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自贡市公路水运质量监督站 四川 自贡 643000
摘要:公路桥梁检测技术发展迅猛,检测技术的运用不仅保证桥梁质量,而且提供人们安全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本文以公路桥梁为着手点,分析检测技术的具体应用,探讨如何做好公路桥梁检测质量控制,切实发挥检测技术提高公路桥梁质量的作用。
关键词:公路桥梁;检测技术;质量控制
现代交通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公路,公路交通安全取决于桥梁质量控制,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制定科学的检测方案,是提高公路桥梁质量的关键,更是保障群众交通出行安全的必须。
1、公路桥梁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分析
1.1 保证路桥建设质量
近年来,多地因公路桥梁工程存在施工质量不合格,导致频繁出现安全事故,直接造成人员伤亡与经济财产损失,直接影响到我国交通建设的发展。长期以来,行业不断对检测技术的实践和探索,使其运用更加成熟和可靠,保证了施工工序顺利推进,一定程度延长路桥使用寿命,提高公路桥梁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
1.2 有效控制施工成本
公路桥梁检测须配备专业人才和技术设备,严格遵守检测规范和操作流程,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公路桥梁的质量检测,是工程进度有序推进的前提。严格控制检测环节,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施工建设速度,有利于节约施工成本,实现提高施工单位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1.3 增强工程社会效益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猛增,桥梁工程作为其控制性工程,其建设效率的提升决定着整个工程建设效率和带来的社会效益。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加速了公路桥梁的建设进程,切实发挥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改善区域经济条件。
2、公路桥梁检测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的运用分析
2.1吊篮式检测车
吊篮式检测车的结构相对简单、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在具体工程中由于操作更加灵活,因此在高空作业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这种检测车的造价相对于其他种类的检测车较低。通常情况下,可以使用一级伸缩、二级回转、三转变幅机构。在使用此类检测车时,需要将桥下的水平作业范围控制在0-16.37m,地面上升高度控制在10m左右,桥下垂直作业范围控制在2m以下。
第一,吊篮式检测车的工作臂由于可以跨越一定的宽度和高度,且能够将工作人员和设备运送到桥下的目标位置,因此操作起来非常安全快捷。第二,借助当前的技术优势,对作业平台进行保护。如果在实际工作中出现超载等问题,会自动报警并限制操作,这样就能提升工作的安全稳定性。第三,在驾驶室内部还可以安装监控系统和通信系统,对桥下的操作以及检测工作进行实时监控。第四,部分设备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自由选择,提升了操作的便利性。
2.2桁架式检测车
相对于吊篮式检测车,桁架式的检测车结构更复杂,成本也较高,但操作效率较高,使用桁架式检测车可以提升操作的稳定性,并且,这种设备的检测范围更广,承载力更高。以意大利进口的桁架式检测车为例,其作业范围为最大水平横向伸展20m,垂直伸展10m,就承重而言,可以同时允许五名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检查,承载重量在500kg左右。另一方面,这种设备在支撑和移动结构上也有一定的创新。通过配备液压式支腿和平衡行走实心轮,能够提升车身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能借助桥梁检测车同步液压移动系统,对桥底的情况进行探测,使用起来操作更加方便,可以大大提升检测效率。
第一,通常会使用机电液信息化技术,并配有底盘稳定装置、应急装置、备用动力等等以备使用。第二,整个装备包括多种控制系统,主要用于对平台进行控制和调整,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可以更加灵活,桁架的展开更加容易。第三,这种设备本身具有过载保护的功能,一旦平台出现超载情况,就会出现预警提示。在安全阀、平衡阀、液压锁等方面也有相应的控制装置。第四,内置的平台通路安全梯,能够为工作人员上下桥提供便捷,提升了高空作业的安全性。
2.3 回弹法检测技术
回弹法检测技术,即检测时利用弹簧及重锤完成。其原理为重锤通过弹簧弹性势能提供的动力敲击混凝土结构表面,接着通过一系列计算结合弹簧位移程度计算出具体数值,依据数值大小判断构筑物的强度。其技术优势在于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检测数据。
实际中应用回弹法时,要注意一些问题,以确保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①待检测混凝土结构表面整洁,不存在污物,避免造成检测误差;
②提前明确待检测结构的相关内容,如位置、范围等,如果实际检测时待测结构尺寸有限,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在不影响结果的基础上删减预定数量,保证相邻测试点距离2m;
③保证测试点的均匀性,测点位置不存在气孔或外凸;
④回弹法检测后进行碳化深度值检测时,选择合适的部位,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⑤回弹值计算时,需要去掉较大值与较小值,计算剩余下数值的平均值。
⑥检测时保证垂直,施压过程均匀,避免出现过急或过快用力,避免损坏混凝土结构。
2.4 自然电位法、地质雷达法
2.4.1 自然电位法的应用
无损检测技术的种类较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自然电位法,这是一种利用电位差确定构件质量情况,判断构件内部是否锈蚀。
如,某路桥工程钢筋锈蚀状况检测时运用自然电位法,这种技术方法应用时需要提前保证闸板面板上硫酸铜电极是否处于饱和状态,技术人员通过移动电极的方式观察相关数据变化,做好数据归纳与分析,保证检测技术的准确性。
2.4.2 地质雷达法的应用
地质雷达法,其原理为利用高频电磁波了解待检测对象的介质电性分布情况,准确判断待检测对象的质量情况。具体应用时需要发射短脉冲,遇到不同性质的材料会出现不同的信号情况,设备配有的接收天线将这些反射信号接收后及时分析,技术人员只需要合理选择与运用计算公式,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检测结果。
实际检测时,电磁脉冲传播路径与波形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根据介质变化而出现改变,如,检测时混凝土阶层存在孔洞时,直接造成雷达剖面变化,可以发现建筑物的质量问题。同时,建筑物内钢筋会反射电磁波,造成雷达显示出现加强现象,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判断混凝土内钢筋分布状况。对获得的信息与电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准确判断其分布情况,获得建筑物质量的准确结果。
2.4 超声波法的具体应用
混凝土裂缝检测过程中运用超声波法时,需要发挥超声检测仪的作用,准确分析波形获得所需的数据与信息,根据波形参数情况明确工程建设情况,并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通常有两种检测方法。
①透射检测法。混凝土裂缝小且规整尺寸时,大多会选择透射检测法。实际检测时技术人员需要将探头沿着裂缝两侧缓慢移动,两侧超声波如果不相交不会产生变化,当相交后就会出现波形衍射情况,技术人员通过分析这些情况可以获得混凝土构件裂缝情况。
②平行反射法。当混凝土构件存在大量裂缝且这些裂缝不规则时,可以运用平行反射法,准确获得裂缝情况。这是因为实际中混凝土各类因素都会对超声波速度产生影响,通过这一原理探测裂缝,需要沿着裂缝两侧缓慢平行移动。移动时保证探头贴近裂缝,一旦距离过远,会对最终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结语
总之,公路桥梁质量检测时合理运用检测技术,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实际检测时需要搭配相关设备,通过准确计算明确相关数据。公路桥梁质量检测过程中制定合适的检测方案,切实发挥其保证公路桥梁建设质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凯泉,雷袁欧忆.关于公路桥梁检测质量控制及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水运,2019(11):112-113.
[2]曾邵梅.新时期公路桥梁检测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应用实践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6):100-101+114.
[3]俞敏.公路桥梁检测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7(19):228-229.
作者简介:
王玲 (1987年6月 )女,汉族,四川自贡,硕士研究生 ,中级工程师,二级建造师,长期从事公路与桥梁工程管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