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1期   作者:徐峰
[导读] 新课改犹如春风,吹遍了我国整个教育教学。素质教育也不断深化,高中物理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变化。
        徐峰
        安徽省滁州市实验中学 239000
        摘要:新课改犹如春风,吹遍了我国整个教育教学。素质教育也不断深化,高中物理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高中物理作为理科学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思维逻辑能力、自主探索能力。但目前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学生学习,为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新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进而提升学生的物理水平和素养。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教学问题;
        前言:思维是隐形的,也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改革和实行,对于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强调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但目前仍有部分教师观念落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存在。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内容和要求,教师要探索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解决面临的教学问题,从而提升自身教学效果。
        一、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之处
        1、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很深的影响。但由于大部分物理教师仍然遵循陈旧教学观念,如教师是课堂学习的领导者,学生的一切都要听从教师;教师只注重自己的“教”,忽略学生的“学”,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导致当前教学质量停滞不前,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
        2、学生学习兴趣缺乏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如果缺乏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受到严重影响。物理学科作为一门理科学科,许多知识结构复杂、枯燥,学生对于物理实验无法亲身体验、感受其中乐趣,这都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3、教师教学方法枯燥
        传统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基本为照本宣读,黑板书写知识点。单一的教学模式,使本就枯燥、抽象、难懂的物理课堂,学习气氛沉闷,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或是在设计物理实验时,教师也是采用自制自演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无法感受到物理实验的乐趣,体会不到物理的魅力所在。
        4、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有待提高
        作为一名高中生,学生已经拥有独立的思维能力,且具有一定的课堂自控能力。但在目前课堂教学中,仍有大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课堂自控约束能力不足,严重影响课堂纪律。自主学习能力缺乏,导致课上无法跟上教师教学进度,自身学习受到严重影响。
        二、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针对问题的具体解决策略
        1、改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质量
        随着时代不断快速发展,课程不断改革,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注重接受新鲜事物,以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新课程下的教学,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争做课堂“小主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自主探索能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学生在学习中拉近与教师间的距离。


        其次,教师也要学会在教学中尊重学生,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从反馈中,改善自身的教学情况,只有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尊重,学生才会同等对待教师,进而形成“亲其师信其道”良好学习态度。
        2、创建趣味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物理作为一门理科型学科,许多知识枯燥、抽象,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只是学生的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而创建情景教学,可以很好地改善这一状况,如多媒体情景教学,使教材内容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借助有趣的图像,吸引学生兴趣,抓住学生注意力。
        例如,在学习《运动的描述》中参考系的有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制作有关的演示文稿,图像进行辅助教学。如道路两旁,屹立着两排树木,其中有一辆小车经过,当我们把树木当做一个参考时,随着车子的移动,同学可以通过屏幕观察到怎样的景象,或是把车子当做参考时,又是另外一番怎样的景象。借助屏幕中的有趣的动画情景模拟,激发学生兴趣、抓住学生注意力,加深学生对参考系有关知识的了解。
        3、理论与实际结合、提升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借助实验加深记忆。而高中物理中,经常会设计到许多物理实验,那么如何有效利用物理实验,提升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是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内容时,设计到实验教学。首先,有设备条件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完成实验操作,并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及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引导改正,借助亲身试验,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加牢固;其次,若是设备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教学,通过慢动作的播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操作,发现其中问题,并进行思考讨论。
        4、课前自主预习、提升学习能力
        新课改下对于学生的要求,希望学生成为一个文化与素养并存的优秀人才。作为高中生,学生应该注意自身能力与素质的提升,争取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课前自主预习,能够使学生提前熟知课本内容,遇到不懂的问题自己查阅资料进行解决或是进行标注,上课有目的认真听讲,提升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课前可以布置相应的问题任务,引导学生有目的自主预习,从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新课改下的教学创新,是当代教育中必然存在的趋势。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提升自身物理素养,教师要积极探索新颖的教学方式,增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情感,让学生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龚春燕.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18):57-58.
        [2]董林伟.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知识文库,2021(02):141+143.
        [3]王建东.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73-74.
        [4]李国锋.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高考,2019(01):62.
        [5]李红军.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考试周刊,2018(53):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