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构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1期   作者:薛青春
[导读] 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基础阶,它一方面能为学生以后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能为处理一些生活实际问题和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打下基础。
        薛青春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姚集中学  
        [摘要]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基础阶,它一方面能为学生以后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能为处理一些生活实际问题和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打下基础。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要求时短高效,提高课堂的最大效率化。即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就是在课堂一定的时间内取得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初中化学 高效课堂 课前准备 兴趣 学法 教学设计
        “高效课堂”的目的是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得到各自不同的发展和提高。为此,教师可以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获得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何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性,我个人在多年的化学教学中,产生几点认识,现总结如下:
        一、课前精心准备
        有效的高效课堂首先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充分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教师只有备好课,课前做到心中有数,在搜集资料、处理教材及确定教法的过程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及教学能力,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突发问题,更好地驾驭课堂,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保证。
        二、激发学生兴趣
        有效的高效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是前提。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激发人的巨大潜能,只有让学生对化学真正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才能让学生自觉地进行研究从而创造新知识。例如,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时,教师可以先做几个实验,如:“空瓶灭蜡烛”“白纸显字”“清水变牛奶”,等一连串有趣的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一种别开生面,引人入胜的情景,激发学生强烈渴求知识的欲望,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探索问题,发挥自身潜力突破难点,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三、加强学法指导
        有效的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科学的学法指导,俗话说:“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应着重做好有效预习,培养学习的自觉性。主要以“问题导学”的形式,落实预习环节,使学习能做到心中有数。在每节学习开始前,学生通过看书查阅资料,自己主动预习,整理和归纳基础知识,目的是对教材知识点有个框架构建。预习一般借助导学案来执行,让学生自己先学,按照老师给出的教学目标,利用课本与生活结合,合理利用生活素材,培养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学科价值观。化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在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蕴含着化学知识,很多化学理论、化学规律都是生活现象的总结,结合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化学教学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教师可以从身边农民焚烧秸秆对空气的危害引申出其它有害气体对环境的影响与危害。通过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随意排放的危害,倡导学生要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由此提出如何减少酸雨危害的措施,采用原煤脱硫技术、降低燃煤的含硫量、发展洁净煤技术、开展煤的综合利用(如煤的气化和液化)等,采取一问多答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对化学的兴趣,通过一个与生活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参与思考,并根据一些已有的概念和知识点完成学习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教师长期如此,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种方法能简单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优化教学设计
        有效的高效课堂还要求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教师要明确目标及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合理。在准确解读教材,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加工,设计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教法灵活、学法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一堂课要高效,在教授知识同时,还要渗透技能的培养。例如在蜡烛燃烧实验时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教给学生如何做实验、观察实验和解释实验现象,小组中各成员通过互助合作、互相扶持,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善于倾听、吸取他人意见,学会宽容与沟通,学会协作与分享。这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操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效的课堂还离不开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练习。课堂四十五分钟只是掌握了知识大概,要达到巩固,还要多练、精炼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特级教师魏书生在1986年就提出教师讲授时间别超20分钟。让学生成为主人,首先在时间上成为主人,把时间还给学生。讲练结合这种方法有利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而且要给学生充分时间在参与中思考、学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实现积极且有成效的互动,而不是教师的独白式授课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让学生成为主人,一堂课中学生发言人次别少于10人次,学生动笔练的时间别少于10分钟。,在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效果最优,教学效益最好,从而促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高效课堂的有效性。
        五、和谐师生关系
        有效的高效课堂要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学记》中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只有喜欢老师,才会自主认真听课,让学生喜欢自己、亲近自己,进行无障碍沟通,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不等同于放任学生,应树立原则。教师个人的涵养不但影响学生的内心,而且也会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高效课堂的有效性。
        六、注重实验教学
        有效的高效课堂以实验教学为手段。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它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最好的教学手段之一。很多学生喜欢化学是因为课堂上有很多有趣的实验,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尽一切可能开足实验,指导学生完成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动手操作,动脑思考,锻炼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能力。
        例如:在讲分子是不断运动地实验时,教师问:是何种物质使烧杯A中液体变成红色的?经讨论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是蒸馏水将酚酞溶液变成红色;第二种认为大烧杯上有某种物质将酚酞溶液变成红色;第三种则认为B烧杯中的物质挥发后进入烧杯A中,从而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获得体验,感受到化学世界的神秘,燃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此时揭晓答案,然后引导学生去验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构建高效课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七、经常课后反思
        有效的高效课堂课的后盾是课后反思。特级教师魏书生曾提出:一位教师要总结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每堂课给自己找点儿优点和长处,积累起来就是“珍珠”,一定要积累自己的经验。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今后教学改进之处。在课堂教学之后,如发现新的灵感或闪光点应该及时归纳和总结,不及时去捕捉,稍纵即逝;另外,准备再细的一节课在课堂上也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生成的资源,要求教师在课后积极反思形成问题的原因,如何应对,这为今后更高校的课堂打下了基础。
        总之,创建初中化学课堂高效率,力求避免无效、减少低效的教学,优化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率。无论是学习还是借鉴,都在于实效而不在于形式。这样,学生就不会认为学习化学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是乐于学习,学习兴趣会更高,课堂效率会更好,成为真正高效课堂。作为初中化学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创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