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陕西省定边县继续教育中心, 陕西 榆林 718600
摘要:数学在初中教育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如直观的想象力、数据分析和逻辑思维。但是,就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而言,教材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只重视学生数学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而数学教学活动逐渐减少,这可能会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逻辑思维是数学基础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应改变教学方法,实施有效策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导言:
数学不仅是初中时期最重要的科目之一,也是义务教育的基础科目。只有具备高超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才能学好数学。但是,当教师组织数学教学时,他们过多地关注初中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大的教学效果是学生在学习后可以充分利用所学知识,但在数学课堂上也应该设计出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内容,更不用说扩大初中生的知识能力可以达到一半的效果。如果教师重视初中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有益的影响。
1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1.1 逻辑思维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数学课堂具有抽象而复杂的特点。在大多数情况下,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会采用原来的教学方法,盲目地传授各种理论知识,而不会考虑学生是否会影响老师所解释的知识。学生们对这种知识的掌握甚少,老师们已经开始解释知识的下一点,这种点将长期影响学习其他知识,学生们将逐渐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事实上,他们根本不喜欢数学,这就导致学生对数学课的厌恶,甚至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但是,如果学生具有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就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改善学习内容的掌握,帮助他们在其他学科中提高成绩,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1.2 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教师有义务关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但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每天要做大量的练习,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许多家长和老师通常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来评判学生。这种现象使学生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并逐渐失去对教育的信心。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造思维空间,做好自己的领导工作,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做好领导,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轻松的思维环境。在思考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2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
2.1 关联新旧知识,构建逻辑性数学体系
初中数学知识比较困难,有许多抽象的数学理论和公式使学生很难记住。事实上,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中的许多知识点是相关的和逻辑的。当教师教授新的数学知识时,他们可以把学生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告诉学生新知识是旧知识的补充和完善。使用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行教学可以大大降低学生理解新知识的难度,学生也可以逐步构建自己的数学逻辑知识框架。教师应重视教学逻辑,从基础知识和不同层次的教学。例如,初中数学第一卷的“探索三角形等价条件”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三角等价条件。在正式提出教学案例之前,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检验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此教学连结可协助学生检阅旧知识,让学生快速融入新知识的教学。对旧知识进行审查后,教师可以提出教学案例:政府希望建造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草坪,如何确保这两个三角形在最少条件下的相关性?这个问题可以很好地反映出新的学习知识。
老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学习,让学生寻找三角形的条件,并结合课堂前复习的相应三角形知识。为了使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逻辑回答问题的训练,学生应该让学生在三角形边缘和角上的两个要素上逐渐扩展条件,以考虑相关要求。教师建议采取三种行动:一种条件(放一边或放一边);两个条件(两个边,两个角,一个角在一边);三个条件(三角形、三个边、两个角和一个边),让学生通过图形感受到三角形的晃动。在此类自学课程中,学生可以建立有关三角形相关内容的知识框架。随着定义、自然和判断方法的深入,学生对三角形知识的关联性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2.2 借助生活实际,转变数学形式
教师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起着辅助作用。在数学教学中,生活数学往往存在许多难以理解的问题,因此需要教师的指导。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们可以尝试将模糊的问题转化为他们所看到和熟悉的数学问题。它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可将现实生活中的主题转化为数学知识的相关内容,留出思考的空间,并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会根据教学目标来解释知识点的各个方面,因为害怕忽略知识点会给学生的问题解决带来障碍。但是,这种过于活跃和全面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思维发展非常不利。初中生有一定的自学意识,他们对问题很好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探索这些问题。但是,教师的全面领导已经耗尽了可以探讨这个问题的空间,学生很少有机会积极参与思考。从长远来看,由于缺乏独立的探索空间,学生失去了主动思维的意识和能力。在这方面,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的积极思维留出一定的空间。例如,在学习轴图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轴图形,如蝴蝶标本、课本、茶杯罩等。,并从数学角度研究了轴向图形的性质;当学生完成初步学习后,老师会带领学生在课堂上进一步思考,让学生在平面图形中体验数学的艺术魅力,思考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有了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们自然会在完全独立的查询空间中产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并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对中心线图形内在逻辑的理解。
2.3 老师应丰富自身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近年来,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许多新的教学方法逐渐出现,为许多数学教师提供了参考。教师负责传授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因此,教师应积极学习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并将卓越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中。例如,在练习某些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合理地使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进入主题设计情境,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问题的有趣点,帮助他们理解数学问题中的数学知识。通过情境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教师解决问题的方式,进入教师创造的情境,或者培养学生创造情境的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结论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要进行新旧知识相结合的教学,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的逻辑框架,让学生利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把问题转化为数学知识,进行司法实践,培养学生的反向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数学方面取得基本成绩,并改善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徐欢,马奇.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86.
[2]张祎.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路径和举措[J].才智,2018(29):22.
[3]王钧.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中国高新区,2018(10):97.
[4]张帆.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发展,2016(11):94.
[5]练桥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J].江西教育科研,2015(04):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