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际动车组车门系统介绍与故障分析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9期   作者:王增辉 冯德平 邹诚
[导读] 某型城际动车组项目车门系统包括司机室侧门和客室侧门及车厢
        王增辉  冯德平  邹诚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111

        摘要:某型城际动车组项目车门系统包括司机室侧门和客室侧门及车厢端门。在司机室两侧各设置一套手动折页门,在Mc车设置每侧各设置2套双开电动电控塞拉门,Tp车每侧各设置3套双开电动电控塞拉门,在每节车厢连接处两端各设置一套端门。车门系统为机电一体化产品,出现的故障大体上可分为由机械原因和电气原因引起的故障,本文将根据这两类故障对车门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城际动车组;车门系统;分析
中图分类号:R89   文献标识码:A
1部件组成
        车门系统采用电动电控塞拉门,由电子门控器控制无刷电机驱动门扇运动;采用车辆网络+门系统网络通信方式进行控制传输、监控;门系统采用机构螺旋锁闭+辅助锁闭装置保证运行安全性;采用多唇密封,确保密封性能;门扇厚度增加以提高门扇刚性及强度;由承载驱动机构、辅助锁、门扇、门框、EDCU、内外操作装置等部件构成。
2故障分类
        2.1机械类车门故障
        故障现象:关门过程中,车门出现门防夹,重新关门后恢复车门功能。故障分析:检查发现右辅助锁与门扇干涉,有明显的碰撞痕迹。车门右辅助锁与门扇干涉,导致车门在关到位时产生较大阻力,使得关锁到位开关无法触发而产生防挤压。解决措施:调整辅助锁与门扇间隙,避免干涉。
        (1)检查辅助锁①检查安装螺栓齐全、紧固,防松标记清晰,无错位。如有异常重新紧固或更换。②检查气动锁外观状态良好,转动部位无裂纹、变形,弹簧状态良好,能正常定位无变形,连接紧固;气缸状态良好,本体、管路无漏风现象。③检查左右辅助锁状态:缓慢拉动门扇关门,观察左右门扇距辅助锁锁体的距离,要求间隙≥2mm;观察左右门扇距辅助锁锁舌的距离,要求间隙≥2mm。
        (2)检查气路①检查风压表外观状态良好,无变形、裂纹、损坏,下部无积水,压力在7(0,+0.5)bar之间。②连接的气管外观良好,无变形、扭曲,检查气动截断阀位置正位,关闭紧固,管路及接头处无漏气现象。
        (3)检查隔离锁①目视检查外观状态良好,门板锁芯无断裂、缺失等。如有异常进行更换。②检查安装螺栓齐全、牢固,无松动、脱落、缺失等,防松标记清晰,无错位。③用四角钥匙操作,动作顺畅,无卡滞、异音等;隔离开关能够有效触发。
        (4)检查下摆臂组件①检查下部滚轮外观状态良好,连接臂无变形、裂纹,滚轮无缺损等。检查下摆臂安装螺栓状态,防松标记清晰,无错位。②下摆臂高度尺寸检查:检查下滑道下边沿到下摆臂滚轮下沿的距离,在门扇刚进入弯道时和门扇处于全开位置时均为0<X≤4mm。
        (5)检查平衡轮①检查安装螺栓状态,防松标记清晰,无错位。如有异常重新紧固。②检查平衡轮状态:在门关到位,未压紧时,上平衡轮和门扇压板刚好接触,滚轮可以转动;下平衡轮与压槽间隙0~1mm。在门关到位后,滚轮和门扇的间隙大于3mm,滚轮和压轮槽间隙应为1~2mm;开关门过程中,平衡轮不能与门扇相擦。
        (6)门扇下挡销检查①检查安装螺栓齐全、牢固,无松动、脱落、缺失等,防松标记清晰,无错位。如有异常重新紧固。②门手动关闭到位,检查下挡销与嵌块挡销与嵌块的内侧间隙达到1~2mm,垂直间隙达到1~2mm。尺寸超限时重新调整。
        2.2电气类车门故障
        (1)故障现象:下载门控器故障数据,显示“关到位开关故障”,如图1所示。

        故障分析:下载门控器记录下的IO口状态曲线图数据如图2所示。基于数据分析可知,故障产生的原因为:车门收到开门指令后,关到位开关一直处于低电平。
        (2)故障现象:下载门控器故障数据,下载门控器故障数据,显示“安全互锁回路异常”,如图3所示。

图3故障现象
        通过数据曲线分析,安全互锁回路输入口I03位高电平,输出口I05为低电平,指示安全互锁回路在门系统内部断开。基于上述分析可知,故障产生的原因为:车门关闭后,安全互锁回路未能形成。解决措施:电气类的故障主要是由于车门行程开关导致,将故障行程开关进行批量更换。
结论
        针对车门故障的不同问题,提出制定了相应的普查、整改方案、解决措施以及应急故障处理措施等,保障列车安全平稳运行,大大降低列车车门系统在线上出故障的可能性,出故障后快速应急处置保障运营;同时通过对现场故障的处理,解决了售后现场的实际问题,对故障的处理、预防、整改等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忠凯,李燕,李莉,李静雪,程凯.动车组智能运维总体方案与关键技术研究[C].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第十五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科技论文集(2).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中国智能交通协会,2020:20-28.
[2]姜航,罗昭强,李尚宇,阴昀.CR400BF型中国标准动车组司机警惕装置功能原理[C].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第十五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科技论文集(2).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中国智能交通协会,2020:181-185.
[3]杨凯.TEDS故障自动识别技术验证方法研究[C].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第十五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科技论文集(1).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中国智能交通协会,2020:16-24.
[4]程凯,于淼,崔中伟,徐景春,王忠凯,王华伟.哈尔滨动车段四位一体动车组质量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C].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第十五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科技论文集(1).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中国智能交通协会,2020:42-56.
[5]耿睿,李中奇,杨辉.动车组的多变量非线性预测控制[C].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第31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CPCC2020)摘要集.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2020:178.
[6].中国高铁——速度背后的科技力量第二章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C]..科技民生系列丛书——中国高铁——速度背后的科技力量.: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公共服务处,2020:28-59.
[7]任修臣,吴艳鹏,马明.CRH5型动车组高压断路器故障研究[C].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第十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2).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中国智能交通协会,2019:74-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