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安吉游戏”模式下对幼儿教师游戏观察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胡玉
[导读] “安吉游戏”是顺应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而提出的实验性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以游戏方式让幼儿建立主体地位,以游戏方式掌握基本知识。
        胡玉
        五峰襄铁幼儿园 443413
        摘要:“安吉游戏”是顺应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而提出的实验性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以游戏方式让幼儿建立主体地位,以游戏方式掌握基本知识。尽管“安吉游戏”本身优秀,但受教师能力及幼儿园资质等多方因素影响其推行并非一帆风顺。本文结合教师实际教学经验,简单概述“安吉游戏”模式,并具体分析这一模式下教师观察能力不足之处及改进方向。
        关键词:安吉游戏;幼儿教师;观察能力
        引言:“安吉游戏”一经出现便被各方广泛推广,教师职责新增观察一项,且这一教学模式对教师观察能力要求更为严格,教师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也应加以转变。
        一、“安吉游戏”模式概述
        1.什么是“安吉游戏”
        “安吉游戏”是近年来诞生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因其发源于浙江省安吉县故得名“安吉游戏”。简单来说,“安吉游戏”更为自然及原生态,教学模式以户外为主,强调幼儿是有自我思维的独立个体,园所及教师尽可能为其提供原生态环境,真正实现“寓教于乐”,让幼儿在游戏中成长。
        2.“安吉游戏”推行现状
        “安吉游戏”教学模式顺应近年来我国教育发展新要求,为幼儿思考、观察、动手能力培养提供了充足平台,试图尽可能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教师职责也随之转变,不再是发号命令的“控制者”,而是从旁协助、引导幼儿的“次要人物”。教师职责看似轻松实则不然,幼儿安全、理论践行、观察反思等一系列难题层出不穷,且部分幼儿园只学习了“皮毛”,外在设施虽安装到位可理论依然匮乏。
        二、“安吉游戏”模式下幼儿教师游戏观察能力现状
        “安吉游戏”模式一经推出,深受教师、研究者、家长等多方群体支持,相关教育学者也提出一系列指导理论便于教师实际应用,各地幼儿园也顺势调整自身教学环境,试图为幼儿提供最佳学习场所。然而现实远不如预期,“安吉游戏”模式下教师观察能力略显不足,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观察理论缺失
        对“观察能力”培养,不同学者提出不同理论。有的从人类性格特征入手,认为“敏感型”、“反思型”人格占主导地位的教师观察更为细致、用心;有的从历史发展潮流入手,分析不同时代教师能力做出这个时代教师应有能力的评估;有的则结合教育心理学,试图从精神层面建立完备的观察体系。尽管教师可供选择的教学理论众多,可现实中对教师系统化、针对化的培训依旧不足。多数教师只是知晓这些理论内容,实际应用却并不到位,往往是培训考试书面成绩斐然,实际操作不尽人意。此外,部分理论并非完美切合幼儿园教学实际,强行应用理论只会适得其反。
        2.观察践行不彻底
        大部分幼儿园会对教师观察列出一份详细清单,教师应完成的观察任务清晰详尽。但在实际观察中,一个班级的孩子往往有几十人,即便采取小班教学,幼儿人数也不下两位,教师精力有限难以面面俱到,故而教师观察存在缺失情况。且目前教学安排中,户外游戏占比算不得重大,教师往往只是确保孩子不受意外伤害并完成预设教学任务,因此教师的观察态度往往较为消极,教师自身主动性欠缺因而导致教师观察不够彻底。
        3.观察方式单一
        单就观察而言,有定点观察(指观察视角设定在某一固定点,通过这一视角观察不同时间段的变化、追踪观察(指观察视角设定在具体一事物上,追踪这一事物并通过这一事物观察周遭变化)等不同观察方式,并依照观察对象及观察目标及时做出调整。这些观察方式虽适用于教师实际教学活动,可教师精力及注意力有限,很难实现随时随地掌握全班幼儿状态。且不同的孩子性格不同,有时孩子的细微变化教师难以第一时间发现。

现在大多数幼儿园安装有监控系统,教师及园所多是通过这些器械辅助观察孩子的动态,教师对器械存在依赖心理,自身观察策略选择及观察安排不到位。
        4.观察反思不够
        教师会在活动前安排好观察任务,每日活动结束后教师也会按时完成观察反思记录,以便日后及时调整教学模式的不合理之处。教师在书写反思时存在“应付检查”情况,文笔虽好但认识并不到位。且教师反思存在主观性,往往会带入预设情感,将自身行为与预设理论一一对照,反而忽视了现实问题。
        三、“安吉游戏”模式下幼儿教师游戏观察能力思考
        “安吉游戏”模式的推广,意味着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地位的转变。教学活动不再是教师的“一家之言”,而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从旁观察”,为幼儿提供相应教学场所,引导幼儿自我发现。“安吉游戏”模式对教师各方能力提出更为苛刻的要求,如何提升教师观察能力成为幼师培养新课题。
        1.教师观察学习理论化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尚局限于专业能力(即教学能力和其他专业技能,如绘画、钢琴、舞蹈等技能掌握)教学,并附带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卫生学等,幼师需要掌握的知识量及专业技能众多,故现有幼师群体往往理论掌握优秀,却缺少实际操作机会。幼师掌握的理论在教学设计上确实可圈可点,可实际教学中如何与幼儿相处对其而言仍是一片空白。“安吉游戏”重在游戏,幼师所受教育应切实加入观察理论,并尽可能增加教师入职前实践机会。
        2.激发教师观察动力
        教师观察的难点落在准确认识“我要观察什么”之上,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虽会询问幼儿想要进行何种游戏,可出于维持秩序或推进教学等考虑,教师会不自觉安排幼儿游戏内容,这时教师观察便已失职,教师观察能力转变为组织能力。“安吉游戏”是要教师观察幼儿诉求,发现在游戏中幼儿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便要求教师产生自主观察意识,并将意识转化为动力,真正融入到幼儿中,落实观察职责。
        3.丰富教师观察方式
        教师在明确“我要观察什么”后便是具体实践环节,教师观察并不意味着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作为,也不意味着教师全权放手使得幼儿园成为“游乐场”。教师观察实质还是为了引导幼儿发掘自身前进方向,为其未来生活和学习打下最初基础。至于观察方式抉择,现有教师群体有限,幼儿园无法实现日常教学“一对一”,教师便应确认观察目标,从某个幼儿或是某个角度入手以小见大,结合监控系统、家长反馈、幼儿话语及时完善观察策略。
        4.教师观察反思多元化
        反思是为了提升教师素养,改善教学效果而存在,但现有教师反思往往流于形式,对改善实际教学作用微弱。“安吉游戏”对传统教学模式及教学观念产生冲击,正是教师反思调整的好时机。园所及相关教育部门应及时介入,规范化系统化对教师反思加以指导,帮助教师发现适合自身的反思方式,并对教师加以鼓励,让其在实践中运用反思经验。
        
        结束语:“安吉游戏”作为新兴教学模式,其内容完善仍需教师群体及教学部门等多方努力。教师的观察能力培养需要园所及相关部门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魏宿玢.基于“安吉游戏”模式下对幼儿教师游戏观察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4}(06):87-88.
        [2]章洁.与“安吉游戏”共成长[J].幼儿教育,2021,{4}(Z1):18-21.
        [3]张通,崔海今.焦点与转向:“安吉游戏”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J].教育观察,2021,10(16):41-43.
        胡玉 1989.1 女 土家族 湖北五峰 二级教师  学前教育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