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芝敏(福泉市第一小学 贵州 福泉 550599)
摘要: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进行口述教学,根据数学教材照本宣科,语言过于苍白。同时,数学内容相对比较抽象,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就比较有难度。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通过唤醒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4-124-01
曾经有一句名言说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小学数学来说,数学的学科特征比较明显,由于数学比较难,学生兴趣的激发是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如果能够将学生的兴趣成功激发,就能够很好地推进小学数学的教学,本文对于如何将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学生兴趣进行激发做出了一些讨论,现报告如下。
一、对于小学教学当中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的意义
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十分明显,具有比较强的逻辑性、系统性、抽象性,小学数学教学的对象就是小学生,小学生的想象力与理解力的发展都不够成熟,但是小学生的优点在于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所以,小学生的这个缺陷和小学数学的学科要求就产生了一些冲突,要将小学数学这一阻力解决,唯一的办法就是利用小学生的唯一突破口,那就是小学生浓厚的好奇心。学生如果能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好奇心,随之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很大的兴趣,进而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这样才能够得到奇迹般的数学成绩。所以,对于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对于小学数学的学科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二、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的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提高的具体措施
1、进行一些常见的问题情境的建立,进行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数学学科比较强调的是应用,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知识的教学过程当中联系一些实际问题,进行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这样就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将课堂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当中,使得问题得到很好地解决,这样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像是在新五年级的《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课本教学当中就进行了如下问题情景的设置:“在母亲节来临之际,老师让每个学生为自己的妈妈都准备了一份精美的礼物,这时教师就将道具拿出来,就是一个长方体的首饰盒,为了能够给妈妈惊喜,要将礼物用包装纸包起来,问需要多大的包装纸?”果然,学生们对于这个问题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兴趣,都主动地在教科书中进行计算方法的寻找,不断地进行相互探讨,最后得出了很完美的解决方法,教师再进一些方法的点拨,学生们对于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就有了很好的了解和掌握。
2、对于学生们的归属心理给予充分满足。所谓归属心理,就是指一个人认同自己所在的集体,就渴望能够被自己的集体认同,还希望自己能够为集体作出很大的贡献,并且对于这个集体当中的其他成员构成影响,进而能够在这个集体当中得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小学生的归属意识还处于萌芽状态,而且学校的这个集体很大,所以,小学生很容易产生很强烈的归属心理,然而,由于不同的个体存在差异和一些不定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归属心理也会存在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的会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很积极,这也是一种归属心理的体现。 那么,对于学生该如何进行归属心理的培养呢?这就需要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考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考虑。教师要对于学生的不同的特点进行参考,然后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培养,设置不同难度系数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学生在回答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之后,自身的自信心就会有所提升,这样学生党的归属感就会加强,这种归属感会很大程度上刺激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对于学生要给出应有的肯定,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提高,这样的课堂能够使得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使得学生找到奋斗的方向。
3、创造疑问,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望。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发现了求知欲对于促进学习效果的巨大作用,而小学生又是好奇心特别强的一个特殊群体,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利用小学生的这样心理,在课堂上对于一些悬念进行精心的设置,将学生的好奇心成功地激发出来,这样会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就能够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能够进行积极地思考,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成功地调动。很多现实中的例子也可以证明,如果能够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成功地调动,使得学生对于数学问题充满求知欲望,就能够使得学生更加快速,更加准确地把握数学知识的要点,能够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总结
总的来说,如果能够激发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得小学生能够将数学学习化被动为主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具有十分关键的价值。众多的小学数学老师在进行数学学科的教学过长当中,应该进行一些常见的、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刚刚步入学校,突然离开父母,他们会感觉非常的不安。对于很多事情都还比较陌生,对于新的事物的学习和接受能力较差,学习效率不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多元化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代时富.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几点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4,(04).
[2]顾余先.让学习兴趣生生不息――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读写算,2014,(23).
[3]周小兵.用心架设 激活兴趣――小学数学教学“兴趣”模式注入的探析[J].读写算,2014,(12).
[4]张颍.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