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在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治疗中康复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为主,收治时间为2018年9月-2019年10月,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康复护理两种干预手段,分别作用于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在康复护理模式下,观察组患者上肢、手、下肢部位的偏瘫肢体功能评分均明显下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由常规护理组的51.24±4.31分上升至67.89±4.85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由干预前的3.87±0.47分上升至干预后的5.69±0.12分,与干预后的常规护理组(4.21±0.13分),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实施康复护理,选择恰当的训练方式,对患者的偏瘫肢体做出有效的指导,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恢复期;康复护理;偏瘫肢体功能;生活质量
前言:近年来,脑卒中疾病的发生概率不断升高,该病症具有发病快、致残率高等特点,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较大的伤害。对于脑卒中患者,考虑到患者的病症较为特殊,在临床治疗中,除了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采取恰当的临床治疗方法外,还应给予患者更加全面的护理服务,对患者的身体、肢体偏瘫程度进行评估,在明确患者年龄、性捏、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基本信息的前提下,开展针对性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为主,收治时间为2018年9月-2019年10月,所选患者意识正常,无重大器脏疾病,共42名男性,其余14名患者均为女性,最大年龄为62岁,所选患者存在小学、初中、高中及以上学历,本次研究均获得患者签字同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组间差值不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处于恢复期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医护人员需遵医嘱给予患者相关治疗药物,告知患者用药方法、剂量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每日清扫患者的病房卫生,保持室内干净整洁,为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将室内温度、湿度调控在合理数值范围内,保持室内安全,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
将康复护理应用于观察组。首先,在患者恢复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情况、偏瘫肢体功能进行全面的评估,以此为依据,对康复护理方案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其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在具体护理环节中,主要对患者的个人卫生、进食、排泄、穿衣、体位、关节活动等多方面内容实施训练。其中,在对患者的个人卫生能力开展训练时,主要会涉及到洗漱、剪指甲、洗脚等项目,医护人员应耐心指导,根据患者身体所能承受的限度,循序渐进,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控制好每日训练的时间,不断进步。在患者的恢复期,需要对患者的饮食方案作出适当的调整,严禁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为患者体内补充日常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加快患者病情好转的速度。其次,对患者的排泄能力进行训练,主要包括三个康复护理子项目,分别为如厕、排尿和排便。在此期间,医护人员应加大对患者病情的监测力度,通过对以往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将重点放在并压疮、呼吸道等并发症的防治上,尽可能的消除患者护理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风险。最后,关节功能训练也是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康复护理的重点内容,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基本前提。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协助患者练习站起、行走、走楼梯等动作,给予患者更多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撑,增加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使其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对抗病魔。为确保各项康复训练项目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在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定时对患者的功能状态进行评估,通过对所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对原有的护理方案作出适当的调整。康复训练前,对参与本次护理工作的医护人员展开培训,向其讲解康复护理实施的意义,提高护理人员的重视,保持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注重每一个细节。
1.3观察标准
使用Brunnstrom 分级、Barthel指数、Spiter 生活质量指数量表对患者的偏瘫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对应分值越高,则表示比康复训练效果较好,以此作为本次护理效果的主要评判依据。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剂量单位用(x±s)来表示,在t检验方式下,若组间差值符合P<0.05的要求,则表示为具有可比性。
2、结果
2.1实施康复护理的观察组上肢、手和下肢Brunnstrom分级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由常规护理组的52.31±4.28分上升至66.28±4.37分,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详细数据请见表1.

3、讨论
现如今,我国医疗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对护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受到疾病因素的影响,患者部分肢体功能无法得到正常的发挥,对患者正常的生活造成影响。为了让患者身体能够尽快康复,临床护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在以往常规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按照医院规定来开展各项工作,护理内容不够全面,无法满足患者心理、生理上存在的需求。基于此,需要对以往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在原有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康复训练,根据患者身体的基本情况,对康复护理方案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其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价值。
在本次研究当中,实施康复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由此可见,在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治疗中康复护理方案的应用价值较高,适宜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国忠.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靳三针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恢复期的临床观察[D].吉林大学,2013.
[2]陈明慧.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脑卒中偏瘫病人创伤后成长的关系研究[J]. 全科护理,2019,17(26):3310-3312.
[3]王海燕,刘秋鸣,储明子,徐冬霞.Barthel指数分级护理与Orem自理模式联合在脑卒中偏瘫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31):3950-3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