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合作学习策略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1期   作者:荣伟
[导读] 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深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学中总是由教师对知识进行反复讲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使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的效果不理想。
        荣伟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楼台乡沧浪九年一贯制学校 湖北十堰 442219
        摘要: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深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学中总是由教师对知识进行反复讲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使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的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将符合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合作学习模式引入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交流及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对知识的自主构建。可是,通过对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分析,发现其中仍存在较多影响合作学习方式运用效果的问题,只有做好及时的问题分析,才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合作学习功效的充分发挥。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合作学习
引言
        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协作意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还能拓展初中数学教学的视域,助力探究活动的开展。而且,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驱使下,初中数学教学发展将会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更加顺应数学教学导向。因此,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时,应加强对不同学生认知需要的关注,并切实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策略进行变革与创新,在切实增强学生数学素养的基础上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充分落实合作学习措施,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互促并进、同步发展中切实提升自身数学素养,彰显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更好地作用于教学效能的提升。
一、了解思维难度,开展数学合作学习
        数学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有着很大的联系,小组合作学习所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就是在繁杂的习题训练中找到其逻辑发展规律。教师在教学方面应该注重思维教学的技巧性,在常规教学方法中寻找其突出的技巧。由此增强学生的学科意识,让学生彻底摆脱以往思维定式。在探讨某些难度较大的题目时,教师应鼓励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对问题展开探索,在了解其解题步骤后,再由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带动成绩较差的学生共同寻找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化方案。最后,在全班学生的互动交流过程中完成学习互补,掌握某些困难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展现出学生的多种思维,增强数学课堂的灵活性。一些学生会采用列举、动手实验操作等方法,让问题探讨变得更加深入。教师也可以借助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展示个性光彩。还有部分学习小组则对课本上的经典学习方案进行探讨,由这些经典学习方案去探寻数学问题的一般化解决步骤。在问题的转换过程中,把某些较为困难的因素转变为实际能够理解的因素。由一些元素的转换平移,获得另外的关键要点,由此提高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质量。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合作学习的基础薄弱
        合作学习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需要教师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全班学生合理分为多个小组,各小组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但要想取得理想的合作学习效果,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要求较高,如基本的沟通、配合的能力等,但学生在实际合作中,由于缺乏合作学习的基本能力,所以合作学习难度大、效果不理想,难以将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和相互鼓励的学习效应发挥出来,不利于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二)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意识和行为
        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教师不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而是将学生作为探索和研究知识的主要对象,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需要发挥自身职能,对其进行指导和引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初中数学教师往往会忽略自身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将课堂的重心和关键完全置入学生自由讨论的过程中,这样就非常容易导致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不高。教师需要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恰当、适时且科学地对学生进行监督与引导,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相互借鉴、彼此交流、一起进步,而不是借此机会玩笑放松。
三、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一)教学要与现实相联系
        在初中阶段,数学学科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还是较为紧密的。教师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时,要重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通过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帮助他们掌握知识。比如,在教学《轴对称》时,教师可以以生活中的例子为背景和载体,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轴对称这一具体概念,以达到学生能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分析和解决相关案例与应用问题的培养目标,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提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这一问题后,小组成员之间讨论分析分享答案,教师结合生活实际,举出一些具体的例子,如电视机、剪纸等,以此来帮助学生进行基本的理解。同时,这一过程在加强师生之间彼此沟通交流和联系的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完这一章节之后,能轻松地化解生活中和学习上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
        (二)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在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时,应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加强问题。首先,在教师安排好学习课题之后,学生应先进行独立思考,并组织语言将自己思考的内容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勤思考、善表达的能力培养。针对一些比较害羞但有能力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必要的鼓励和关心,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后进生不退缩、不逃避、勇于挑战的意识。其次,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和向他人学习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思维的碰撞,学生应当学会从他人身上汲取灵感,改正自身思考过程中不完善的地方。在整个合作过程完成后,学生养成了合作交流的能力,这对于学生以后的社会生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总之,受初中数学知识的复杂性、丰富性、多元性特质的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机融合、充分衔接,会对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产生实质性的作用。而且,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灵活应用,还有助于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协作意识、合作欲望,使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认知在彼此分享、相互借鉴中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彭小军.提高中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下),2019(12):216.
[2]许锦雯.刍议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J].学周刊,2020(02):91.
[3]刘文斓.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合作学习问题探析[J].知识文库,2019(24):169-170.
[4]范国帅.课改成就精彩——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模式[J].中华少年,2018(32):62.
[5]夏利波.浅析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J].教师,2018(31):60-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