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不稳定性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作者:闫晓飞 王语嫣 孙悦 范静文 李姣姣
[导读]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建设现代金融体系中,明确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中北大学朔州校区  036000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建设现代金融体系中,明确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显然,金融市场已经不只是实体经济的衍生品、为实体经济运行服务、实现价格和产出稳定这么简单,随着金融的不断发展和深化,金融市场的运行状况已经能够直接影响到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转。一方面,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可以有效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的繁荣也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的改革完善;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又会破坏宏观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以宏观经济变量为目标的货币政策,缺失了对金融系统运行状况的考察,造成资产价格非理性波动以及物价水平与资产价格非同步现象的出现。因此,寻求描述金融系统真实运行状况的指标,并纳入货币政策框架,即将金融稳定纳入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框架中,将有助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以及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对金融不稳定性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作出以下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金融不稳定性;宏观经济;影响
        引言
        现阶段,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经济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共存,并且处于金融市场深化发展的进程中。“十三五”规划提出宏观调控的多样化目标不仅包括传统目标“扩大就业”和“稳定物价”,也包括“金融风险防控”,货币当局肩负着调整经济结构和防控系统性风险的双重责任。然而,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多样化是否需要多种调控工具与其匹配?这是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相关理论研究中长期存在的争议之处。
        1金融不稳定性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1非对称性
        综合相关数据以及信息实施深入探析,中国经济发展为了能够维持稳定发展的需要,必须注重其对宏观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基于此参照相关学者的学术文献实施探究与分析,调研金融业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探析过程中发现影响
        分为两个时期:急速增长与平缓增长。当实际发展处在急速发展时期的时候,金融经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其会对经济产生强烈干预,对经济发展也会产生严重影响,会知识不确定性的扩发,针对社会经济现代化发展而言具有推动作用。在经济发展属于平滑增长的时期中,金融业不确定性会推动国家经济的增长,作用却并不明显,同时还会对经济现代化发展产生制约作用,也就是说,经济增长方式不同其会产生的影响力也不同,金融业不确定性会对宏观经济产生非对称影响。
        1.2储蓄率和居民储蓄规模对经济的影响
        金融市场融资机制、金融市场效率与规模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储蓄率。金融市场发展不但大幅增加金融中介机构数量,还可扩大证券市场规模经营与证券,创造很多的金融工具,这些因素还可克服信息的不对称及降低储蓄收集成本。美国经济学家Cass在新古典增长理论中引入储蓄率的概念,其作为一个投入要素促进经济的增长。通常情况下,利率如果与通货膨胀水平匹配,那么居民的储蓄率会达到一个最优状态,而抵押贷款与消费信贷等融资方式也减少了融资者的约束,对经济发展与企业扩张规模有利。现代化证券市场降低了居民预防性储蓄的动机,为社会资金构建了投资平台,从而使居民把存在银行里的收益率较低的存款投入到更高收益率的证券市场。与传统的银行业相比,证券市场成为企业最新、最重要的融资平台与合作伙伴,所以,证券市场的成长对宏观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1.3金融风险
        针对金融系统存在的不稳定性,可把其看成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前兆,导致其产生的关键就是金融机构对高利润、回报的一味追求,导致产生了金融风险,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积极开展风险的防控工作,同时要积极防控系统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以及表现等,只有这样才会更好地规避金融危机相关问题的产生。

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针对资本市场、外债市场而言,也会产生一系列不确定性的表现,而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中小型企业的贷款利率偏高,且存在不断攀升的情况,不良贷款的数额还在持续增加所产生的
        2处理金融业不确定性的具体措施
        2.1稳住汇率
        稳住汇率,如果本币稳不住,资金供给就稳不住。按照中美的协议,汇率就是外汇的价格,既然是价格就应该由市场决定,不应该干预,所以要稳汇率,我们只能从需求的供给关系上去协调好。因此,明年的稳汇率要继续从这两个方面做工作,一个是稳住外汇需求,中国的外汇需求主要来自三方面因素,一个是企业海外并购,企业并购规模如果太大,外汇需求量就会太大,最后就会影响到外汇的供给关系。所以企业海外并购需要做调整,应该只支持技术并购,禁止非技术并购,发改委正式公布了六大类禁止并购的种类。影响外汇需求的第二个因素是“一带一路”投资,今年五月份调整了政策,在“一带一路”项目上鼓励人民币投资,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对一般性质的“一带一路”项目,现在不给外汇了,因为要稳住外汇需求。用人民币投资可以达到一箭三雕的目的,一个是稳住外汇需求,一个是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一个是用人民币投资原材料性质的采购,会对国内经济起到提振和补充的作用。
        2.2合理的构造金融状况指数
        合理的构造金融状况指数,有效监测金融状况的波动趋势,不仅有助于发挥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的预测功能,也可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并且还可以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中,选择性的运用不同的政策工具,制定金融监管方案,以提高政策调控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实现金融与宏观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自2016年以来,我国金融状况指数一直处于均值附近小幅波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国的金融体制建设与监管的成效,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当前逆全球化进程中贸易摩擦剧烈、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现行的金融状况可以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支持与保证。
        2.3完善绿色金融服务平台
        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信息交流服务平台,绿色金融的全面发展,需要构建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平台,降低信息获取的成本,及时掌控市场需求与动态。政府部门可采取洽谈会、对接会、项目推介会等形式,强化金融机构与绿色金融企业的沟通,及时、有效地满足绿色金融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完善以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为主体的碳金融服务平台,通过碳金融服务平台将现货交易与期货交易在机制层面和地域层面紧密联系,反映碳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的变化趋势,充分发挥碳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提升企业的节能减排的效率,有效地推动金融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金融市场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在辅助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与增强。但也存在一些金融问题,比如金融体系对民生改善及实体经济的支持不够,金融机构经营方式在总体上来说属于粗放型,这些都是金融系统需要大力改革及进步的地方。如今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非常关键的转型时期,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当中都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不确定性的因素会对国家宏观经济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在实践过程当中需要对市场经济环境实施合理有效的勘察与探析,积极寻找不确定性因素产生的影响,并且及时使用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规避,确保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玉洁.中国金融状况指数与宏观经济的关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8.
        [2]柴晶霞.绿色金融影响宏观经济增长的机制与路径分析[J].生态经济,2018,34(09):56-60.
        [3]丁纯.浅谈金融市场中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J].中外企业家,2018(04):1.
        [4]刘勇,沈继奔,王聪,蔡宁,冯进路.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2018年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展望[J].开发性金融研究,2017,16(06):9-13.
        [5]史永东,王龑,宋西伟.中国金融机构系统风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J].投资研究,2017,36(12):65-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