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段语文教学在课改背景下的实践和思考

发表时间:2020/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4期   作者:王明霞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课堂教学应该以“平等”的方式进行,教师的角色应从“主宰者”转变为“引路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有过多的预设。

甘肃省甘谷县第二中学 甘肃 天水 741200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课堂教学应该以“平等”的方式进行,教师的角色应从“主宰者”转变为“引路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有过多的预设。除此之外,新课改背景下的语言课堂还应该是灵动的、充满生命的;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地在师生之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含英咀华的过程中让学生品悟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让课堂焕发生命与活力。这样才可以创造出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课堂美。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语文 教学实践
        在课改理念的指引下,许多学校的语文教师都对自己的执教方式进行了改革。可以说,现如今的语文课堂经历了一次颠覆性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已显得“黯然神伤”,分组讨论、学生执教、表演模拟、辩论竞技等教学形式一跃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是繁华散尽,一切趋于平静之后,这堂语文课真正能够留给学生多少值得回味咀嚼的东西,这才是值得语文教师深深思考的。
        笔者认为,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并不只是追求形式的热闹、表面的繁华、应景式的表演,而是要求语文教师吃透课改理念的精髓,在平等、互动、灵活的基础上,在语文教学的常态中寻求突破,即在“庸常中突围”,把方法单一、索然寡味的语文课堂转换为“融情设境,情感共鸣”的新课堂模式;把“照搬故纸堆”的因循守旧的课文传授转换为个性鲜明、饱含哲思、喷薄情感的文本解读;把一讲到底、大包大揽的课堂授课转换为思维碰撞、灵动生成的生命课堂。一堂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有碰撞与生成、激情与趣味的语文课才是符合新课改理念要求的语文课。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这一问题。
        一、创设情境:情感共鸣
        “境”是历代文论和文艺批评中出现得较多的一个词。钟嵘在《诗品》中提出“楚臣去境”,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诗有三境:物镜、情境、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境”这一概念作了更为详尽的解释:“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其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混,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则不足以言文学。”足见中国古典诗歌非常讲究“境”,甚至将其视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生命。同样,优秀文学作品的问世也离不开“境”。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流觞曲水、畅叙幽情之余,领悟到“死生亦大矣”这一人生命题。如果没有这一特定的“境”,何来千古名篇《兰亭集序》。
        情与境的交融即情与境的交汇融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原来冷冰冰、干巴巴、枯燥的内容活化起来,以鲜活的声音、色彩、画面给学生感官上的享受。


通过情景交融,教师一方面以感性的方式传达深奥的道理,使其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从而架起学生智慧发展的阶梯;另一方面以学生原有的经验作为学习的基础,便于在“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创设情境这一过程既让学生领略到了文本以外的无法言传的美,又愉悦了学生;而这一环节的设置恰恰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即创设生动的课堂氛围。
        二、品悟浑然:挖掘深度
        “‘品’即品味、咀嚼;‘悟’即心解、了达、有得。品悟浑然则是品悟相得益彰、互为提携。”
        教学活动中少了“悟”的参与,就可能使教师的教学停留于现象、终止于形式,使教学活动缺少了深度。如新教材所选的一篇文章《小狗包弟》,笔者执教时就颇有感悟。本文是文坛巨匠巴金老人在晚年时期所写的一篇文章。该文切入点很小,所揭示的意义却很深广;所写事情虽小,但折射出的精神震撼力却是巨大的。让读者看到“文革”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席卷范围之广,从而真切地体会到所谓“浩劫”的含义;让人看到一个经历了社会动荡变迁依然执着地保持一颗清醒头脑的老作家真诚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读者。这些思想价值学生未必都能想到,需要教师循循善诱的启发,也需要设置重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体会探究、发现的乐趣。
        三、以“生”为本:情思飞扬
        “生本教育”是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提出的一种教育教学理念。生本教育的独特魅力就在于“以学定教,不教而教,引领学生自觉热情地投入学习,学会阅读,学会感悟,学会品味”。这一理念落实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即可以根据文章的体裁和内容,抓住最根本、最精华、最能代表文章特色的某个方面进行设计,激发学生进行更多的听、说、读、写,避免了传统教学细致琐碎、面面俱到的讲解。
        《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凭着自己对故土的一种“痴情”,沈从文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湘西地域风俗画,它蕴含了湘西边远的自然风光、社会风俗、人情人性,积淀了深厚博大的楚文化。对于这样一篇被人们誉为“田园诗的杰作”的作品,笔者想在教学设计上呈现一些有特色的东西,而语文课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走进文本世界体悟作者情感,去唤醒自身沉睡的情感,从而激发生命的活力。所以在教学中笔者作了大胆尝试。
        综上所述,在课改背景下笔者进行了几个月的语文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反思,认为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应呈现这样的状态:自主、互动的教学对话,学生和文本对话,在此前提下,把学生自主的单数变为互动的复数,在合作、探究中习得语文能力;情思飞扬、言语鲜活的在场状态,学生在思维的世界中飞腾。我想这样灵动的、生命的课堂才是我们所共同追求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