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王文秀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期   作者:  王文秀
[导读] 高中地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通过高中地理的学习,学生可以形成多种核心素养,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摘要:高中地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通过高中地理的学习,学生可以形成多种核心素养,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老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他们地理基础的不同,根据这些不同,合理的制定编排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开展分层教学法,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整体提升,避免因为学生地理学习差异过大,产生后进生。本文对分层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相关性浅见。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
        引言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高中地理中,包含了大量的知识内容,涉及到了许多不同领域的知识点,对于高中学生,地理是一门难度很大的学科。地理的这种特点,就意味着老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必须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分层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根据学生能力和地理知识储量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实现所有学生的共同提升,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1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地理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教育部门对高中地理教学也非常的重视,提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推动学生成长。但是在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高中地理教学的效果,对学生的地理成绩的提升和核心素养的形成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许多老师还在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老师在课堂中大篇幅的讲解,学生努力的记笔记,生怕漏过一点课堂内容,这种教学方法效率非常低下,学生在记笔记的过程中,不能对地理问题进行有效思考,思维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且这种单一的高中地理教学方法非常的无趣,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式的学习状态中,会对地理产生抗拒的心理;另外,在班级中,学生的地理基础不同,个人学习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老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果不能把学生进行差异化对待,能力强的学生不能有效的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且基础差的学生会觉得教学难度过大,不能跟上老师的上课节奏。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严重的影响到高中地理教学的效果,对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也会产生阻碍。老师在教学中,要尽量的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同时,开展分层教学,实现综合发展。
        2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1了解学生差异,科学进行分层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分层教学方法的核心在于分组,老师要对每一名学生都要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地理成绩和地理知识储量等,根据这些内容,把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分组。

老师可以把班级中的学生分成三个小组,第一小组为最高水平小组,在这个小组中,包含了班级中的尖子生,他们都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地理知识储量,对于课堂上的内容可以准确的理解;第二小组为中等小组,他们的表现中规中矩,代表了班级中的平均水平,同时,这个小组通常也是人数最多的小组;第三小组为基础小组,在这个小组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地理成绩都比较差,地理的基础性知识掌握的不牢靠,对老师提出的地理问题不能有效的了解,学习地理知识非常的吃力。在分组的时候,小组的名字不能带有歧视性的词汇,比如差生、后进生等,这样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2.3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老师在教学中如果想要充分的发挥出这种教学方法的作用,必须要先制定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根据这个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方法,实现高效的高中地理教学。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各个小组能力的不同,来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由于第一小组中学生的能力比较强,老师可以适当的提升他们的目标难度,给他们一个充分的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这样可以有效的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为核心素养的形成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对于基础小组的学生,老师不能有过高的要求,只需要他们能掌握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基础性知识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分层,来开展更加有层次感的高中地理教学。
        2.3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
        教学目标制定完成以后,就要正式的进入到高中地理教学的环节,根据各个小组的教学目标,对高中地理课堂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保证每一个学习小组都可以充分的发挥出自己能力,达到一个最佳的教学目标。老师在高中地理基本知识点讲解完成以后,要进行适当的拓展,然后预留课堂任务。在分层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中,课堂任务也必须要体现出层次感,要有明显的难度差异。对于第一小组的学生,老师要预留难度比较大的任务,给学生充分的拓展思维的机会,对第三小组,老师在课堂任务的制定上要偏重于基础,主要目的就是让他们可以牢固的掌握基础性知识,把老师课堂讲解的内容进行消化。对于第二小组来说,老师可以在原有的基础内容上,进行难度的适当上调,让他们可以突破自己,达到一个更好的学习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班级中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实现不同程度的提升,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学生成绩和能力的提升都产生了很大的阻碍。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老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地理知识储量进行分组,采用差异性的教学模式,实现中班级学生的整体性提升,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董海峰.分层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31):168-169.
        [2]欧阳鸿.浅析分层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4(34):163.
        [3]谢放梅.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4(18):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