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科素养立意背景下区域地理高考复习的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期   作者: 林芳燕
[导读] 高中地理的重要组成为区域地理,这一部分知识广泛出现于高考试题之中。
        摘要:高中地理的重要组成为区域地理,这一部分知识广泛出现于高考试题之中。为提升学生地理高考复习成效,就需要充分重视区域地理的内容。且为了应对新时代的要求,我国逐步改变了高考命题方向,学科素养立意逐步取代了过去的能力立意。因此,要基于学科素养的要求,科学制定区域地理复习策略。
        关键词:学科素养;区域地理;高考复习

研究发现,高考区域地理试题通常以区域地图来呈现,主要对学生的区域地理特征、差异比较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察。针对高考命题方向的调整,也需要对区域地理高考复习策略及时的优化,充分考虑学生学科素养的目标要求,增强复习的有效性。
        1 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
近些年来,区域地理题目类型经常出现于高考试卷中,如2018年全国卷要求学生结合我国大连、日本岐阜等工业发展状况,对工业区位因素、区域地理环境差异等进行解答。这种题目将重大社会热点引入进来,主要考察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水平[1]。从本质上来讲,区域认知指的是对研究对象的区域范围进行划分,详细描述与归纳区域的地理位置、地理成因等一系列内容。虽然区域地理题目类型不断变化,但只要能够充分掌握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即可有效应对。
第一,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区域位置特征的描述方法深入掌握。结合给出的材料,学生要对特定区域的位置状况、地理形状等详细阅读,进而将本地区的地理位置与特征判断出来,且能够对区域地理位置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为完成这一目标,学生首先要将地图中的参照物合理选定出来。其中,经纬线是优先选择对象。其次,要从多个角度对本区域、参照物之间的空间关系详细描述。一般来讲,方位、距离等都是重要的描述角度。
第二,地理要素之间的互相影响形成了区域地理特征。因此,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全面系统的分析,以便对区域地理特征准确把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首先将区域地理要素给筛选出来,之后综合不同要素的征象,即可对本区域特征有效掌握。以京杭运河为例,可以深入分析本区域的地形地貌、植被、水文等诸多环境要素,通过深度综合,即可本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归纳出来[2]。
第三,高考在区域地理知识考察中,往往会将区域差异比较作为重要类型。在对比过程中,可以将列表比较、对比观察、类比归纳等方式应用过来。如针对我国南北方的区域差异对比,可以从地形、水文、气候等诸多方面着手,以便深入掌握两个区域的地理特征。区域差异的对比,有着较多的切入角度。如现象、本质的对比过程中,需要将地理要素的现象、性质等作为对比的重点,将存在最大差异的现象找出来。而在对比类型、结构的过程中,在需要结合要素的类型,对比其在本区域与其他区域的比重,进行将表征差异性结论得出来。


        2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地理学科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要求学生能够对地理事物、现象等正确的认识与分析。目前高考大部分试题,都是在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进行考察,且区域综合题占据了较大的比例。本种题目主要考察学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知识掌握状况,且能够在区域中具体应用系统地理方面的原理知识。
如针对数据中心的材料,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问题1: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优势分析。
问题2:贵安新区的集聚优势与发展益处。
本种题目结合我国数据中心建设背景,对学生的工业区位条件、产业集聚条件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考察。学生将基础知识掌握后,还需要能够综合运用,方可以正确的解答[3]。
为应对本类问题,在高考区域地理复习过程中,教师就需要通过针对性的训练,促使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得到高效培养。如针对我国钢铁工业基地发展状况,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出这样的问题:
问题1:河北有什么?怎么样?
问题2:过去发展怎样?现在发展怎样?
问题3:别的地方发展怎么样?为什么?
问题4:将来要怎么办?
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即可有效增强要素、时空、地方等多个层面的综合思维能力。
此外,区域地理知识复习过程中,教师不需要要求学生机械记忆各种知识,因为高考试题往往会通过材料给出那些识记的知识,而是要将读图方法传授给学生。以中国地形为例,过去教师往往要求学生结合地图,对我国地形特点、地形区分布等进行记忆,这样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就需要积极变革复习指导策略,在主干知识渗透的过程中,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形特点描述等作为复习的重点。
        3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核心素养视角下,要求学生能够对地理课程中的人地协调观正确认知,且能够针对实际问题将学习到的地理知识充分运用起来。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各个地理分区的关键问题准确把握,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内在联系深入挖掘,以便能够将其应用于关键问题解答中。同时,要将重大事件、地理主题节日等科学应用起来,通过地理活动的巧妙设计,促使学生的物理复习热情得到激发。
        4 结语
综上所述,学科素养立意成为了高考区域地理命题的主要方向,要求教师及时革新复习指导策略,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实践能力培养作为复习的重要目标,以便帮助学生有效应对区域地理问题。

        参考文献:
[1]陈英俊.素养立意下的高考地理复习策略[J].教学考试,2018,3(10):123-125.
[2]刘学梅.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自然地理原理的教学策略[J].地理教学,2019,7(12):44-45.
[3]黄钰琴.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区域地理复习[J].高考,2018,7(19):99-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