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及改进 陈莉

发表时间:2020/5/1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陈莉
[导读] 摘要:通信工程技术的发展引领了人们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变,然而随着人们日常生活与办公和通信工程的联系越加密切,也对通信工程技术的下一步发展方向提出了速度与传输质量的具体要求。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桂林分公司  广西桂林  541001
        摘要:通信工程技术的发展引领了人们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变,然而随着人们日常生活与办公和通信工程的联系越加密切,也对通信工程技术的下一步发展方向提出了速度与传输质量的具体要求。其中,有线传输技术作为通信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其传输效率和传输质量是通信工程能否满足人们要求的根本所在。因此,本文对有线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与改进进行探讨,以期促进通信工程行业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通信工程;有线传输技术;应用;改进
        1有线传输技术的概述
        通信系统想要保持正常的运行,就需要其交换系统、终端系统和传输系统能够进行多元化的协作,从而确保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其中,传输系统是将信号进行收集并转化成其他形式进行传输的一种手段,经过传输系统转化的信号会转化成为电光,然后传送到整个通信系统的接收设备上。有线传输技术的系统一般是通过相应线路的连接进行传输的,线路应该与终端系统和传输系统进行充分连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有线传输技术的线路介质也发生了相应改变,有线传输的线路介质已经从过去局限性较高的电话线转变成现在的同轴电缆。
        2有线传输技术类型
        2.1光纤传输技术
        光纤技术主要用于光信号的传播,该技术具有应对干扰的能力强、通信容量大、质量突出,带宽条件十分理想等优势,传输能力是传统技术条件下各项有限传输技术的10倍甚至百倍以上,在当前骨干传输网络中应用广泛。我国于21世纪初期开始进行光纤网络的范围化建设和推广,该项技术经过约20年的应用发展已经较为成熟,现阶段很多大城市的4G网络以光纤为核心进行建设和扩展,光纤技术所需材料较为常见、充沛,而且建设难度不大,是未来我国以及其他国家有线传输技术的主要形式之一。
        2.2架空明线传输技术
        架空明线传输技术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有线传输技术,也是应用时间最长的有线传输技术技术之一。该技术是将传输用导线(通常为金属内芯线路)架设在杆塔上部,以金属内芯作为通信信道进行信号的传输。该技术的优势是具备良好的适用性,但在传输能力上,架空明线传输技术较光纤技术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实现大容量传输时,需要增加线路金属内芯的截面积,该方式造价较高而且会增加线路自重,运维上也存在难度。
        2.3同轴电缆传输技术
        同轴电缆传输技术条件下,在金属内芯外围应用相同材质的材料进行包裹,外围材料可以在通信干扰产生时起到保护作用,电磁信号依然在管轴内部进行传输,不会受到严重影响。同轴电缆传输技术的主要优势是能够较为有效的应对干扰,增加了传输的距离,其弊端在于,通信效率在较远距离上仍难以保证,而且传输效率受到金属线路截面积影响,存在与架空明线传输技术类似的问题。
        3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应用改进策略
        3.1提升信息传输距离
        应当保证信息传输的有效性,提高信息传输的整体距离,注重提高信息传输的安全等级,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在现代信息传输逐步向个性化发展的当下,应当进行技术手段的不断优化改进,注重延长信号传输的有效性,按照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行信号传输改革,保证信息传输的整体质量。
        3.2发挥光纤通讯价值
        光纤通信不仅技术手段成熟,而且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是低成本和高稳定性的有效传输信息方式。目前常用的光纤通信技术主要四种,这四种技术各有优缺点,不同的技术手段给用户呈现不同的应用体验。主要技术特征如下:(1)波分复用技术,主要指的是在同一光纤中可以实现对多种波长信号的同时传播,能够起到扩大管线通信容量的效果,在光发送端可以将各种信号转化为不同波长的信号,并且在合并处理器下将其合成一束光,这些信号可以达到光载分离的效果。

(2)相干光通信技术,这种技术主要通过光发送端达到不同项目、不同频率信号传输的效果。该种技术手段普线较窄,但是经过 SK 技术的处理,可以起到混频与光耦合传输的作用。可以对相干光展开差频的传输。该项技术具有提高接收信号灵敏度的作用,可以提高信息传输的质量,并且达到增加光纤传输容量效果。(3)超长波的光纤通信技术,可以有效改善信息传输的色散,达到消除损耗的目标,可以提高应用的整体范围。(4)光弧子通信技术,该种通信技术的容量相对较大,可以对其容量进行创新,可以引入较窄的光波,形成窄光脉冲信号,可以保证光纤传输的效果,达到提高整体传输质量的目标。
        3.3优化工程系统线路
        系统线路是有线传输的基础介质。应当提高信息设备连接有效性,注重形成科学的信息设备连接体系,消除信息传输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因素。重点应当对传输系统进一步进行深入的优化处理。首先,应当加强传输线路的调查研究工作,对传输线路进行改进,仔细分细光纤的传输情况,以此为基础进行线路系统的调整工作。同时还要做好物理传输通道的搭建,提高信息传输的保障性,保证信息传输业务的平衡性。此外,还要强调加强系统结构特点的研究,做好各方面制约因素的调控,从而制定科学的线路优化方案,达到顺利解决传输技术问题、提高网络维护的整体质量、消除网络维护问题的目标。
        3.4加强技术创新
        有线技术的改进应当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步进行,有线技术应当更好的适应当代通信技术的竞争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发展,体现出技术方面的优势。首先,应当以光纤技术为基础,进一步发展 SDH 技术,提高该种技术手段的灵活性,从而对信号传输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还要优化该技术手段,保证系统管理的科学性,加强业务监控水平,从而有效带动通信服务的改革。应当进一步对密集信息处理技术进行改革,构建密集波复技术的传输骨干网络,满足大容量与远距离传输信息的需要,通过 IP 业务进行数据信息的管控,这样才能在 IP 业务中保证光纤传输容量的不断增加,这样才能提高数据传输的质量,使得该技术得到有效推广。
        3.5优化网络工程
        现代有线传输工程应当以多目标为主,提高传输的指向性,加快有线传输技术的升级改造,在深入研究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和改进传统的传输机制,保证通信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传输数据的快捷性。应当做好网络通信工程的深度改进工作,不断研究新的传输内容,实现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形成一体化的管理体系,达到有效减少资源浪费的目标。
        3.6优化使用环境
        设备应用管理水平直接决定有线传输的质量,应当基于有线传输设备的应用需要,合理的控制有线传输设备的应用外部环境,防止外部环境因素对有线传输设备造成的影响。应当加大环境的优化工作力度,配置必要的防护措施,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重点应当加强电源、机房、光纤电缆的维护工作,形成日常安全维护检查制度,保证各种设备综合布局,确保网络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这样才能保证信息传输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4结论
        有线传输技术是通信工程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仍然是现代通信工程的主流技术,具有极强的稳定性、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特征。因此,应当加大有线传输技术的研究,明确该技术发挥作用的重点领域,根据企业通信工程的现实需要科学地进行设备配置,并且运用相关辅助技术消除有线传输的弊端,确保有线传输的稳定性,进而达到提高传输质量、获得理想化通信效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德麟.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及改进[J].中国新通信,2020,22(03):15.
        [2]李昊.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及改进[J].计算机与网络,2020,46(01):41.
        [3]吴大寿.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探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9(12):65.
        作者简介:
        陈莉(1979-)女,瑶族,籍贯:广西桂林,本科,主要从事通信有线业务维护/有线通信专业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