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画、演、编

发表时间:2020/2/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总第331期   作者:李黎
[导读] 毋庸置疑,小学生若不具备较强的数学信息获取能力,将会影响到其今后数学解决问题的学习。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二小学 710118
  摘 要:数学信息是构成数学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取数学信息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手段。本文从读、画、演、编等四个方面,给出提高小学生获取数学信息能力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数学信息 处理 信息素养
  毋庸置疑,小学生若不具备较强的数学信息获取能力,将会影响到其今后数学解决问题的学习,而解决问题又是数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培养小学生拥有较强的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能为他们之后学好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教会学生读题
  对于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正确的提取信息、读懂图表并处理转化进行运用,即阅读信息的能力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力呢?(以下面的题目为例)
  想一想,填一填:要给15棵小树苗浇水。小明说:已经浇了8棵。小芳说:我们来了6个人。小红问:还有多少棵没有浇?
  初读——网罗数学信息。第一次读题,要求学生从题号开始读起,遵循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原则,将给出的所有数学信息读一读,问题先放一边。
  再读——梳理数学信息。第二次读题,根据问题找信息。要求学生凭借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将数学信息进行梳理,使其井然有序。即想一想求“还有多少棵没有浇?”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用笔划去多余信息。
  述读——自述数学信息。这一次读题,相当于语文教学中的复述,要求自己能够不依赖文本与同桌面对面,将题目中有用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叙述给同桌听,加深彼此对题目的理解,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在三读之间还应自如地穿插“有语气地读”。要求他们把自己认为关键的内容加重语气读出来。此外,在人物对话的题目中,要求学生读题时加上人物。比如“妈妈说”,“小明说”。如此读题,可以帮助学生囊括、辨别、重组题中给出的信息。
  二、让学生动笔画
  数学语言中有一类是符号语言,它也能很好地向学生传达重要的信息。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动笔画,多运用数学符号语言。比如可以规定:用“__”表示数学信息,用“/”表示多余信息,用“波浪线”表示数学问题,用“○”表示关键词,用“?”表示不明白的地方。让刚刚接触解决问题学习的学生逐步养成在读题时用“画一画”来分析题目的习惯。
  三、情境演绎
  情境演绎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信息中不常出现的生活语言。不仅如此,通过教师的询问,学生的演绎,帮助他们凭着已有的生活经验,将数学信息获取正确排序。在慢慢熟悉这种处理信息的方式后,同桌或四人小组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就能自如地对题目进行自发的演绎,从中理解并获取信息。此时,肯定还有一小部分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利用题目中的信息。结合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还需多请几对来情境演绎,在观看和模仿中,他们慢慢领悟找回的含义。
  四、看图编题
  看图编题是学生对数学信息进行获取整合的过程。在一上出现的解决问题中有着以纯图的形式给出数学信息的题目。一般有两种类型(如图):1.树上现在还有几片叶子?2.树上原来一共有几片叶子?
  
  
  
  
  
  
  
  
  根据图,首先提问:“你能找到这幅图中有关叶子的数学信息吗?”在学生找到“树上有6片叶子,树边有3片叶子,一共有9片叶子”这样的信息后,追问:“你能不能将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或者“你能根据这幅图和问题编出一个数学题目吗?”在学生尝试独立表达后引导学生编出规范的题目:树上原来有9片叶子,飘落了3片叶子,树上现在还有几片叶子?树上现在有6片叶子,落在地上的有3片叶子,树上原来一共有几片叶子?
  对于纯图,可以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根据不同的问题,多让学生说一说,编一编。通过动脑思考,动口编题,学生更易清晰题目的意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正确地解决问题,获取数学信息是基础。希望本研究以及提出的一些可行性举措,能有助于深化一线教育工作者对小学生获取数学信息能力的认识,并为教师提供参考,起到借鉴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冬梅. 解决问题从“读题”开始[J].教师月刊小学版,2014,7-8,数学,91~93。
  [3]郑华 培养小学生收集和应用数学信息的能力[J].教育论丛,2014,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