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0/2/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总第331期   作者:王晓艳
[导读] 兴趣与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的感情表现得比较明显,他们往往是对那个老师有感情,就对那个老师教的课产生兴趣。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洙河小学 266600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宫殿大门的向导,学生对科学课感兴趣,就会孜孜不倦地学习钻研。那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与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的感情表现得比较明显,他们往往是对那个老师有感情,就对那个老师教的课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科学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首先,在上课时,力争做到教态亲切、说话和蔼、辅导耐心,使同学们感到可亲可敬;其次是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和挫折,不随意批评学生,更不能挖苦讽刺学生,以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挫伤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还要与学生经常谈心,了解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并和他们一起完成课外作业。曾经我和学生一起做过“土电话”,做过电动船,玩过风筝,有的同学做的风筝飞不起来,我就和他们一起研究其中的原因,帮助他们改进。由于师生感情融洽,学生愿意把老师看做朋友,不仅使原来学习兴趣浓的学生能持续下来,而且也带动了原来学习兴趣不够浓的一些同学,也积极地参加了课外的科学研究活动。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我们身边的好些事物都存有好奇心,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又正是科学课学习兴趣的先导。我们身边周围的一切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有一种神秘感,科学课本身就蕴涵着一种内在的吸引力。对小学生来说,许多秘密往往能引起他们刨根问底,总想问个“为什么”,恰恰科学课就是解决他们这些“为什么”的“金钥匙”,教学时如果教师努力创设有趣的情景,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谜语、游戏、诗歌等与教材有机融合,形成一个切入点,学生就能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既激发了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和培养了良好的学习态度。

在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再通过看、闻、摸、听等多种方式全身心地感受和体验,并用文字、图画等方法记录收集到的信息,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使学生对自己所观察的事物有一个直接的认识,对科学探索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的兴趣,科学素养也就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渐形成。
  三、加强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科学课以科学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传统的教育由于受教育条件、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讲授的多,学生自行实践的少。老师在上科学课的过程中枯燥无味的一些知识,往往让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对科学课没有多少激情。现行的科学教材是以科学活动为途径,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探究。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制订简单实验计划,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来感受科学知识和参与科学研究带给他们的快乐。
  如在教学《水》一课时,学生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知道了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这时教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牛奶、白酒、白糖水、盐水、酱油、醋等几种液体,让他们自己设计出鉴别水的实验方案,学生人人动手、动脑、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大家研究讨论的结果,认为先看、再闻、最后尝味道,才是最合适的程序。这样,学生不但对水是什么样的液体认识得很清楚,并且掌握了鉴别水的方法,兴趣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
  四、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兴趣  
  不同的学生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具有不同的个性,而这些不同的个性,在学生中都会表现出来,有的性格内向,有的外向,有的固执,有的灵活等等。科学课老师要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把握准科学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结合点,开动脑筋,将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老师特别地了解自己,老师的教学使得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事干,学生发现在科学课中还学会了做人和做事等等,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喜欢上科学课了。
  如教学《导体和绝缘体》时,为了检验自来水、盐水的导电性能,学生们设计了一节电池,同样粗细的导线,放进两个杯子中,一杯水放一汤匙盐,另一杯什么都不放。结果,发现自来水不导电,盐水也不导电。于是学生们猜想,可能盐放少了,于是又放一汤匙盐,这时盐已经饱和了,可是小电珠还是不亮。于是学生根据书本提示,逐渐增加电池的节数,增到8节电池小电珠还是不亮,这时学生们又换上粗一点的导线,接通时只有用2节电池(电池是用过的)小电珠就亮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叫起来:“小电珠亮了”,兴奋无以言表。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后就更有信心、有兴趣来进行科学探究,也更喜欢科学课了。
  五、课堂内外知识延伸,激发学生兴趣   
  科学课的教学不只是仅仅局限于教材的教学,而是在教材的基础上老师还能够很好地做课外延伸教学,现行的科学教材设计了许多课外拓展的兴趣题目。这些题目的要求是在课外学生自己完成,而这些题目对于学生来说很感兴趣,但是需要有人来组织啊,尽管是课外,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老师参与进来。
  比如在教学《空气的性质》一课,有个课外拓展题,做一个“水火箭”,同学们纷纷找来雪碧瓶、橡胶塞、气门芯、卡纸等,然后人人参与,一起做了“水火箭”,当打开气门芯,“火箭”上升时,同学们欢呼起来。课外科学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生活,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各种兴趣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能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就会喜欢上科学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