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程融合策略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1期   作者:王根晓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且逐渐地发展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王根晓
        腾冲市第一中学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且逐渐地发展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方面,能够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了解抽象的化学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促进学生化学综合学习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能够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快速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实现帮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目的,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对高中化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融合进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策略综述如下。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化学;策略9
        1.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化学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偏低
        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现代化的课堂体验,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所学的知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但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无法及时地转换,对新鲜事物具有本能的排斥心理,固执己见,盲目地沿用传统化学教学模式,向学生一味的灌输大量的化学知识,致使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走形式,趋于表面,极大的限制了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导致学生在枯燥乏味的化学课堂中,学习兴趣较低,无法有效的集中注意,整体学习效果不佳。并且,面对繁重的化学学习任务,学生会产生较大的压力,感到身心俱疲,而学生的化学综合学习水平却无明显提升,进而出现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的情况,加剧了学生消极心理的产生,致使学生逐步地对化学知识学习丧失信心,在化学课堂中走向边缘位置,促使高中化学教学任务无法顺利完成,学生的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
        (2)学生没有发挥空间,自主能力差
        在高中教育中化学属于理科科目,对于学生现阶段的认知规律与接受知识的能力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此过度重视,会花费大量的知识为学生讲解化学理论知识,以保障学生能够理解所学知识,虽然具有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弊端,首先,由于教师将化学课堂教学的重心放在了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上,且使其占据较大位置,导致化学课堂中的其他环节被挤压,甚至省略,进而导致化学课堂结构不平衡,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较差。其次,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大多占据主导位置,以自身的主观意愿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鲜少与学生进行互动,进而导致学生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极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3)师生关系疏远
        在崭新的时代下,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要求已经改变,但部分教师的思想依然停留在原地,过度强调“尊师重道”,鲜少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以及校园生活中进行互动交流,致使学生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准确的掌握,加剧了师生间的疏远关系,甚至会导致部分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心理,排斥参与化学课堂学习,极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4)评价单一
        高中化学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教师的引导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保障每一个教学环节的严谨性。

但在实际的化学教育中,部分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审阅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审阅后仅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批下一个阅字,未能指出学生的问题或给予学生适当的建议,导致化学作业的布置价值大打折扣,并且会学生具有负面的熏陶作用,致使学生潜移默化的认为化学作业完成是可有可无的任务,轻视了化学作业的重要性,进而导致学生对待化学作业的态度不端正,应付了事,形成消极的循环系统,最终导致高中化学作业的布置失去意义。
        2.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程融合策略
        (1)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虽然,高中学生的思想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兴趣对学生依然具有牵引的作用,想要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教师就应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入手,利用信息技术,吸引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为学生展现出来,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营造出积极的化学课堂氛围,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较为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掌握化学知识,进而达成高中化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对学生发挥的有效价值。同时,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模拟化工生产过程、影片播放以及三维动画等方式来增强化学课堂的趣味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2)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境
        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源于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提炼,所以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设计化学教学方案时,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化学,掌握学生的思考方式,预判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而根据以上信息,围绕化学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化学课堂的灵活性与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熟悉感与代入感,激发学生的问题探究欲望,进而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3)信息技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评价多元化
        评价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起到重要的效果,良好的评价方式,能使学生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对学生面对学习的态度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对教学评价重视起来,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考量,保障评价的客观有效性,使学生能够认可评价结果,积极的进行改正。此外,教师在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后,还应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给予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能够客观的看待自己,明确自身的优势与有待改进的地方,对化学知识学习产生信心,进而形成良性的循环系统,推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应当注入新鲜血液,将信息技术引入高中化学课程中,赋予了化学教学更多的发展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挑战,教师应做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明确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并且不断的学习优秀的教学案例,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使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的融合教学中拥有最大化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刘汉明,陈宇飞.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14):53.
        [2] 陆艳梅.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实践探究[J].数码世界,2020(02):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