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观察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2期   作者:刘立平1 徐茂2
[导读] 目的:观察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接受维持性血透治疗患者中,对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接受维持性血透治疗患者中,对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期间接收的开展维持性血透治疗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41例)及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及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比较。结果:护理后各组患者生理功能、总体健康两个维度的评分均显著升高,SDS、S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维持性血透患者中,能够有效提升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维持性血透;生活质量;心理状态

        人性化护理是基于以人为本这一基本医疗理念发展而来的护理模式,兼具人性化、主动性、科学性、整体性等优势,本文主要结合部分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实际病例,就该护理模式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期间接收的开展维持性血透治疗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男51例,女31例,年龄36~70岁,平均(59.73±1.26)岁。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41例)及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做好维持性血透治疗相关的健康宣教,就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说明,遵循医嘱协助患者开展血透治疗,并做好用药指导,对治疗期间出现不适症状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缓解,做好病情观察护理,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1.2.2、研究组: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责任护士通过病患资料、检查报告查阅,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等方式,较为全面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及护理需求,结合病患个体化情况开展人性化护理:
①心理护理:接受维持性血透患者,多合并不同程度的抑郁恐惧等负性心理,护理人员须在定期的护理干预中,掌握患者的情绪状况,通过音乐疗法、注意力转移法、家属鼓励支持、呼吸连续等方式,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分享控制良好病例提升患者的信心,同时鼓励病友之间的相互交流,负性心理状况严重者,可寻求专业心理医师的帮助,为患者提供专业心理疏导治疗,确保患者以较为良好且积极的心态面对自身病变与治疗。
②健康教育:结合患者认知状况,就患者自身病变情况、维持性血透等进行较为简洁而完整的介绍,对患者存在疑虑的地方进行耐心解答,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结合患者日常行为习惯,就维持性血透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说明,如合理饮食科学补充营养物质、适量运动增加机体耐力、规律作息、戒烟戒酒等。
③社会支持:及时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病患的家庭状况,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慢性肾病治疗相关的减免政策,最大限度协助患者减免治疗费用,缓解患者的经济压力。

1.3、观察指标
        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于护理干预前后从生理功能、总体健康这两个维度对病患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定,各维度分值范围0~100分,得分与生存质量呈正比。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每位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SAS>50分,SDS>53分表示存在焦虑抑郁状况,评分越高表示负性心理状况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不同时间段及各时间段内的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及心理状况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总体健康两个维度的评分及SDS、SA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各组患者生理功能、总体健康两个维度的评分均显著升高,SDS、S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况均显著改善,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维持性血透是现阶段针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通过定期的血液透析治疗,代偿肾脏功能,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1],而诊疗中发现,接受维持性血透的患者受自身危重病情、长期持续性治疗等因素的影响,承受的加大的精神压力、经济压力,生活质量普遍处于降低的状况[2]。近年来医学模式在伴随人们的需求不断转变,由传统的维持健康、挽救生命向与兼顾患者生存质量发展[3]。本次研究分析了人性化护理在维持性血透患者中的应用,结果显示护理后各组患者生理功能、总体健康两个维度的评分均显著升高,SDS、S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况均显著改善,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应用价值突出。



参考文献
[1]官丽霞,吴丹.护理程序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血管通路认知度的影响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0):4306-4308.
[2]赖洪华,余春梅,肖建文,等.综合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6):53-54.
[3]吴凤金,李全颖,李妹,等.互联网依托式自我管理导向型5A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7):5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