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12月刊   作者:姚刚
[导读] 钱学森教授曾指出:“教育工作的最终机智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数学教学就是指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实质上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家思维活动的成果,使学生的数学思维结构向数学家的思维结构转化的过程。数学的素质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对于学生数学素质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首先要找到培养学
姚刚     南部县謝河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四川  南部  637300
【摘要】钱学森教授曾指出:“教育工作的最终机智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数学教学就是指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实质上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家思维活动的成果,使学生的数学思维结构向数学家的思维结构转化的过程。数学的素质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对于学生数学素质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首先要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突破口,同时在教学的同时要积极的调动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会正确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思维能力;思维方法;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12-265-0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数学教育在整个初中的教育体系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名初中的数学老师,必须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积极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在教学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挖掘教材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数学新课标》要求教学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现实,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 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激情。另外,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注意挖掘教材有利于发展智力和提高语言水平的因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由于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因此课堂上学生主要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给学生创设一个平等竞争、热烈讨论的和谐气氛,促使他们去想、去说、去做,相互启发、互相鼓励、共同提高。切实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
         (二)需要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突破口
         初中数学老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必须要找到思维能力培养的突破。培养良好的数学品质是进行思维能力培养的突破口,因此我们初中数学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希望有目的的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训练,将其数学思维训练成敏捷性,灵活性以及创造性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我们要引导学生去通过数学现象分析其背后的本质,深刻的思考问题与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用比较深刻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敏捷性的思维素养,这种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对于思维速度以及计算能力速度的提高来实现。

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主要是要丰富同学们的数学联想能力,老师要鼓励同学在数学问题上展开自己的联想,应用联想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想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时,提出质疑和自己的见解,我们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且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学习中不断地进行反省和自我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老师应该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以此作为突破口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初中数学老师要学会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
         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方面。初中数学老师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习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探寻知识。要想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初中学校老师要认真的进行备课,精心设计的每一堂课,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学会利用这种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
         (四)加强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数学教学中应当教育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全面地思考问题,养成追根究底的习惯。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一些思维方法,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即培养思维的条理性、严密性和灵活性。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思维能力的训练。人的天性对思维能力具有影响力,但后天的教育与训练对思维能力的影响更大、更深。许多研究成果表明,后天环境能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一个新人。只要有的放矢加强思维训练,而且能顺利地卓有成效地坚持下去,就能培养出良好的思维习惯。使学生遇到问题要思路清晰,条理清楚,能按一定的顺序去分析、去思考,从不同角度寻求不同的解法,做到一题多解。训练学生善于从局部到整体再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索和创造,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只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持之以恒,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五)初中数学老师要做好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准备
         在我们教会学生进行思维方式以后,我们还要加强对于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锻炼,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我们数学老师应该进行了选择习题,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引导学生对于逻辑条理进行分析,培养数学的敏捷性。在进行解决的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面对复杂的问题,要教会学生如何从整体到局部,然后再从局部到整体去解决整个问题。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遵循学生灵活性与严密性思维的培训,对于每一个公式的应用,每一个定理的运用,都要有它的使用条件,在运用的范围之内进行。對于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一定要求学生进行及时的反思,要锻炼学生逻辑的严密性。我们在进行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同时,要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寻找不同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多多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同时老师可以根据问题进行改编,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殷瑛.好家长.2017(49).
[2]创新思维培养视角下的高职数学教育研究[J].唐绍安.当代教研论丛.2017(09).
[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郭伦辰.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