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闵伟林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新课改在不断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都在朝着创新的方向发展。
        闵伟林
        孝昌县邹岗镇中心小学  432917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新课改在不断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都在朝着创新的方向发展。但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本文将基于新课标背景深入探讨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策略,为我国数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标;教学改革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在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学好数学不仅对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推理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1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意义
        1.1改革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未来社会在不断发展与变化,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不断涌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未来对人才发展的要求。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数学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数学作风,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种途径,小学生通过改革后的课堂教学,培养数学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今后踏入社会才能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1.2小学阶段是进行教学改革的关键时期
        小学是初步形成知识积累,习得一定学习方法并产生学科兴趣的关键阶段,小学生对数学的好感会持续至中学,对于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并促进中学数学的学习意义深远,小学正是数学老师加以引导和培养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就目前小学生的学习现状而言,数学学习兴趣薄弱、畏难情绪、学习方法不佳、学习习惯差等情况普遍存在,小学生亟需数学教学改革,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2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2.1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目前,虽然我校在全面实施新课改,但是很多数学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模板,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有的数学教师尤其是资历较老的数学教师,利用新课标教材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认为课改以后的数学课本内容不丰富,排版不紧密,甚至不自觉地将新课标教材和过去的教材进行对比。对他们来说,采用新的教材就意味着相关的教学理念要发生改变,但是很多教师在情感上对这样的改变是不认同的。
        2.2教师拘泥于上课前预设的答案
        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探讨的过程中,一部分教师或是习惯了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面对新课标教材一时无法驾驭,或是在采用新课标教材进行数学教学时,拘泥于上课前预设的答案,教学过程死板。例如,在教授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和表面积计算方法时,教师拘泥于上课前预设的答案,质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其他计算方法。


        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3.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为教育改革扫清障碍
        老师要始终保持空杯心态,重新学习以加强自我素养的修炼,转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重新审视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既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学习,更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创新、合作、勤奋、严谨的思维习惯和优良作风,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教学方式与更高的教学质量之间的平衡。在小学数学学科知识的教学目标中,除了学习数与运算、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外,还要融入新课标的培养目标。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3.2多角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首先,通过情景教学和有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而促进师生互动。在讲授新课之前,为学生创造合适的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到具体的情景中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认识图形(长方形与正方形)教学当中,可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一起来做搭积木的游戏,给学生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积木,让学生给不同的积木分类,引出要学习的知识内容。随后还可以通过观察图形的特点,动手画一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课后让学生回家找一找自己家中的玩具,哪些是正方形的,哪些是长方形的,通过学生平时接触过的玩具,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现实情景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利用先进的教学工具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合课内课外的资源,提高对先进教学工具的利用率。不仅利用好实物的教学工具,如教材、教参、数学教具等,还要利用多媒体制作抽象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动画课堂的灵活应用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通过教学创新,另辟蹊径打造趣味数学。比如可以创建趣味数学习题集或脑筋急转弯,让学生自发搜集关于数学的趣味小游戏,组建数学趣味乐园和数学广角,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3.3完善数学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评价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反馈形式,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首先,需要改变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不仅仅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要根据每个学生发展的不同,看到学生在不同环节的闪光点,既要做到过程性评价,也要有结果性评价。数学教学评价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注意到学生解题的对错,更重要的是挖掘学生的智力因素,适当的启发,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创造性思维。老师要善于应用赞扬式、引导式、启发式的教学评价,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基础薄弱的同学可给现成的题目让其求解,关注学生的解题步骤和过程,点评解题思路;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可让其自主设计一道题目,并自行解题,关注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思考具体应用的场景还有哪些,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结束语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是一个伟大而艰巨的工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加强引导,创新方法,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观察、思考、质疑、总结中构建起创新能力,形成严谨的数学风气,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教学改革,让小学生学会学、有效学、自主学。
        参考文献
        [1]吴巧云.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探究[J].基础教育,2017(2):52.
        [2]苏海燕.浅谈高效课堂改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开展[J].考试周刊,2018(21):98-99.
        [3]刘舒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的探究[D].延安大学,2019(11):224-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