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木工程智能化施工技术 董爽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9月中   作者:董爽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土木工程智能化是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满足当前生产生活对智能化的需求,必须控制好智能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企业要能够仔细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控制质量的路径,切实保障土木工程智能化进程。

山东联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董爽  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土木工程智能化是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满足当前生产生活对智能化的需求,必须控制好智能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企业要能够仔细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控制质量的路径,切实保障土木工程智能化进程。通过严格把控材料质量,提高人员专业素质,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完善工程管理制度等,深入分析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通过有效的控制措施,在使施工质量得到控制的同时,促进土木工程智能化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土木工程;智能化;施工技术
        引言
        土木工程智能化施工过程中常常涉及很多方面,因此要求其必须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施工质量以及高度集成化等。土木行业智能化发展与每个人的生产生活高度相关并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将土木行业与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的相关管理工作纳入其中,并不断进行创新、发展。
        1土木工程施工特征
        (1)固定性。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土木工程施工具有突出的固定性特点。由于土木施工多具有固定位置,且不可移动,故而在施工时,也常有相对固定的施工场所,所选择的施工技术也可体现出固定性。(2)流动性。土木工程施工阶段所体现的流动性,是指所选择的施工队伍与作业场景的流动。一般在不同的土木工程建设中,尽管外在结构相似,也会因所处地势、地形及施工条件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施工流程。(3)协作性。土木工程一般涉及工程监理、施工设计、材料采购等多个环节,其间要求各步骤中的施工主体发挥出良好的协作性,才能提升施工质量。此外,土木工程因其规模庞大,还多以分包模式予以建设。故而应当加强各分包单位的协作效果,便于削弱多方施工产生的不良影响。(4)复杂性。在土木工程中所应用的施工技术类型繁多,且极易受施工场地环境的影响而增加施工难度。所以应加大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力度。
        2土木工程智能化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2.1施工技术不合理
        土木工程智能化是一种比较现代化的工程,工程中所用到的施工技术和方法都比较先进,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安装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很高的专业能力。施工技术不合理,对智能化工程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土木工程智能化施工中智能化、自动化系统较多,这些系统的运行都是通过传感器与执行器来完成,所以整个系统比较复杂,操作难度大,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完成,但是施工中由于无法对全过程进行监管,以及缺乏高技术人才,使得施工流于形式。此外,智能化工程核心设备比较重要,这些设备的安装施工也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但是在实际中过于注重外观形式,而忽略了内在价值,导致出现很多问题。
        2.2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很多施工企业在土木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设置方面,还存在着用人不当的现象,具体表现为:①部分管理人员往往不重视管理方案,总是凭借着自身的经验开展管理工作;②没有落实精细化管理,也没有对于员工的表现进行相应的奖惩处理,从而影响施工人员工作积极性,导致他们在施工中出现违规操作,降低了工程施工的质量,甚至影响到整个智能化工程的建设。
        2.3材料构件不合格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一些企业为了获取最大的利益,往往在材料上弄虚作假,严重影响了土木工程的质量。有些土木工程材料与构件并不符合质量要求,也被掺杂其中蒙混过关,有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采购一些质量不合格的线缆与开关,极大降低了工程质量。土木工程智能化施工也会用到大量的电子构件,具体施工中,施工企业为了追赶进度,会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以致这些电子构件存在绝缘、防腐差等质量问题,对智能化工程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3土木工程智能化施工技术
        3.1BIM技术的应用
        (1)应用于土木工程施工设计,在土木工程中绘制的施工图纸与制订的施工方案均是决定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若能应用BIM技术,可将原本二维图纸转化为三维模型,便于施工人员更加直观地了解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也能以此降低施工误差。(2)应用于施工管理,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理应相互配合。为促使管理者全面掌握施工人员施工步骤的规范性,还可借助BIM技术中特有的可视化特征如实反馈土木工程施工成果,便于管理者及时发现施工问题予以解决。(3)应用于成本控制,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施工技术较为复杂且多样。其中大多数施工步骤需由人力完成,而在BIM技术的辅助下可将原本人工建模操作转化为电子建模,在缓解人力施工压力的同时,也能提升土木施工精准度。尤其在装配式建筑中,BIM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保障土木工程建设质量,而且还可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3.2扩大智能控制技术范围
        为紧跟时代潮流,促使土木工程逐步达成提质增效目标,常运用智能控制技术针对施工内容予以完善,这样既能更加全面掌握施工动态,又能降低施工误差,确保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智能控制技术的辅助下展现出突出价值。其中所指的智能控制技术是通过在施工场地布设GPS智能监测点,然后在互联网平台的管理下可实时记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关键信息,包括灌注桩孔位置、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施工方法等。同时,还可经由智能控制技术的自行推理功能对现下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加以预估,在判断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后予以调整,最终确保竣工后的土木工程建设成果满足建设单位根本要求。在防水工程中的防水技术应用阶段,可结合智能技术特色研发全新的防水材料与设备。因此,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也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且在智能控制技术的参与下,土木工程原有的施工技术成本也能有所减少。
        3.3智能结构控制体系的组成和应用
        智能结构控制体系大多由讯号处理器、控制器和传导器3个部分组成,其设计原理是,当讯号处理器接收到外部环境刺激时,通过控制器和传导器,来实现架构内部的相应作用机制。在智能结构控制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必须使用性能较好的器件,确保能够对信号进行集中化处理。当前的智能结构控制体系仍有一定的改进空间,具体来看,能够改进的方向主要有以下4个方向。(1)对智能传感技术进行改进:对于传感元器件可采取进一步的研究,使这些元器件朝着“微型化、兼容性更好、信号覆盖效果更好”的方向来发展,从而使传感元器件优化和升级,满足改进智能传感技术的需要。(2)加快信息处理与传输速度:这方面的研究应侧重于提高系统的运算处理能力和网络传输速度,因此,就可以更快地将结构的异常信息传输到控制器,从而实现智能化修复。(3)对智能驱动技术进行改进:这方面的研究将侧重于提升驱动材料的机械性能,以及驱动材料与建筑材料的兼容性,使其更好地适应于土木工程行业。(4)强化智能集成控制技术:这方面的研究侧重于处理形变和扰动的控制,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外界环境对智能化体系的冲击作用。
        结束语
        土木工程智能化施工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增添土木工程建设的新意,在提质增效的基础上提升土木施工的规范性,以此缓解施工人员的压力,保障土木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巧巧.智能化背景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创新研究[J].居舍,2020(27):84–85.
[2]范迪禄.智能化背景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创新[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7):93–95.
[3]胡玉睿.智能建筑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35-36.
[4]孙道鹏.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5):162-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