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李小文,是在三年前的一节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看了一张照片:一位外表普通、貌似老农的老人,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大厅里低着头、认真地念着讲座稿子。这位老人就是1947年出生的中科院院士李小文。
当我看到照片中这位有着院士头衔的老人那消瘦的面庞、邋遢的穿着、凌乱的胡须、陈旧的帆布鞋、卷起的裤脚,我的内心是十分震惊的。要知道在如今这样一个光怪陆离、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早已见惯了学术界的各路专家大师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而院士李小文无疑是吹来了一股清风。
因着这份好奇,我去网上搜索了有关于他的事迹。百度百科上显示的资料是这样的:1968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1985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地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12月入围“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候选人。
就这样一个集诸多荣誉于一身的遥感专家,在此之前,我甚至从未听说过李小文的名字。或许有人会问,就因为他有所成就而身着布衣就值得让人敬佩吗?我想说的是,我敬佩李小文不仅是因为他的成就,更是因为他的那份率性与执着。
人生短短数十载,活得坦率,真实,方才不负这一生。而率性人生需要我们一路追逐梦想,不让自己的一生虚度。正如“五月天”那首传唱度很高的歌曲《咸鱼》中唱到:至少他们拥有做梦的自由,没有扔下一句“奋斗无用”而心安理得的碌绿无为。是啊,就像院士李小文他不修边幅,另类又潇洒,但他的人生正因为他在遥感领域的不断追求而熠熠闪光。腹有诗书气自华,他活得真实不做作,他不断追求着科学的高峰,他让我们肃然起敬。
在率性与执着之后,我看到的是他那颗纯粹珍贵的赤子之心。
世上学识渊博、能力超群的人很多,但如他这般的确是少数。那些衣装革履,满目严肃的名人大家,在形象舆论的枷锁中,在名誉地位的包装后,那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或许早已是一颗疲惫不堪的心。而与许多大家学者不同,李小文他纯粹地对于学术的追求,甘于朴素的淡泊,正如天籁自鸣,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敲响清灵的钟声,演绎了平凡的伟大。
狄更斯曾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快速发展的社会,令喧嚣与躁动如潮水般涌来,无数人被迷了双眼,汲汲于名利,种种令人不齿的行为便纷至沓来,而这便更显得如李小文院士这样的人难能可贵了,一颗赤子之心,出水芙蓉,天然去雕饰。
人生是一场旅行,每个人都背负着各种负担包裹前行,路上,乱花迷眼,利欲熏心。只希望这一路陌上花开,我能像我最敬佩的人——李小文院士那样不负初心,一路前行。自养一池心莲,自守一树清凉,自得一处居所,自有一份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