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强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牛牛坝初级中学 616450
摘要:初中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涯当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起到了良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课堂提问是活跃数学课堂,检验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初中数学教学中,为避免课堂提问流于表面,使得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数学教师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上下功夫。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技巧
引言
即使是非常聪明的人,不进行学习就不会有成就,而且要做到"不耻下问”,任何阶段的学习过程都离不了“问”这一环节。当然提问是双向互动的,这包括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还包括学生向教师请教并寻求帮助。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提问这一方式仅仅是由教师单方面进行的,学生很少主动地进行提问。即便是教师向学生提问,这中间依然存在很大的弊端,比如没有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兴趣,不进行点名提问,或者忽略学生的需求,提问的内容并不是学生想要掌握或者需要掌握的内容。这些无效的提问会给学生带来无形的压力。
1问题导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将会使得数学教学有效地开展。问题导学更注重对学生课堂地位的强调和实现,旨在通过科学的问题引导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全身心地听讲,并鼓励学生勇于发言,使得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更加积极有效从而能够及时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及时地改进教学方式,从而进一步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此外,问题导学式教学能够使得教师明确教学模式,使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更为准确、扎实地进行教学,教学变得更容易开展,也能够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更能积极地去引导学生去学习,更积极地和学生去交流。可见,问题导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2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技巧
2.1设计好开放性问题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立足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以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通过深入的思考,从而探究出问题的答案,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提高了数学素养。如在学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一节内容时,老师可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以下问题:同学们,当平行四边形相邻两条边垂直时,它的形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当另外相邻的两边相等时,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如果再把这两种情况组合成一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学生面对这一开放性的问题串,会积极地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然后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结论。在这样一个思考学习的过程中,利用旧知解决了新问题,促进了知识的迁移和内化,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把握提问节点——增加学生知识的趣味性、验证性
数学课堂应关注学生解题思维的开展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课堂教学进度,把握时机,适时提问。例如,教师可以在上课前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寻找答案;或在讲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提出问题,引人入胜;抑或是留给学生课后思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求索探究的精神状态。此外,教师可以在新旧知识容易混淆的地方提问。在学习“立方根”这部分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提问关于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相关体系的内容,使学生对这三者之间进行更加详细地区分和理解。
另外,在学习“有理数、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时;“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相关问题等都有混淆点,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进行相关的提问帮助学生回忆与巩固知识。新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离不开旧知识的沉淀,所谓温故而知新,教师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提出问题,可以使学生对这一章节的知识体系有更清晰的理解和更扎实的掌握,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能巩固好旧知识。
2.3设计悬念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数学作为一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学科,其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水平的提升,同时还包括了对学生思想与能力方面的培养。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较好的数学思想,从而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准确的切入点进行思考,进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形成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了一次性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悬念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A、B两人同时去登山,A在山脚下整理装备,B先出发。已知A的登山速度要快过B,那么在过了一段时间A出发后,用两条直线表示两人登山的高度与时间关系,能够从这两条直线上判断出什么?假如在某一时间点内两条直线相交,可以说明什么现象?假如两条线段的起始点不同,那么又会对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
2.4问题设计要符合教学实际内容
初中生在面对数学知识学习时,往往难以理解,导致部分学生厌恶学习数学课程。初中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强、逻辑性强、实践性强的基础学科,这就要求教师要将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原则运用到数学问题的设计当中,要注重理论知识和提问方式的完美结合,使得数学问题的设计和提问方式符合教学实际内容。此外,要提高问题的生活化情境,要在问题设计时注重利用学生周围的生活实际,设计的问题要紧密贴合学生的生活,使得学生能够以自己熟悉的事物来进行问题探索,使得问题生活化,能够亲身感受到问题的关键所在。生活化的问题设计能够使得学生在轻松环境下,更主动去思考,更直观地去学习,将会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得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2.5指导学生提问,激发数学思维
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有的时候如果老师没有为学生框定一个提问范围,或者没有对学生提问进行有效引导,那么学生的提问可能显得杂乱无章、毫无目的,不仅不会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还可能浪费课堂时间.所以老师应该正确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掌握正确的提问方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索思维,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提问的价值.另外,未来的教育形势必然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老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更多去探讨与分析当前学生所需要的教学方式,建议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拓展数学思维,将抽象性的知识点与当前的互联网技术以及数字化教学手段相结合,避免理论性的说教,注重学生的感官体验,让学生完全融入课堂氛围当中.例如,在三角形的问题上,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剪裁了解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以及等边三角形,都需要满足哪些特质,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自己为各类三角形下出精准的定义,以此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并在小组讨论中提出问题,增加问题的价值性。
结语
初中数学教学中,为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数学教师应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总结一套高效的提问策略,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认真实践,做好提问效果的评估与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针对性的优化。
参考文献
[1]王军强.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略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4):155.
[2]张素红.例谈初中数学课堂里的提问艺术[J].数学之友,2019(6):28-31.
[3][1]贡青.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式教学法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142.
[4]张赛梅.结合提问,构建初中数学高效教学课堂[J].读与写,2021,18(5):211,224.
[5]荀峰.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导学,2020(28):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