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了解的胆结石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0月19期   作者:王桂先
[导读] 胆结石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常与记性胆囊炎并存,未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见于成年人,4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女性多于男性。
    王桂先
  (苍溪县人民医院;四川广元628400)
  
  胆结石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常与记性胆囊炎并存,未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见于成年人,4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女性多于男性。那么,究竟该怎么做,才能有效地预防胆结石的发生呢?如果发生了胆结石又该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为什么会发生胆结石呢
  胆结石成因十分复杂,是综合性因素作用的结果,主要与胆汁中胆固醇过度饱和、胆固醇成核过程中异常以及胆囊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引起胆汁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变化,使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度饱和状态,沉淀析出、结晶形成结石。
  日常生活中哪些情况容易发生胆结石
  胆道感染。胆汁淤积、细菌或寄生虫入侵等引起胆道感染,细菌产生的β-葡萄糖醛酸酶和磷脂酶能水解胆汁中的脂质,使可溶性的结合胆红素水解为非结合胆红素,后者与钙盐结合,成为胆红素钙结石的起源。
  胆道异物。如蛔、华支睾虫等虫卵或成虫的尸体可成为结石的核心,促发结石形成。
  胆道梗阻。肥胖和爱静不爱动的人群、妊娠后期运动减少的孕妇、肥胖症等情况,因体力活动减少,腹壁松弛,内脏下垂,长期压迫胆管,造成胆汁排泄不畅,胆囊张力减退,致使胆汁逐渐淤积、浓缩、沉积而形成结石。
  胆囊的慢性炎症。胆囊黏膜因受浓缩的胆汁或返流的胰液刺激而发生炎症,其坏死脱落的黏膜和细菌、病毒等构成一个核心,促使胆固醇、胆红素沉积,久之形成结石。
  胆固醇的代谢失调。如妊娠晚期或产后的妇女及高脂肪饮食或一些糖尿病病人朋友,其血中胆固醇含量均增高,胆汁中胆固醇含量也增高。此时若胆汁淤积,胆盐减少,则极易形成结石。
  物理因素。如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术后、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后、长期禁食或完全肠外营养治疗,可因胆囊收缩减少,胆汁排空延迟增加发生胆结石的可能。
  不良生活习惯。如经常饱餐、进食油腻食物,胆囊收缩影响胆汁排除速度;经常熬夜、节食减肥不吃早餐可因胆囊收缩减少,胆汁排空延迟增加发生结石的可能;长期喜好进食大量高胆固醇食物等使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并析出、沉淀、结晶,从而形成胆结石。
  预防胆结石的生活习惯
  1.饮食合理,降低身体压力
  防治胆结石,日常的生活饮食一定要合理。可以常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及绿叶蔬菜,少吃高胆固醇的食物,尽量降低饮食带给身体的压力。
  患上胆结石,除了药物治疗之外,在饮食方面也要科学安排,应做到“七要”与“五忌”。七要:一要多吃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绿色蔬菜、胡萝卜、西红柿等,平时应多吃水果如香蕉、苹果、葡萄、猕猴桃等。二要炒菜用植物油,以炖、烩、蒸菜为主。三要常吃些瘦肉、鸡、鱼、核桃、黑木耳、海带、紫菜等。四要多吃些能促进胆汁分泌和松驰胆道括约肌、有利胆作用的食物如山楂、乌梅、玉米须(泡茶慢慢喝)。五要养成吃早餐的习惯,不可空腹的时间太长。六要经常运动,防止便秘。七要减肥。五忌:一忌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动物心、肝、脑、肠以及蛋黄、松花蛋、鱼子及巧克力等。二忌高脂肪食物,如肥肉、猪油、油炸食品,油多的糕点也不宜多吃,因为过多的脂肪引起胆囊收缩,导致疼痛。三忌节假日或亲友聚会时大吃大喝。因为暴饮暴食会促使胆汁大量分泌,而胆囊强烈的收缩又会引起胆囊发炎、区域性绞痛等。四忌食辛辣刺激的调味品,如辣椒、胡椒等食物。五忌烟、酒、咖啡等,这些带有刺激性的食品会使胃酸过多,胆囊剧烈收缩而导致胆道括约肌痉挛、胆汁排出困难,易诱发胆绞痛。
  2.畅通大便,促进肠道蠕动
  防治胆结石,一定要保持定时排便的习惯,日常生活中可以增加粗纤维的摄入量,可以促进肠蠕动,让大便保持通畅。如果我们出现2~3天不大便的话,最好吃一些缓泻剂,常用的有麻仁丸、果导片等。
  3.生活规律,保持开朗心情
  要保持规律生活,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心情愉悦,乐观开朗。

因为好心情有助于人体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能力,而苦闷则会伤肝,胆管紧张,会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
  胆结石有哪些症状
  大多数病人均无症状,称为无症状胆囊结石。典型症状为胆绞痛,只有少数病人会出现,其他常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胆囊炎。
  1.腹痛
  胆结石最为典型的特色就是胆绞痛,表现为上腹或者右上腹部位出现阵发性痉挛性的疼痛,而且这种症状还会越来越严重,在这个过程当中还会慢慢向右肩胛或背部放射。之所以会出现胆绞痛是因为结石在胆囊内移动出现结石嵌阻引起的,当胆囊管被结石阻挡之后会导致胆囊内的压力升高,这样就会造成胆囊平滑肌收缩而引起痉挛性疼痛,如果胆囊在这个过程当中将胆结石排出就会表现出非常剧烈的疼痛感。
  大多数胆绞痛会突然出现,尤其是在吃东西太饱或进食高脂肪高蛋白以及油炸食物时,在过度劳累、剧烈运动之后更加明显。在躺着的时候结石很容易进入到胆囊管内,因此我们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会突然性疼痛起来。每次疼痛发作的持续时间会长达十分钟到几个小时,当这种疼痛感慢慢消失之后就代表着结石慢慢进入到了胆囊。
  2.胃肠道症状
  胆结石急性发作不仅会出现疼痛的症状,还会伴随着恶心呕吐这类胃肠道反应,但是即便呕吐之后疼痛感也不会缓解,在出现这类症状之后经常会表现出厌恶油腻食物以及腹胀、消化不良的症状。
  3.发热
  无症状胆结石无发热,只有出现感染引起胆囊发炎,才会出现发热。如发生坏疽性胆囊炎跟化脓性胆囊炎的情况,还会发生不同程度寒颤的现象。
  4.黄疸
  无症状胆结石不会出现黄疸。只有胆结石引起梗阻的时候才会出现黄疸。
  患了胆囊结石怎么办?
  一旦患上胆结石也不可怕,根据结石的大小以及病人的情况可采取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非手术治疗,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但是这有一定的危险性、效果不肯定。
  手术治疗,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的最佳选择。如果结石反复发作、结石嵌顿、慢性阻塞性胆囊炎等需要手术治疗;无症状的胆囊结石除结石已充满整个胆囊需手术治疗外,其他不需积极手术治疗,可观察和随访。
  胆结石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
  进行手术之前最重要的是完善术前相关辅助检查,以及急性期镇痛药物的应用,感染的控制和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全身情况的改善等;病人和家属及时调整好心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同时病人需做好深呼吸及有效咳嗽的训练,避免感冒、戒烟、戒酒,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利于手术后早日康复。在饮食方面,胆结石病人手术前的饮食应该主要食用低脂肪、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食物,这些食物既可以为病人提供足够的养分,又可以为肠胃减少消化负担。
  术后在病人麻醉清醒之前应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腹部体征病情变化。病人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麻醉清醒,血压正常后改为半卧位,并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有节律的深呼吸,以达到放松和减轻疼痛的效果。家属应当保持病房安静,配合医生护士限制探视人员进入病房,舒适安静的环境利于病人术后恢复。 
  病人在做完胆结石手术后,身体会有一个机体功能恢复期,在这期间一定要严格遵医嘱进行功能锻炼,严格注意生活作息,早起下床活动。
  手术后饮食管理,腹腔镜手术后禁食6小时,手术后24小时内饮食以无脂流质、半流质为主,逐渐过渡至低脂饮食。
   胆结石的健康教育
      合理饮食,胆结石病人应少食多餐,宜进食低脂肪、高维生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疾病方面,胆囊切除后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脂肪性腹泻等情况,一般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可以好转。如出现腹泻、腹痛未好转或出现陶土样大便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中年以上未进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病人应定期复查或尽早手术治疗,以防结石及炎症的长期刺激诱发胆囊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