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骨科住院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骨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取有针对的综合护理干预(主要为术后机体护理及心理干预等),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骨科功能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骨科功能康复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6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对于骨科住院患者的功能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骨科;功能康复;护理干预;
对于骨科住院患者而言,治疗与护理同等重要,只有在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的基础上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才能够确保患者的骨科功能得到了顺利的康复。对于骨科患者,医疗与护理是患者康复的两架马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医疗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很难把医疗与护理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基层卫生机构往往重视医疗阶段而忽视整体护理过程,是造成骨科患者功能康复过程长,甚至得不到有效的康复者较多,近年来,越来越重视整体护理的发展,研究和报道较多,也是我国医学模式上在临床实践中的一大热门研究领域,我院十分重视护理干预措施在骨科住院患者功能康复中的促进作用,对我院收治的骨科患者采取有针对的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就诊的80例骨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1.6岁;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4~62岁,平均年龄39.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实施基础护理:主要是密切监护病患实际病情与生命体征,并适当调整好病患的机体状况,做好简单的健康指导及心理安慰;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的配合方案:(1)合理制定个体化护理配合方案及计划。开展阶段性护理工作,设定术前及术后恢复、各项功能恢复各个时间节点护理干预的配合方案与计划,认真考虑分析病患所提出相关建议,帮助病患处理实际问题;推行24h无缝对接护理服务思想,以凸显出护士对自身护理工作及病患认真负责的态度;(2)健康宣教及心理指导。病患入院后,护士就需在发放入院须知基础上,尽可能地解答病患所有问题及疑惑,依据病患的疾病类型及实际病情,讲述以往骨科手术成功案例,以帮助病患树立临床治疗的自信心;护士需与病患快速建立良好交流关系,积极听取病患建议,并鼓励病患肯定自身存在价值,确保病患能够感受到护士对在他们的关心与爱护,借助语言、肢体语言、态度等各种方式,尽可能地消除病患内心恐惧感及焦虑感,确保病患能够时刻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主动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3)提早指导病患开展功能康复训练。依据病患术后身体恢复状况,帮助病患科学合理地制定身体各项功能的康复训练方案及计划,以协调性、柔韧性、肌力、活动度等各项训练为主,指导病患正确地开展肢体功能康复训练,以协助病患提早恢复身体各项功能;(4)做好出院指导。病患临近出院前期,护士应当告知病患各关节功能正确训练方法,遵医嘱用药,切勿随意增减药剂量,定期来院接受复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以确保病患早日重获健康。
1.3疗效评定
骨科功能恢复情况依据《骨科康复评定与治疗技术(第3版)》分为优、良、差,总有效为优、良之和,同时记录并发症如肺炎及褥疮等。
1.4统计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5。
2结果
观察组骨科功能康复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6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27.5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讨论
骨科住院患者的康复是目前研究的热门问题,影响手术后期的修复,对患者的功能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护理工作与其它医疗工作一样,缺一不可,但我国的护理工作基本上是在生物医学模式的规范之中,实行的是功能制护理。这种按人体的不同功能进行分工操作护理的制度,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确实大大的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护理质量。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大、各种意识的提高,这种护理方式忽视了人的社会因素和心理活动。目前新的医学观点倡导的整体护理,从生理、心理与社会多方面进行全面护理。全面的护理包括了一系列有计划的步骤和行动,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善于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的态度要和蔼可亲,对患者提出的任何问题都能耐心地解释,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患者是躯体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的统一体,医疗与护理又密不可分地统一在病理变化的全过程。医中有护,护中有医,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患者的良好心理状态可以促进良好的生理状态,良好的生理状态又促进良好的心理状态,造成身心之间的良好循环,促进病程向健康方向发展,从而大大提高了医疗和护理质量。
临床骨科收治的患者病情一般比较危急,多是患有复合伤、创伤、多发骨折以及截瘫患者,使得骨科的护理工作进行起来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稍有疏忽就会导致患者发生各种骨科常见的并发症,比如褥疮、肺炎等,影响到了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通过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使骨科住院患者的各方面需求都得到了很好的满足,建立起了一种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的各种需要与问题都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在综合护理干预下,患者的心理情绪可以向着积极乐观的方向转变,再加上对疾病知识了解范围的扩大,使患者可以正视自身的疾病,能够帮助患者更加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从而促进了患者骨科功能的更好康复。
骨科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需特别注意皮肤护理,患者术后需长期卧床,从而造成皮肤破损与继发性感染。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家属,患者沐浴时要注意水温不可过高。嘱咐患者经常翻身,保持患者床铺的清洁与干燥,使家属及护理人员之间相互配合预防褥疮的产生。有针对的综合护理要求医护人员以人为本,让患者明确自身存在的价值,感受医务人员的关心与爱护。在疾病治疗的同时内心感到温馨。让医患及护患之间关系更为亲密融洽,在实行有针对的综合护理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本研究通过对比发现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对于骨科住院患者的功能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骨科临床上所收治病患,其在病情上通常均有着一定危急性,大部分均是患有截瘫、多发性骨折、创伤、复合伤等病患,以至于骨科临床护理工作难度系数相对较高,若有一丝不妥当之处,则极易引发骨科各种并发症,如泌尿系统感染、压疮、坠积性肺炎等等。因此,对骨科临床护理工作有着极高的要求,基础护理,难以满足病患实际需求,康复护理的作用并不突出。护理干预的配合方案,它能够结合病患实际需求,为其制定个体化护理配合工作方案,尽最大限度地满足病患各方面需求,协助病患提早开展各项康复训练,对病患各项功能的康复作用较大。经本文实验研究后表明,与实施基础护理相比,实施护理干预的配合方案后,病患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较低,骨科功能的康复优良率较高。
综上所述,针对骨科住院病患,建议采用护理干预的配合方案,以帮助病患提早恢复身体各项功能,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
参考文献
[1]余丽娟,员淑芳,段小芹.骨科住院患者功能康复的护理干预配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14(5):104-105.
[2]邓倩.126例骨科住院患者功能康复的护理干预[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6,38(5):65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