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方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第一中学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我国现代教育的导向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面向他们的差异、个性化,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是必然的结果。分层走班模式能够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差异化,让教师能够更大程度的因材施教,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难度,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最终达到个性化发展和提高成绩的目的。本文结合我校2019级自2020年疫情过后5月份开始的物理课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探索实施过程,从分层走班模式的概念,相关理论落实和分层方法进行介绍;其次从不同方面制定了分层走班教学内容的的实施;再次,对实施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对我校分层走班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出分层走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发展的策略以供参考。分层走班基本满足新课改针对学生个性化教学的要求,是当代彰显个性化教育理念要求下适应时代的产物,目前我校高二年级即将进入毕业班,仍在坚持这个模式。愿我们能坚持下去,把这一模式更好的应用在接下来要迎接的云南省新高考改革的教学中。
关键词:物理分层走班 个性化教学 走班模式
个性化发展是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因材施教,推进分层教学等管理制度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的要求,分层走班的策略和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着想,但是作为高中学校和高中教师,我们没有经验可参照,没有前辈指点,一切工作都要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发展,不断改进。一方面要体现学生的差异性,一方面还要照顾学生的自尊心,另外针对学生差异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加以研究讨论找出解决策略,坚持了一年多的分层走班制教学里有很多辛酸和汗水,但是也收获满满。
一、分层走班的概念理解及落实
(一)物理课分层走班的意义
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考虑,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环环相扣的带动学生进入新的知识领域,但在高中学习之前,由于学习习惯及认知能力差异的原因,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各有不同,这也就是分层走班意义的所在:统一化教学会使最近发展区靠前的学生学不够,吃不饱,而靠后的学生可能会感到吃力和理解不了,学习效率都会降低。物理学科其本身难度大,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高,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都是势在必行。
(二)物理学科分层策略
如何对学生分层,依据什么条件分层,分成几层是分层策略的重要问题。学生的差异包括前期知识掌握情况、学习习惯、学习潜力、学习兴趣等等。
学习能力上,学生初中物理思维、初中数学的基础对高中物理的学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前期知识掌握的情况不同对后期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不同;学习习惯上,有的学生善于及时总结反思,有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有的学生知识梳理滞后,不善于总结和与老师同学的交流,问题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学习潜力上,有的学生前期表现平平,后期潜力无限,有的学生前期表现优秀,后期潜力不足;学习兴趣上,有的学生对物理课兴致满满,有的学生纯粹为了升学而学,积极性大有不同。
分层的目的是是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结合调查问卷和之前各次物理考试的年级排名,最终我们挑选了三个行政班级的学生分为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层次为学习能力强,学习习惯超前,学习兴趣浓厚的同学;第二层次为中间层次;第三层次为学习能力较弱,学习习惯滞后,学习兴趣稍欠缺的同学。
(三)分层走班制度下学生的自尊心维护
分层后尤其要考虑的是第三层次的班级学生的自尊心,不能让他们认为自己是垫底的,是被抛弃的。采取的相应策略首先是各行政班班主任去做思想工作;其次,在班级选择上采取双向选择,学生自己要认清楚自己目前具有的学习基础再去选择对应的班级,而不是盲目跟风;最后在班级命名上,第一层次的班级命名为“物理3班”,中间层次为“物理2班”,最后一个层次为“物理1班”。
二、分层走班教学内容的定制
分层走班班级落实后,教学内容的分层制定便是刻不容缓的。每一次教研,三位分层走班的老师在教案编写、课件制作、例题选择和课后练习的布置上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3班的学生除了完成基本的课后作业之外,还要补充提高类的练习;2班的学生完成练习的时候会出现选做题,难度提高一点,由学生自行决定做与不做;1班的学生在练习中则要避开难题,尽量完成基础题型,在高完成度中找到成就感,帮助他们重拾学习积极性。这样的例题及作业安排无疑大大提高了老师的工作量,因此我们也建立了自己的例题作业档案库,作为校本作业,为下一届留存资料。
三、分层走班的教学效果统计
(一)分层走班的评价机制
分层走班后每次月考的成绩评价自然是不能让123各班级对比的,因此采取的措施是:从其他没有参与走班的行政班级中根据在分层走班前学生历次物理考试的年级排名平均值,为每一个走班班级的学生找到一位和他(她)名次相当的同学作为对照对象,以这些对照对象建立了三个虚拟班级,用来对比三个分层走班的成绩成效。三个虚拟班的学生则是继续在原来的行政班上课,只是每次考试后的成绩调出来作为参考对比。
(二)部分考试成果对比展示
其中321为虚拟对照实验组,3班2班1班为分层走班实体班级。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3班学生的优势最为明显,强强联合,相互促进,稳步提升;2班居中,成绩稍有浮动;1班的学生成绩一开始落后更多,提高需要老师花费更长时间的努力和磨合。
四、分层走班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一)分层走班出现的问题:
1.考虑到学生个体的进退步与潜力在高二下学期开学的时候,我们根据学生的意愿,又一次进行了分层班级的选择,相比于最开始的分班机制,3班人数有所减少,2班人数明显增加,之后2班学生的成绩优势有所下降。说明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班时,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而不是踮起脚尖够一够的学习状态,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需要老师引导和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
2.部分学生在3班学习的过程中,会由于节奏快、压力大时常向老师提出申请换班的要求,这也是学生意志不坚定的一种表现,老师也会因为这样声音的出现而调整本来的计划和节奏。
3.上面的考评表格中,虚拟组的学生不是由分层走班的老师进行教学,在成绩上也可能与不同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班级管理有关系。
(二)分层走班未来发展策略
1.针对分层中出现的问题,在下一次分层走班分班前,要提前对学生提出要求;分层时要了解更多更全面的学生信息后再对学生进行分班。并且采用流动制,每学期学生可以有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并采取双向选择结合的模式:即学生可以选层次,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信息选择或推荐学生。
2.后期评价机制中,作为对照组的学生也应该由相同的老师执教,避免其他因素对分层机制优势分析的干扰。
总之,在新高考、新课改的推动下,各种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将会在老师们的精心设计中出现,这些新方法新模式也会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成熟。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一份子,愿能为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以上便是结合我校尚不成熟的走班机制发表的一点见解。希望教育工作道路上的荆棘能越来越少,教学效率和教学成果能够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郭红丽 差异与选择“:分层走班”策略实施的两个关键点[A].2019
[2]刘国臣 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D].2017