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化脓性角膜炎的手术治疗观察

发表时间:2018/7/25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4期   作者:胡栋 刘申文 唐丹
[导读] 化脓性角膜炎是由真菌、细菌或病毒等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眼病。

湘潭仁和医院  湖南湘潭  411100
  【摘  要】目的:对重症化脓性角膜炎患者手术治疗进行观察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7年9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100例重症化脓性角膜炎患者,将此100例眼科临床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50例,研究组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的研究组取得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与对照组相比较更加优异,通过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手段是临床治疗重症化脓性角膜炎的有效方式,进行手术治疗能够将患者预后有效改善。
  【关键词】重症化脓性角膜炎;手术治疗;观察
  
  
  化脓性角膜炎是由真菌、细菌或病毒等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眼病,该病的多发群体为青壮年且发病进展快而迅猛,患者会有目痛、头痛、畏光流泪、结膜水肿充血、视力下降、角膜创面坏死或有浸润,甚至伴有前房不同程度的积脓等。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引发内容物脱出、角膜穿孔等并发症甚至致盲。本文针对重症化脓性角膜炎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手段展开观察,本次实验结果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室收集治疗的2012年7月-2017年9月期间重症化脓性角膜炎患者100例,将此100例眼科临床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50例,研究组采取手术治疗,该组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15-45岁,平均年龄范围(30.2±0.5)岁;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该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15-47岁,平均年龄范围(30.1±0.1)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可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实验的所有研究对象都已在手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皆是主动参与本次实验。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针对性的选取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羊膜移植术、结膜瓣遮盖术、板层大植片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进行手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2.1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
  该手术治疗方式适用于溃疡位于偏中心但没有达到后弹力层且直径>6mm的患者、病灶深度在角膜厚度2/3以下且不存在卫星病灶和内皮斑的患者。环钻划界后对混浊的角膜组织采用深基质层或大后弹力层进行徒手剖切直至基质透明,选择环钻徒手制作准备植片,然后在受体植床上将供体角膜覆盖后进行间端缝合并加压包扎[1]。
  1.2.2羊膜移植术
  该手术治疗方式适用于药物治疗两周以上没有疗效且没有穿孔和溃疡不深的患者。采用庆大霉素冲洗结膜囊后将球结膜按照环形方式打开,分离结膜和筋膜后结膜囊下袋会形成。尽量将非健康角膜上皮和的病灶部位刮除,选取1%的聚维酮碘进行冲洗[2],取异体羊膜重新吸回水分在平衡盐溶液中使原状恢复。将羊膜根据溃疡的形状大小进行修剪并覆盖在在溃疡面上,再对能够将整个角膜覆盖的比较大的羊膜进行修剪,将其固定在巩膜面并进行间端缝合。冲洗角膜囊时使用氟康唑或庆大霉素并加压包扎[3]。
  1.2.3结膜瓣遮盖术
  炎性活动期间的周边角膜溃疡患者适合这种治疗方式,在手术中无法将炎性或坏死组织完全清除的患者。沿角膜缘将球结膜围绕全周用剪刀剪开并实施钝性分离,清除患者角膜坏死的上皮和组织,进行与角膜的平整贴附时在溃疡区域的结膜瓣牵拉覆盖,固定结膜瓣、角膜,对结膜囊采用氟康唑或庆大霉素,抗菌眼膏涂抹后进行加压包扎操作[4]。
  1.2.4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该种手术方式适用于角膜趋向于穿孔或已经穿孔、溃疡病灶侵及角膜后弹力层或全层的患者,采用抗真菌治疗经一周以上无效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与患者的病灶相比较环钻植床应当大1mm,然后将粘弹剂注入进前房,使用角膜剪沿着之前的切割痕迹小心的将病变角膜剪下。环钻制备植片要比植床大0.5mm,尽量将前房内的脓苔清除,使用氟康唑稀释后的溶液进行反复冲洗。将供体角膜覆盖在受体植床上然后开始间端缝合。为了避免升高眼压在12点位置对患者虹膜开始周切,将酸林格液注入前房以求水密[5]。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治愈:患者前房积脓等临床病症消失,溃疡愈合良好且角膜植片透明;好转:患者的前房积脓等临床病症消失或减轻,溃疡处只有部分愈合且角膜植片出现轻度浑浊;无效:患者的前房积脓和临床症状没有变化,角膜植片浑浊或溃疡没有修复。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文章数据用SPSS22.0软件处理,以χ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结果显示,研究组重症化脓性角膜炎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化脓性角膜炎初起时患者会觉得额头和眼睛感到剧烈疼痛,眼睛流泪怕见光,眼睑睁开难度大,一整夜无法入睡,眼睛勉强睁开会有很多泪液或很多粘稠脓性分泌物,视力出现障碍。患者眼睑的红肿现象十分明显,角膜也出现红肿并且出现灰白色混浊在中央区,中央凹陷,表面上覆盖有薄脂。1-2d后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中央凹陷的情况持续扩大,灰白色的凝脂样组织在表面的覆盖厚度增加。倘若患者没有尽快去医院诊断治疗,病情会进一步加重并且开始向四周延展直到整个角膜被波及。如果没有及时对这种急重眼病进行积极治疗,会给患者带来不良的视力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失明。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角膜损伤后的感染史并结合角膜病灶特征进行初步诊断。早期病因学诊断可通过溃疡组织刮片检查行革兰和吉姆萨染色,同时培养真菌、细菌和棘阿米巴,可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为角膜感染性疾病提供依据。
  当前临床上对重症化脓性角膜炎病变进展控制的主要方式是尽早采用药物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则采取适合的手术治疗对挽救患者眼球和改善其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治疗过程中应当注意观察如果结膜充血现象减轻,角膜病变缩小变平说明治疗有效;如果结膜充血加重角膜病变,向深及周围扩展,前房积脓明显,表明病情恶化,治疗无效,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6]。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8%,研究组采取的治疗方式更加有效。
  综上所述,对重症化脓性角膜炎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临床疗效确切,显著降低眼球摘除率,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因此在临床应用上的意义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郭筱松.浅析感染性角膜炎的规范化诊断及治疗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03):40-41.
  [2]王玉珏,朱丹,陶勇.巨细胞病毒性角膜炎的诊断与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0):28-29.
  [3]孙涛. “四联手术”治疗重症感染性角膜炎患者及二期角膜移植手术的临床观察和分析[D].南昌大学,2016.
  [4]程笑冬,刘平玲,崔心明.感染性角膜炎的规范化诊断及治疗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10):78-79+84.
  [5]张立伟.重症化脓性角膜炎的手术治疗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2):107-108.
  [6]余青.手术干预治疗化脓性角膜炎24例临床分析[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4,42(04):409-410+4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