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分析林利群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2月第5期   作者:林利群
[导读] 在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全新的发展方向

         摘要:在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全新的发展方向,其中造价预算以及成本控制工作不可忽视,为关键工作内容,可帮助企业对建筑施工成本进行控制,强化社会、经济效益。所以,为了工作效率得到提升,降低企业的成本,使经济效益得以提升,强化建筑质量,要全面做好造价预算以及成本控制工作。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绿色建筑;工程造价;控制
         新型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掌握了这一新型技术的企业将来在竞争中必将处于有利的位置。而新型绿色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和成本控制是这一技术的重点,任何企业都不能忽视这一点。建筑行业想要保持行业竞争力,就需要对其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进行控制,来降低行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风险。新型绿色建筑项目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于经济自身的保证,所以施工单位要求开展好对应的预算以及成本管理作业,把建设项目作业成本控制在合理的区间中,这也就是深度推进新型绿色建设项目的关键保证。
         一、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
         (一)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成本控制特点
         绿色建筑是随着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而产生的,是摒弃传统建筑粗放式发展模式而采用新型节能技术来完成建筑的建设,在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的使用、居住空间的同时,又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进而实现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以及建造过程中,建筑材料、装饰材料都体现出了绿色、节能、环保的理念,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次变革。但是,绿色建筑的发展还需要大量新型环保技术及新型环保材料的支持。
         新型绿色建筑具有边缘性、稀缺性、区位性、固定性,多样性,其中存在的大量不定因素导致对新型绿色建筑的工程造价和开销预测产生不定波动,对这种不定开销和其他开销波动的预测可以为整个工程的建设和评估提供很好的指导功能,为实现最优性价比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新型绿色建筑项目造价则主要是包含有建筑地址选址层面、项目作业层面以及材质的选取层面的工程造价与成本管理,新型绿色建筑物要求体现其自身节能环保的功能,要求在建筑地质选取上考虑到可持续发展规划需求与标准,注重用地附近的交通状况,采光通风状况、城市绿化经典以及其风景园林构建状况等,在预算以及造价成本测控的过程中,可能要求花费的土地成本费用较多。在新型绿色建筑项目工程造价概预算的过程中,要求将项目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考虑到场地的水系、地質环境以及植物的生物学特点,切合低碳环保的需求,在项目造价概预算中最大限度地体现低碳环保的效益。
         (二)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成本控制的原则
         第一,资源利用最大化原则。在工程开始前,业主就应该做好上层设计。对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环境资源等进行综合考核。根据光照、水源、风力更改建筑的方向、占地、室内规划。同时运用不同的材料、设备和先进的技术支撑,以求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第二,必须贯穿全寿命使用周期。即从工程的整体设计、投入使用到拆除回收都要考虑在经济成本中。在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内展开预算估计,以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环境效益的最优化。
         第三,与市场相结合的动态管理原则。与传统高耗能的建筑工程不同,绿色工程在建设初期技术成本较高,但后期运营维护的累加成本较低。本身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整个建筑工程都在市场中运营,想要降低市场的损耗,使得经济效益最优,就应与当前市场结合,制定更为贴近实际的目标,并根据市场变化不断做出调整。
         二、优化造价预算和成本管控的新思路
         (一)在建造施工时降低成本
         在施工时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环保意识和经济效益,是绿色建筑项目的开展中需要着重控制的一个方面。在施工阶段需要产生很多成本的消耗,如材料消耗、人力浪费、设备损耗、管理和税费等等。

在这些成本的损耗计算中,我们发现,施工材料的费用消耗占了整个施工阶段成本损耗的大半。材料市场的市价变化、施工阶段的相关设计方案变化都会对材料成本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控制好材料成本的损耗是降低施工阶段成本损耗的关键。在控制材料成本时,相关人员首先要着重关注材料市场的价格变化,了解价格趋势并对比多个相似材料的价格,选择优质且价廉的材料进行使用。其次,相关人员可以根据了解到的材料信息,建立起专门的材料信息库,各种材料的价格、规格、厂家、产地等信息一应俱全,并且要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随时更新,这样,方便在做今后的造价预算时,选择最合适的材料进行建造。
         (二)完善成本控制流程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在成本预算的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建筑企业中的垂直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处理起来非常复杂,容易使执行者们在使用时容易导致数据输入错误,导致较大的数据纰漏造成最后预算失误等问题。所以,目前的管理模式需要进行适当地改变,使得传统的管理模式向“扁平化”“人性化”方向发展,既能够保证数据的有效传递,还能够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改变建筑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强部门间的有效沟通,从而建立起一个高效的内部成本管理体系,进行建筑成本的有效控制。
         (三)转变理念,巧用科学技术手段
         受制于传统高耗能的发展方式,诸多建筑企业本身对于绿色建筑工程理解有误。认为高价格的工程势必导致预算额度的直线上升。这种曲解致使许多工程在造价上十分昂贵,却并未做到全寿命周期内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因此,企业管理层要转变理念。在工程设计、管理上减少图纸、材料等细节的随意变动,避免超支问题。
         另外,先进技术的运用在提高工作效率,展开统计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整个工程的造价估算和成本管控过程中,企业可以利用先进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对比。相比人工分析而言更具有全面性。其次,施工技术对于缩短工程时间、降低工程成本有重要作用。虚拟仿真技术与3D建模的出现,使得企业可以在工程开始之初提前预估资金投入和施工误差,完善工程细节。
         (四)人力资源优化,强化人员培训工作
         众所周知,绿色建筑属于全新的新兴行业,所有的工作系统都是全新的,其中的项目预算与以往使用的项目预算相比,复杂性以及系统性更强,所以对从业人员的能力、素养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新型绿色建筑与以往建筑存在的差异性非常大,无论是最初的设计阶段还是选材,都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造价预算管理工作的改变也非常大。这便需要预算从业人员有非常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经验等等,不但要熟悉绿色建筑法律法规,还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控制理论基础和经验[4]。绿色建筑为当前建筑行业重点发展的趋势,在整个过程当中,使用的方法、材料、工艺都是全新的,所以从业人员一定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先进的工艺方法等等。同时,企业对于造价、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不可松懈,要结合最新的理论知识、发展前景、实践经验等,将从业人员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经验进行充实和丰富,这是完善好建筑造价预算工作的重要前提。
         三、结束语
         绿色建筑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建筑空间更高的要求,也顺应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趋势。其中工程涉及的材料性能、地理位置、企业管理、专业知识等要素都影响了绿色建筑的造价与成本。运用新技术对其不断进行分析完善,能够为绿色建筑工程的发展一路保驾护航。
         而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与新兴技术的发展,新型绿色建筑工程定会在未来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杨慧.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 (28)
         [2]李萍,谭小蓉,徐静伟.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 (05)
         [3]曹勤.浅析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 (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