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青 江苏省高邮市城南经济新区幼儿园 江苏 高邮 225600
【摘要】幼儿具有人类最纯真、最天然的 本性,蕴藏了人类所有人性特征的潜在底蕴,幼儿通过自身的想像力建立自身与外部世界的触摸与联系,丰富的世界唤起了幼儿内心里的所有想象和发挥,通过这种 诗意的、本性的想象来丰盈其作为个体的成长内涵,成就其个性化的思维路径。幼儿教育即是要给这种路径提供空间和时间,让幼儿在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开启生 命之门。但在现今的幼儿教育中,出现了政府的强制性控制行为、教师的功利性取向、幼儿的德育缺失等问题,限制了幼儿的本性体现,因此,我们应本着让幼儿还复自然的教育角度,反思现教育模式,回归幼儿一个轻松自在的诗意环境。
【关键词】环境;自然;民间游戏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12-252-01
现在的家长功利性太强,孩子们失去了许多童年应有的快乐。作为教师,我们应挖掘幼儿园最自然的物质、文化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打造真正属于孩子的乐园;让幼儿在本土游戏及活动中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其在轻松愉快的玩中发展个性、张扬个性,实现全面、和谐发展;让孩子回归本真,为孩子的心灵着上最原始的色彩。
一、让材料成为幼儿乐于探索的源泉
每个幼儿都有探索的欲望,根据幼儿的特点,我们设置了探索区,在探索区中共同与幼儿收集了干葫芦、稻草、芦叶、树叶、树枝、玉米皮、石头等成品和半成品材料,教师与孩子们共同利益废纸盒做了一个彩色电视机,陈列在教室的一角。用树叶、草、竹、包装纸盒、塑料瓶等做成了围巾,项链、笔筒等许多的生活用品。还在石头上作画,各种小人物,不同的画面,尽收眼底。教师组织幼儿利用散步时间去收集各种凋谢的花、树叶,自发的创作了各种贴画作品;同时我们和幼儿共同收集各类自然物品。这些艺术作品不仅美化了教室环境,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审美创造能力,逐渐增强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吸引着孩子们,让他们主动地去尝试、探索的兴趣,,让他们感受与自己往常所接触的东西不一样时兴趣度就会大大的增加。
二、在与材料的互动作用中让幼儿学会探素
为给幼儿有动手操作的机会。我们有意识地开设了“科学区"。并且在区域中按幼儿实际水平,分层次投放材料,给能力弱的幼儿提供蔬菜和水果的分类:给能力强的幼儿提供制作标本的材料,让幼儿由简到难、由浅入深,学会探索的方法。活动中幼儿扰如插上了想象的超膀。变戏法地运用纸箱、废旧报纸等搭建出一座座高楼大厦、东方明珠、铁路等,通过自己的感官去体验、思考,在轻松快乐的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得知识。
三、在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中让幼儿勇于探索
民间游戏不仅简单易学、趣味性强,且种类繁多,不受场地、人数、孩子接受能力差异的限制,而且材料绝大部分是废旧物、较为容易收集到的东西,如铁环、沙包、羽毛、瓦片、棋子、玻璃珠等。因而,可充分利用幼儿园体育场地,选择一些对幼儿身心发展有利的民间游戏来开展活动。如“滚铁环”、“跳皮筋”、“跨十字”、“跳绳”等游戏能促进幼儿去跑、跳、钻,使大肌肉动作得到发展;“弹玻璃珠”、“跳格子”、“吹羽毛”、“跳绳”等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手脚协调与灵活性,提高运动技能和技巧;“踩高跷”等游戏能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使幼儿身体匀称和谐地发育。
四、让幼儿在优美的自然资源中不断探索
要重视幼儿园环境的创设,积极营造人人动手的良好氛围,体现环境的教育功能。要把具有自然特色的本土资源和废旧材料、自然物等运用到大环境,让大家一进门就能感觉到自然清晰的环境。
(一)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校园环境,鼓励幼儿美化环境。
在幼儿园的自然角里,通常我们习惯是摆花,做种子发芽实验等,现在我们为孩子们开辟出一块种植园地,在幼儿园里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班级上的种植区,还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植物国王”,我们鼓幼儿自己动手操作,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进一步美化自然。每个班级的菜园,幼儿定期劳动,锻炼他们的责任感,使他们懂得需靠自己的双手改造、美化自然;其次,在校园内带领幼儿动手种植小树苗,小花,茄子、韭菜,蒜苗,蒜黄、丝瓜等植物。种植时,孩子耕耘、浇水,播种,施肥等;孩子们满腔热情,不亦乐乎,丰收时,带领孩子们采摘,,感受到植物种类繁多,不同的根和叶,不同的茎、花和果实,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条件,都不同…,孩子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开阔了视野,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顽强的生命力,培养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的热情,不仅调动了幼儿美化自然的积极性,而目激发了幼儿改造自然的欲望;最后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去垃圾,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
户外环境要处处为幼儿着想,使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幼儿的乐园。我们利用自然环境或人为创设沙池和小山坡等户外场地,创建了“父辈乐园”,重现父辈小时候的情景。再如木桩阵、粗大结实的麻绳编制的麻绳网、富有挑战性的晃晃桥、稻草垛、小竹林等,既美化了环境,又促进了幼儿的身体及动作的发展。
(二)家园共育,保护自然环境。
当今社会人在不断追求利益的同时,自然资资源被大量浪费,树林被砍伏,水质和空气被污染。大自然受到了严俊的考验。在这紧迫的课题面前,我们充分和家庭、社区配合,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在教育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保护环境》等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后,家长、社区联系,进行各类绿色行动;如植树,设定废品回收站等有意义的活动,让幼儿与成人的互动中,珍惜自然资源,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自然资源对我们来说极为普通,但只要善于加以利用它,就会发挥无尽的力量,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使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和爱护大自然环境。也愿我们的孩子能永远在乌语花香的自然环境中度过一个快乐无限的童年!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