物资管理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如果无法有效进行控制建筑材料和设备采购质量风险,甚至会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陷入到危机当中。
1.1.2意外风险
这里所提到的意外风险,主要指的是在进行物资采购中,可能发生的无法被控制和预测的风险。特别是在市场竞争呈现动态化的环境当中,物资采购对象的价格很容易形成一些波动,无论是经济政策,还是市场环境发生变化都有可能使采购材料的价格出现变动。例如,钢材的价格上涨、石油价格攀升等。由于采购设备备件供应商单方面操纵投标环境,控制了市场价格,使得购买方失去了主动权。在谈判和购买过程中,供应商恶意抬高价格,使采购方无端蒙受损失。
1.2内部风险
1.2.1管理风险
在工程设备物资采购内部风险体系中,管理风险因素的形成以管理为基础。如果企业没有针对工程设备物资采购建立规范化和完善化的管理体系,缺少制定严密采购方案的环节,就会使得采购工作无据可依。例如,采购物资的项目缺乏完全性,完成采购工作后,才发现一些物资并没有被采购,或者采购的数量不符合工程建设的需求,造成工程施工进度落后的问题。如果采购物资的成本规模较大,没有在采购前进行价格对比,也会使工程成本被增加。在工程设备物资采购工作中,管理风险是一种最容易控制的风险因素,强化管理风险防御和处理,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企业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1.2.2业务风险
业务风险形成的原因是负责物资采购人员其存在专业能力和经验不足。如果负责物资采购的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和采购能力,就无法对所需采购的设备物资在市场上的有效合同供方分析及筛选。工程设备物资采购人员在与供应商签订合同的过程中,也无法对合同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识别,从而增加设备物资的采购风险。
2工程设备物资采购管理策略
2.1重视工程物资管理以及成本控制工作,优化招标采购工作
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工程物资管理以及成本控制工作,施工单位需要重视工程物资管理以及成本控制工作,加强招标采购工作的优化。
首先,施工单位应当结合工程项目的建设需求合理规划建设资金,明确工程物资的采购成本,结合施工单位关于类似工程项目的工程物资管理以及成本控制工作经验制定工程物资的采购资金使用标准,优化采购资金的合理配置。其次,施工单位需要以月为单位分类、汇总同类型工程物资的使用情况、市场报价以及购入的价格,找出工程物资最佳的采购时点以及价格。与此同时,为了降低采购倾向性对工程物资管理的影响,施工单位还应当重点关注品牌和专利技术的使用情况,结合成本控制工作的需要合理的安排采购计划。最后,重点关注招标文件不全等问题的发生,确保采购招标工作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开支。
2.2加强工程物资采购过程中的监控管理
首先,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工程物资市场价格的监测工作力度,掌握工程物资市场价格的变化情况,以此为基础制定施工单位工程物资采购计划,有效的控制临时采购计划以及月度采购计划划的比例,从而形成规模化的采购效应,进而降低整体的工程物资采购成本。其次,施工单位需要加强供应商的信息管理工作,借助于大数据信息技术构建供应商信息管理系统,将每一次与供应商的交易行为、采购价格以及是否存在提供低质量产品的形式录入到供应商信息管理系统中,从而对供应商进行绩效评级,以此为基础建立供应商白名单,形成系统化的工程物资管理模式,最大化降低物资采购风险。最后,为了能够实现采购成本的有效降低,施工单位还可以与供应商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调整工程物资的采购量,从而把握工程物资采购工作过程中的话语权,以此实现采购价格的降低。
2.3设备物资的进场验收工作
在建筑项目施工中,施工所用的物料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质量。如果要建设高质量的工程项目,就必须对物料的进场进行严格的管理。物资到场之后,应该通知施工单位、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等相关单位各自的物资管理部门人员达到现场进行物资验收,重点检查出厂检验报告、质量检验文件、合格证书、物资名称、规格、批次、数量、质量及相关票据等方面的进行检查验收,所有内容检查一致后,填写验收登记表,双方进行登记确认。对需要进一步检验是否合格的物资,物资的检验应该由四个部门协同完成:监理部实验室、现场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实验室、施工单位物资管理部门。对需要送到外部进行检验的物资,在提取样本是必须要监理工程师全程参与,对经过检验的样品建立送检台账,对送检的物资做好详细的记录。对于验收不合格的物资严禁进入施工环节,如果发现供应商资质、供货原料与中标内容不符,应该及时的向建设单位反应,并将问题物资单独存放,可要求供应商换货并索赔。
2.4设备物资领用管理
物资领用管理是在控制项目成本中具有重要作用。合理完善的物资领用管理制度不仅能够保证施工的物资需求又能够避免工程物资的浪费。物资的领用必须要严格的执行有权领用人制度,并且执行限额领用制度。项目部应该专门成立物资盘点工作组,制定盘点计划,对项目物资进行周期性盘点,最好是每周一盘。将盘点结果作为接下来采购计划和消耗核算的重要依据,因此盘点工作必须谨慎准确。物资核算要尽量的遵循以下原则:月度核算、季度总结、竣工结算;实现全员、全周期、全覆盖结算;对于数量、价格、费用,这些要点进行精细化核算。核算过程中要将物资的差异价格、运输费、租赁费、摊销等考虑在内,充分的分析各项物资消耗情况,对核算结果出具报告,对需要整改的地方提出整改建议,保证项目成本控制在警戒线内。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设备物资采购环节在工程建设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工作质量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因此,相关部门应该从外部和内部两个角度分析工程设备物资采购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通过建立健全的物资采购管理体系,优化物资采购和管理的业务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风险机制,完善库存制度的方式对物资采购风险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为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金鸣.国际工程设备物资采购风险与控制策略研究[J].时代金融,2018(06):266,269.
[2]曹玉田.国际工程设备物资采购和管理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8,13(0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